|  首页  |  资讯  |  评测  |  活动  |  学院  |  访谈  |  专题  |  杂志  |  产服  |  
您现在的位置:硅谷网> 学院> 速记>

【硅谷速记】中国移动计算联盟应用质量体验论坛

2017-07-25 15:55 作者:梁怡芳 来源:硅谷网 HV: 编辑:GuiGu 【搜索试试

会议时间:2017年7月18号(下午)

会议地点:国家会议中心311室

会议主题:中国移动计算专业委员会(联盟)应用质量体验高峰论坛

(备注:以下仅为现场速记参考,如需纠正部分请详细参考视频直播链接)

会议内容:

主持人:各位领导、来宾、专家们,下午好!

我是本场会议的主持人,Testin云测的创始人王军,当然我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身份,等一下会揭晓。

我谨代表本次大会的主办方,中国移动计算联盟和承办、协办各方,热烈欢迎各位的莅临!

从10年前的Iphone1开始,智能手机和移动应用已经成为当下社会每个人,除了空气、水之外的一个生活必需品。

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类手机应用的用户体验理论上已经应该得到了质的飞跃,但实际上任何一部几百元智能手机计算能力远远超过30年前,一台几万元电脑。

但我们真的体会到了理论指标飞跃所来来体验大不相同吗?启动缓慢、卡顿、耗电、发热,各种体验缺陷,实际上有增无减。就如同北京的环岛已经进化为4方向8车道的立交桥。理论的通过时速应该超过80公里当然交通如果允许的话,但事实上很多人通过公主坟的立交桥,时速达不到18公里。

有些事情的解决表面上看细节,但是背后包含着巨大的成本,据说在对人和大猩猩的DNA进行测序时发现,人和大猩猩的DNA99.99%都是相同的,就在于那0.01%的差别。但是这0.01%是人类几万年进化所付出的成本。

产品质量持续投入巨大、用户体验连续上升困难、安全风险隐患危机四伏,技术、标准、数据、基准,到底何去何从,今天下午我们从接下来的论坛嘉宾交流中的得以解惑,就是像习大大说的撸起袖子加油干的。

简短的说,下面我宣布“2017中国移动应用质量体验高峰论坛”正式开始!

首先,有请本次论坛的主办方中国移动计算联盟代表、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周萌先生致辞。有请!

周萌:今天我来是代表中国移动计算联盟来这边做一个致辞,首先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的中国移动计算联盟应用体验的2017的高峰论坛,对大家的到来我表示由衷的欢迎。

第二点,在这里也要感谢一下,这里可能有中国移动联盟的各位理事会员,各位会员的参加,对他们长久以来对我们中国移动计算联盟的工作的支持,我也表示由衷的感谢。

中国移动在这里我想简单介绍一下中国移动计算联盟,是2014年,由中国创达,还有Testin云测,还有展讯、联想等一些公司,我们共同发起成立的一家响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共同发起的一个联盟、组织。这个组织目前秘书处是挂靠在我们工信部软件与促进中心下面。我们共同的想法,是希望能够将移动计算相关的行业标准、行业规范以及共同推进一些行业的发展,来想共同做一些事情,在中国移动计算联盟成立的背景下,我们当时的考虑,是想和一些测试厂商和应用的厂商共同在一起打造一个生态的环境。随着中国移动计算联盟工作不断的开展,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个工作更多地做细,做实。所以我们在今年年初和Testin云测这边,作为我们的理事会员单位和我们一起讨论,看看我们响应整个时代的发展,随着中国的产业的发展,我们在对于移动计算的要求,我们原来的功能性的要求进一步发展,我们已经从原来的纸质版从功能性要求的基础上,我们希望能够在移动计算上,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好地体验,更好地使用的感觉。

这里头可能质量这个词可能提出来了,质量可能包含着我们的性能,我们的安全性,我们对它的其他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希望能够在中国移动计算联盟的框架下,我们能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做一些事情。

所以我们最终成立在中国移动计算联盟的基础上,我们成立了这么移动应用质量体验招委会,我们联合行业里做应用的企业,行业里头做硬件的基础的企业,还有独立的第三方的测试机构,能够一起把移动体验这方面的一些行业的规范,行业的标准,能够共同地推进起来,共同地为未来的产业的发展,这里头不只是对应用方面的有促进的作用,我相信对于未来,我们随着行业的细分,未来可能有物联网,我们现在还提中国制造2025,可能有产业的互联网,工业的互联网,种种方面,不只是我们手机上的应用,移动应用的范围可能会非常多的包括车载的,包括等等方面的应用。这些应用,我们将来的这些要求,可能就真的是不完全仅仅只是一个完成他所预定的功能就够了,就这么一个场景。将来肯定包含多方面的。

我们想作为选择质量为切入点,作为我们其中的一个招委会,我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随着这个方面的开展,我也希望能够在Testin云测这边做一个第三方的测试机构,他们来一起,在我们联盟的框架下,能够有更多的企业应用企业,可能其他硬件的厂商能够一起把这件事情推动起来,我们希望在联盟的框架里头,为行业里头的企业提供应有的服务,联盟的宗旨,还是希望共同打造行业里的生态环境,一起在联盟的框架下共同的发展,为我们整个产业的发展做出联盟应有的贡献。

以上是我的一个简单致辞。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圆满地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周先生的精彩致辞。我们今天其实一个重要的使命,一个仪式,请周萌先生为中国移动计算联盟应用质量体验专业委员会揭牌,有请礼仪小姐,有请中国移动应用质量体验基准体系起草人代表、专家委员谢科靖上台受牌。请二位揭牌。

(揭牌仪式)

花团锦簇,请三位一起留影、照像。感谢周先生,感谢!

接下来一个重要的环节,有请中国移动质量体验基准体系草案起草人代表、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谢科靖对草案进行解读。

谢科靖:各位大家好,今天由我来给大家解读一下应用质量体系基准的一个标准解读。首先用户体验就是一个用户使用产品中的一个主观感受及,移动应用的一个质量的标准体验我们主要是从功能指标、系统指标、性能指标几个方面做一个衡量。功能指标主要从UI设计,是否满足我大部分用户的一个感受。而且包括用户的交互体验,是否达到应用性,我拿到移动应用以后很容易上手。

这个就是我们参考的一个测试方法,我们就是一个调查问卷式的用户体验和用户行为分析实验室的体验测试。

系统指标,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主要从兼容性、稳定性,还有容测性三方面考虑,兼容性代表我们所有的移动应用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硬件版本上,我是不是兼容?我在不同的版本上,我是不是稳定的能够运行?容错性,就是在我的用户做一些错误操作的时候会不会造成数据的丢失,这些有参考的测试方法,就是我们的TOP机型兼容测试和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就是可用性的指标,直接影响我们用户的体验,我性能数据不好的时候一,有的用户可能就不想用你的应用了,或者超过一定的时间以后,我就直接卸载,这个履行后面的一些CPU的占用率、GDP的占有率和电池的温度,以及流量耗用,从这些做一些客观的测量。而且我们参考的测试方法是一个TOP机型兼容测试。

最后安全测试,安全的性能指标,就是一个最容易忽视的指标,它又是一个移动应用的否决性的指标,如果一个移动应用安全出现问题了,就谈不上我的应用体验,安全的性能指标主要从两个方面,一个我下载的应用安全,我从移动应用市场下载的时候,首先保证我下载的APP安装包是安全的。

第二个,我下载安装包,有没有恶意的插件在里面?

第二个,我从使用的安全,我在使用的过程中保证我整个业务流程的安全性,数据的安全性,包括它的完整性,保密性,从这三个方面,整个移动应用是不是安全的?我们现在的一个参考测试方法,我们可以做一个漏洞扫描和安全漏洞测试。应用质量体验基准定义了我们现在整个移动应用所要满足的基本的标准。

我们所有在提供的移动应用的提供商或者提供者我们必须满足这些基本标准,在后面的整个的上线过程后,保证我用户体验越来越高,不可能,我应用体验出现问题以后,可能损失是我的利益包括我的用户数量,我后续整个的市场,这些大概就是整个的应用质量体验基准的标准,谢谢。

主持人:谢谢谢委员的解读。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是我们开始的抛砖引玉。接下来更多的工作,就要靠我们到场和没到场的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各位企业,能够一起把这样一个开放的标准能够进化完成。

接下来就是我们今天下午的重头戏,第一场对话,互联网,有请我本人,我的新的身份,CAQC的执行秘书,中国移动质量体验联盟专业委员会的执行秘书,自封的,我希望能够为各位做好服务,为整个行业,为政府,为社会的进步能够做好服务。

移动应用几乎是当下每个人除空气之外的第二高频生存刚需,测试统计发现,一个人每天正常呼吸400到500次,而现在高频应用打开的次数可能超过100次。而作为这些高频应用的典型代表,今天我们非常幸运的请到了产品质量的负责人,网易新闻移动端质量负责人张多玉,和著名的360手机卫士负责人孙昆,和时光网的张曼莹,有请三位嘉宾。

时光网我大概每两天会用一次,不是特别刚需,网易新闻,每4个小时会打开一次,主要看有没有突发的事件,我最离不开的就是360,从我们现在每个人必须刚需的那么多的应用,我们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挑战,接下来,我其实想做的第一件事儿,为了和到场的论坛的嘉宾进行互动,请各位拿出自己的手机,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请大家参与互动,在每四场对话结束的时候我们会有4次抽奖。

接下来投票的时间是3分钟,问题非常简单,也是希望能和场上的三位嘉宾一起互动,能够把体验和质量的矛盾能够形成一个节结果。第一个问题,我想请三位嘉宾做一个自我解说,你的职位,你们所做的产品,你们的APP是什么?

孙昆:非常高兴,王总说天天都会接触到360手机卫士,我本人负责360移动端比较大产品的质量的团队,除了360手机卫士之外我们还有一个360手机助手。

主持人:这是我安卓的手机下载应用的必需品。

孙昆:我们还有一些新的创新型的产品,包括分身大师,都是我们的产品,所以整个移动端360的几个重要产品下来,大约每天会在1亿用户的日活量,对中国用户的安卓手机的体验,我们还是有很多的责任,是需要负责的。这个是包括我这个团队人不多,但是我们从整个功能型测试到刚才提到的体验类和性能测试,包括安全的测试,安全我们做安全的,这方面我们的布局和技术提升的层次都是非常清晰和明显的。

主持人:感谢。有请时光网张曼莹。

张曼莹:大家好,我是负责时光网的APP的测试,时光网,大家多多少少,平时现在看电影的人可能比较多了,大家多多少少可能接触多类似的购票,或者是有一些跟电影渠道,资讯有关系的东西,我们是专门负责这块的。

时光网是一个整个电影业内比较早的一家公司了。我今天主要负责时光网的APP和时光网对于大客户这边的APP的功能测试和性能 测试,还包括一些其他的测试的负责人。

我们这边,刚才可能像王总刚才说的,因为是相对于娱乐性的一个东西,可能大家平时对它的刚需的绑定的程度可能不是很高。但是因为我们时光网大家平时也会关注于一些类似于娱乐、电影、电视剧,包括美剧这样的一个东西,所以我们平时的时间,可能逐渐的会在日常的工作中,或者是生活中,可能会逐渐的增加。我们现在整体的,从时光网,大概2009年开始推出了第一款APP到现在为止其实时间也比较久了。不管在质量这方面还是在用户体验这方面,我们也是一直都在做相关的努力。

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主持人:谢谢,下面请多玉。

张多玉:大家好我叫张多玉。我是网易传媒北京研发中心测试这边的负责人,我们这边产品分移动端网易新闻的APP是我们最核心的产品,我们还会有公开课,网易财经,还有一些其他我们自己独立的工作室,或者是事业部的APP。

后端我们可能会分老的一些系统,还有我们自己内容的平台。后面就是大数据这一块,大数据这一块,我们自己有几个研发中心,有一些团队我们还有一些保密。

主持人:还有一些保密的产品。

张多玉:因为我们现在,因为这个东西都是根据网易新闻核心产品的发展去走的,我们未来想要提高和用户的黏性,怎么分析用户的行为,让用户更在我们这个产品里去停留,能够跟他产生共鸣的需求,比如我们自己老说有态度的新闻,网易新闻。

因为我们这边端比较多,但是(英)可能相对独立一点,在整个质量保障这边我们主要做的是测试平台保障体系。

技术这些东西,也我们深度去发展的一个方向。更多的可能对网易新闻的一些问题,或者说一些零容忍,我们希望让用户更好地去有一种好的体验。

主持人:感谢多玉,其实你刚才已经引发了我第二个问题,产品经理永远希望他所想的想法经过码农们完全实现,一天之内攻下,而我们质量拥有最后的质量否决权,我说不行,一定不能上线,三位是整个公司里面责任最大,捱骂最多,难题最复杂的产品,我第二个问题想问,对于欲壑难填的用户的许久,领导的建议要求指示,产品经理无限的欲望,各位怎么能平衡质量迭代的速度,怎么平衡这种资源,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做法,跟刚才分享一下,刚才多玉已经讲了一点,由你先开始吧。

张多玉:其实我觉得这个本身可能并不太冲突,我先讲冲突点,可能因为我们在一些互联网公司里面,像创业公司,快速试错,快速迭代,这个时候你不断的改变你的需求,研发不断去做,但是最后没有时间了,可能这是一个真正的引发点,但是其实这个东西不能说没有办法去解决,我们质量保障也好,产品也好,研发也好目的是一致的,最终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按时间点去发布这个产品。

基本上我们的经验,第一个尽量的让产品的需求尽量的体检完善,如果有改动,我去评估,大家要不要做?如果说非常重要,可能我们以后的发展方向或者重大的策略。所以说办法肯定是有的,你的需求问题解决,研发就得不断的改,这怎么办呢?可能我们日常的版本里面,有一个整体的时间结点就好了,但是说实在的,我们可以通过项目经理决策,把每一个模块或者功能拆分,分模块去提。更多的同学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或者深度的经验积累,在每一个模块提出的时候,初步的测试,这时候我们能够更好的把测试的价值体现出来。

最后,如果说做了一个月,我们只有半天或者两个小时的时间怎么办?这个时候可能质量需要大家一起里保障,我们测试同学可以出一个测试方案,这个时候抓主要核心的功能,发动整个项目组里面的产品,或者运营,或者其他研发的同学我们一起去做整个的版本的测试。最后面当然是,不管我们怎么做,最后一关就是核心的性能测试,我们都是要做的,因为我们必须保证,最终必须达到一个可以发版的状态,我们对这个测试结果还是比较客观一点的。

主持人:好,感谢。时光网是怎么平衡的?

张曼莹:其实我觉得多玉说的反正比较符合我这边的现状,整体来讲其实不过分为几大块,一个是从产品角度,从需求来讲,从最开始应该产品属于整个项目的最开始的一个角色。我们怎么去平衡,跟竞品,或者说是产品提出这个需求,到底是不是能够真正的把它转化成我们所谓的商业利益。把这个商业价值发挥出来,是不是能够评估,比如说,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较直观的,假设说产品同学提出来一个需求之后,我们可能会去评估相关的工作量,研发的同学和测试同学这边的工作量,我们去根据这个工作量评估产品同学他所带来的从公司角度也好,还是从实际客观的商业角度也好,能够转化成多少价值,然后我们再去考虑这个需求是不是要做。要做多少?一个完成程度。

再到我们测试的角度,怎样去把他通过一些需求的,包括从需求的完整性,还有通过技术的角度,把这个测试怎样去前置,这样一个办法去实现,能够让测试的同学尽早的进入到项目中。然后在研发同学,如果项目很紧的情况下,研发的同学尽早的在研发同学提交给我们的时候我们马上能够进行测试,或者在研发同学还没有完成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能够怎样去协助研发的同学前置这个测试步骤。

最后多玉也说到了,如果说剩下的时间真的很紧,因为这是一个项目,可能大家都是一个团队,我们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其实人人都对这个项目负责,怎样去协调资源?去安排测试能够正常地去进行,包括一些核心的测试步骤,一些核心的内容,或者是一些基础的上线前的回归内容。我们能够在这个时间范围内结束掉。就是这些。

主持人:感谢张曼莹。接下来有请孙昆做整个这个问题的解答,咱们360是不是平衡的特别好?

孙昆:王总谈到的平衡的问题,我觉得其实我们的体会,包括我在很多技术的交流上我都谈到了我们的工作模型是怎么围绕着互联网产品的质量的目标去进行迭代的,我觉得所有的工作其实都是一个平衡。你在某些地方你要有所取舍,对于我们来讲,刚才跟咱们大的话题还是质量,而且比较偏向于用户质量,做质量这一行的没有绝对的质量,永无止境,而且都是相对的。

我想分享两点,第一点怎么形成一个质量闭环,很多情况下咱们团队做的事情,实际上最终就是让用户,让小白再反馈过来,形成质量的反馈意见,这个过程是比较长的,尤其在互联网推动的模型下面,这中间很多情况下,我们工程存在漏洞,最终已经伤害到用户体验了,才反过来解决用户问题,这实际上是一个错误的实践方法。最好的方法,我觉得我们公司有一些挺有意思的,大家都知道360的老周,周鸿祎。

主持人:我听说一般是晚上10点钟开始工作,11点发邮件,12点半团队收到他的要求,要求1点半解决问题。

孙昆:我们就是这样的,通常来讲。

主持人:我有一个小插曲,原来360的团队在四环边上,有一次,12月24号,圣诞节前夜,我们创业初期2012年,我记得很清楚,我晚上从哪儿过去,360灯火通明,我觉得能够到360的体量,还这么玩命,作为创业企业必须要加油的。

孙昆:肯定,的确是两三年之前老周还经常在产品,白天跟投资人,跟各个行业大咖对完之后,晚上产品经理过来老周还有bug要对,这bug到底要不要关,还得你要发言,体现了老总对这个的重视,产品经理在提需求,整个开发团队为这个需求努力的时候,忽略掉的就是,为这些需求能不能达到用户最终的体验去拼命的点。包括我们公司的用户反馈中心,这是一个独立的公司。他的目的就是任何的用户的反映一进到我们的雷达系统之后,包括舆情检测,马上就会采取响应,如果这个用户的体验是一个代有群发性的,可能整个团队,包括我们过年都有这种情况,初一所有逗人在加班。

主持人:我那天遇到的场景是12月24号我一看360灯火通明,我说完蛋了,接下来我要创业所做的事情可能更为辛苦。

孙昆:我想分享的是全员质量意识,必须让用户反馈建立你的质量闭环,如果这个闭环没形成,最终的用户体验并不好。

第二点是一个慢工出细活,我们来看一个团队,这个团队能力强,那个团队能力不强是为什么?是因为第二个所谓能力强的团队,在不停的试错模型积累迭代出了一套成熟的工程系统,这个才是真正的团队的家底。但是这个家底,你比如说,我记得前两年在分享的时候,我谈到,要有一套快速的发布的系统,这个发布系统包括自动化监控,各种各样的自动化手段,你的持续集成,包你的产品的组建化的模型都要有。

在我们团队里刚开始技术同学推动做产品的插件化。这个东西就可以帮助你快速解决用户的问题,而不是说等等,我们还得重新发一环,这样用户体验一定是很差的。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整个产品颠覆,一个产品就要重新写基础框架。我们现在的产品基本可以做到基准的定向,这些工作其实都是冰山后你看到的那个角,但是下面藏着一大块的东西,我们在里面投入的员工,包括开发团队,包括我们有一个专门解决疑难杂症的质量控制的团队,还有整个QA团队都在上面持续地进行投入在做各种各样有效的测试系统。这些系统实际上是增加我们敏捷反映能力还有快速迭代能力的最根本的保障,这个实际上是需要长期积累的。

包括很多同学说,我们也有UI自动化的测试,包括各种机型的覆盖还有回归测试工具都有,但是为什么感觉是不一样的?我想。

主持人:实际上可能说理论到实践还有巨大的差异,而这个恰恰是竞争力所在。

孙昆:对,这是核心的竞争力,包括我们很多的专利,包括我觉得像云测这样的平台实际上它也有专业性的所在,有些测试问题真的不是只靠测试可以解决,他需要一个专门的开发团队。我们团队最后也跟大家一样,最后重新去写USPB的通行协议,才能建立一个稳定的支持USB稳定运行的环境。这个能力是这样反复迭代和揣摩才得到的,这个实际上是需要持续的,包括高层对质量持续的投资。

主持人:你的建议时光网和网易一定要有老周那样级别的人,晚上9点半开始给大V发邮件,11点半召开会议,凌晨1点半要结果,天亮之前发布版本。

孙昆:这个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公司。我们360执行力还是比较强的,老周产品经理,产品经理对用户是眼里不能揉沙子的。或者说今天下午保证,对不起,可能10发只能打一发,这是绝对不行的。

主持人:所以各个公司一定要多打打AK47。感谢孙昆,满满的干货。接下来我们其实希望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请导播把刚才的投票结果投到大屏幕。

刚才我们请大家做了一个简单的投票,三位嘉宾可以看一下,对四个问题,功能完善、性能稳定,响应迅速、使用流畅、信息保密、数据安全,省电,省资源和其他做了投票,响应迅速、使用流畅48%的用户进行了投票,信息保密、数据安全超过三分之一,其实我想这可能是最核心的问题,产品经理说我的功能能不能发出去,用户最关心的是我用的怎么样?而我的信息是不是安全?就这类问题,这几个问题,我们还有一些数据,请几位发表一下见解,你们团队是怎么看待这样一个结果?

先从孙昆开始。

孙昆:我觉得大家今天快速的模拟,跟我们自己去做质量的标准实际是非常,我们首先也强调整个 产品迭代的速度,响应的能力,所以在这个上面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快速的支撑系统,必须建立这个基础之后才能来谈这个问题,否则在这个之前只能是一些空想。

第二点信息保密和数据安全,这个是所有事情的基础,就相当于前面的一堆零前面的一,如果没有这个我们做的好多事情最终都没有意义,这个是我们360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在安全上还是有很多专业的团队在这个上面有很高的之要求。所以整个在应用的安全的检测上,我们是有一套丰富的实践的标准的。这个是第二个。

其实大家在这里,对于省电和省资源。

主持人:好像大家不太关心,只有一个人点击说这个很重要。

孙昆:我们看到这个趋势,这个趋势是中国互联网,尤其几个大的玩家,华为、oppo、和小米,自己建立一套生态系统。将来他们在省电、资源这个消耗上,他们会投入重金管理这个事情。包括现在大家看到业内在推进的标准,其实都是以手机使用厂商为牵头,去反过来管理应用。

今天谈到中国应用质量协会的时候其实是我们应用圈的同志在讨论我们应该希望质量关是什么样子的,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视角。整体上来讲这个结合点在什么地方?我们在对手机最终的资源使用情况上的投入,最终一定会有人出来负责,我们应该大家共同推动,遵循。

主持人:其实你的潜意识是,如果多做一些,你就会更具有话语权,也更具有竞争的先机。

孙昆:我们希望这样子,但是整体来讲手机厂商在这上面的发言权会更大一些,因为机器是他的,权限也是他的,我们不希望破坏系统,这个时候我们希望配合厂商解决问题。用户的体验是什么?简单多,我用你的手机就是卡,这个情况下,我也不管你什么应用,OPPO的我就去找OPPO,所以手机厂商有第一责任人。

主持人:我听到最多的一个场景就是开着夏利的哥们希望有法拉力的感觉。

孙昆:他们不懂为什么这么复杂,因为不同的用户就是这样的感受。对质量圈的同志还是怎么想把用户体验前置到我们应用 和开发的过程中,提早发现问题,这里面有很多技术支撑,这上面要花很多的钱,整个生态建立起来之后,整个中国用户,尤其在安卓系统上的体验和质量感一定会增加。

主持人:感谢孙昆,接下来时光网。

张曼莹:首先对于时光网来讲,可能像我们投票的这个48%的这个占比的响应迅速和使用流畅这一块,对于时光网来讲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是属于娱乐类或者偏浏览类的APP,用户在打开APP的过程中,第一给用户展示的时间是需要多久的?我们这一块是有一个比较专业的,相对比较专业的一个监控,我们会去监控它,每一个响应的速度,用户在打开第一屏的时候大概会多少,我们会把这个阀值设计到很低很低的范围内,让用户打开的时间是很迅速的,我们也会通过一些比较技术的手段去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包括用户打开的时候一些流量的消耗,一些请求数据的缓存的处理,我们都会做相应的技术上的优化。

关于信息保密和数据安全,我觉得这个其实是所有的APP做到的一个最基本的一个东西。如果一个用户使用一款APP,他连最基本的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都达不到的话,我觉得这个APP是完全不合格的APP,所以我觉得这个还是比较基本的一点,关于功能完善和性能稳定的这一点,其实能完善,这个比较相对于用户体验的方面了,用户可能每一个人在使用的过程中,他对于功能完善的整体的浏览、使用的使用感受,直观感受的话,这个可能是每个人都不太一样。

关于性能稳定,我们从技术方面来讲,是需要去关注的东西,包括我们可能会采取一些比较专业的技术手段,去看看这个性能在每一个用户不进行操作的时候,这个APP在使用的过程中,手机是不是有哪些参数,其实最开始开场的时候也提到了一些参数,这些参数是否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我们要去对这个参数进行一部分的监控。

对于省电和省资源其实刚才也提到说,现在可能很多手机厂商也在关注这方面的东西。其实对于我们来说,省电和省资源这块,可能给用户的一个感觉不是特别直观,用户可能不会说很快,像打游戏,又不可能长时间让这个手机,他对他的使用的感官是很直观的,我大概打这个游戏,用这个APP可能多久,我手机就耗电量很快下去的。但是对浏览类的话,对于时光网浏览类的APP,可能比较直观的是看视频,浏览视频的过程中,可能哪些东西比较耗资源,哪些东西,手机用完了以后会感觉发烫。我们也是对这个东西有一部分的监控。

总体来讲,大家的投资我觉得从各个方面来讲,我觉得还是相对来说各个指标从质量角度来讲,我们都会去关注,可能跟大家罗列出来最后这个投票的占比,其实顺序,我们关注的顺序其实也是一致的,首先我们可能也是看响应速度,其次用户信息的保密程度,还有稳定性,最后我们才会去关注省电和省资源,还有其他的方面。目前来讲时光网是这样的。

主持人:其实时光网背后做的很多细致的工作,大家才可以放心。有请。

张多玉:其实这个投票结果,安全这个我没想到会在性能稳定的后面。因为现在可能大家对安全意识比较高。我大概说一下我们这边的,我们这边第一个就是性能这块,响应迅速和使用流畅,这是我们网易新闻特别关注的。为什么呢?当用户打开你的APP的时候,如果说打开之后,经过你的请求,一系列的加载也好,包括你自己的初始化也好,别人比你要快一点,你比别人慢一点可能用户就会流失。

启动之后,冷启动热启动都是我们日常版本测试的维度,我们对数字,我们会对比。其他方面,我们会参考流畅度,因为我们会有一套我们自己针对的标准,因为我们可能通过云测平台暂时做不了,我们有时候特定的业务场景下面。比如说在特定的业务场景下面,我们更考虑他的帧率,或者他在这上面消耗的内存和CPU,这样我们才能指导研发找到问题,找到瓶颈所在,这样的话,我们形成一个技术体系。

主持人:当时多玉提到这个,我们之前也对各个应用做了一些测试,统计数据,我们对APP的基本启动时间,有点遗憾,我们底下top1000的应用启动时间,0.27到0.16秒,其实我们看到,有一些应用其实不太理想,一个小应用,最慢的启动达到了72秒,这个其实就是比较慢了。但是我们很多应用场景标准的基准还是在1秒左右,我觉得任何应用3秒起不了,我其实有点崩溃了。各位给的建议和所做的方法都是满满的干货,刚才还在说,我们怎么能够提升行业进步,我想把各位所说的能够记录下来,就是对我们行业共同进步所做的最大的贡献。

接下来最后一个话题,我们成立这个联盟,我们所做的最后一定是带动企业进步的一个宝贵的财富,这种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各位未来对整个行业进步有没有一些建议、想法和一些中肯的要求,正好相关的领导也都在,多玉请讲。

张多玉:我觉得还是在测试体系的建立,我们现在随着云计算、大数据这些服务的拓展,未来可能在测试领域里边我们需要在这方面做深度的技术积累。可能我们真得把盒子打开。因为现在我们过多的在尝试,也是积累。但是未来,可能得自己形成一套自己的技术体系,满足我们服务的日常需求。我们现在可以说,比如说,我们推荐的一些新闻里面,可能已经深度进入里面的一些算法。

包括建的索引,我们可能得从质量角度,比如说它的召回,准确率,我们都得形成一个长期的质量报告,质量的范畴不仅仅是测试项目这么简单,可能更多的是把研发体系,包括一些产品的需求的很多层面,要通过技术的手段体现出来,去给产品也好,研发也好找一个基本方向。比如说我们将来,我们质量的准确度是多少,怎么慢慢提高用户的需求?比如说,将来我们推荐的每一个消息,可能对他来说都是用户想要的。更多的后面是我们深度的需要不同的人才,需要把这个体系建立起来。

主持人:非常感谢。

张曼莹:我也觉得是测试方面,现在其实还是缺少一部分的标准和一个体系。其实比较简单的意思,我们现在的性能,我们现在关于性能这方面的东西。比如说一个用户比较直观的耗电量,一个帧率。我们现在可能。

主持人:这是我们统计的整个通用类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帧率的范围。

张曼莹:我们现在绝大多数其实还是处于一个摸索和试错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摸索,逐渐的找到一个平衡。达到怎样的一个帧率,或者各个方面的效果,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时光网这边也是更多的往测试这边的技术的深度去发展。

以后测试不是一个简单的像是原来的那种概念,测试就是点点点,也是需要一个研发,一个代码的深度,也需要整个的一套体系,让测试报告的结果能够去指引一个研发和一个产品能够往更优化的角度方向去发展。

主持人:感谢。

孙昆:我再总结一下。我觉得这点想有两个字带给大家,第一个词就是开源,我们如果想一起把这件事做的更好,对中国在应用质量体验上的生态做的更好我觉得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首先,我们认真的从我们重量级的产品中积累经验,然后把它开源出去。

像我们开发团队已经把我们整个的框架开发出去了,下半年考虑把我们的自动化监测平台,包括应用在线的监测平台原代码都开放出去,帮助一些小的公司,其实现在安全,扫描都是免费的,这样让用户使用的门槛尽量的低,当这种技术门槛非常的低的时候,整个社会的整个成本都会降下来。

主持人:推动整个行业在进步。

孙昆:对,所以我们技术团队能做的就是开源,把我们的体验开放给大家,这里面有很多专业性的技术,比如说一些特定的检测和图象识别技术都是可以开源分享给大家,这是第一个用开源的方式回馈社会。

第二个是开放,开放就是像我们360手机助手,这个上面实际上是国内最大的这类的平台,每个月的用户2亿左右,分发量是几百亿的下载次数,这样的一个规模它实际上是一个重要的源头,从源头我们就可以控制住很多质量水平不好,或者很差的应用去分散到中国的用户中去伤害用户。

主持人:透露一个小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测试是周总必须要做的。

孙昆:像手机助手这样的平台,是 重要的分发平台,用户的体验都在这上面,这个时候光我们自己来说,某个第三方应用性能高还是低,其实不够,叫王婆卖瓜,这个时候我们跟Testin的合作就恰如其分。Testin在行业上的影响力,包括第三方的用户的认知,都会帮助大家一起提高这个质量意识。意识到我们要通过第三方的监控,要通过市场的监控,这样的话,我们把一个我们自己都觉得安心放心的产品交给用户,这才是最终对用户负责任的态度,需要大家用开放的心态一块合作。

主持人:今天感谢三位能够到场,结束我们第一个互联网对话。我们还有最后一个环节,三位嘉宾既然到场了,也承诺对自己的企业做出贡献,当然我们更进一步的希望代表自己的企业能够共同推动整个行业共同进步,我们还有一个小小的仪式,就是中国移动计算联盟专业委员会对三位专家聘书的颁发仪式。非常感谢!谢谢。

(颁发仪式)

作为主持,我宣布第二个环节,第二场论坛接下来会开始,就是我们的产业互联网+,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抽奖。

(抽奖环节)

(圆桌论坛二)

接下来,我们下一个环节,就是互联网+的论坛对话,有请论坛对话的主持人,CAQC互联网+执行秘书冯亮先生上台,接下来交给你了。

冯亮:各位来宾下午好!我们接下来这个圆桌会议的嘉宾,我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这一场比刚才那三位的总市值一点都不低,因为360现在回归还不上是吧?三位嘉宾的第一位来自,这家企业是经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批准,由前国务院副总理于1979年10月4日正式创办,说到这儿的时候有些人已经猜到了这家企业的名字,下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未来北京的地标性建筑据说是他的总部,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中信集团产品负责人宋翔先生。

第二位嘉宾来自于,这家企业大家对他是又爱又恨,成立于2001年,是集房产交易服务,房产管理服务为一体,以数据驱动的房产服务平台,业务覆盖二手房,新房交易,租赁,装修服务等领域,2016年全球的营业额超过了1万亿,就是链家地产,我们今天请到了链家地产首席产品官袁永成先生。

第三位嘉宾来自大北农集团,拥有五千多名员工,40多家生产企业的综合性农业高科技企业,于2010年A股上市,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大北农集团农心研究院院长于莹女士,有请于莹女士。感谢三位嘉宾。

大家现在也很清楚,国家的两个比较大的概念,一个是一带一路,还有一个中国制造2025,都为产业实体化经济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今天请到了具有代表的几家企业的专家跟大家分享一下,刚才我介绍了一下各位企业的背景,现在请各位嘉宾就个人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于莹:感谢把第一个的优先权交给了女士。我更正一下刚才主持人说的,大北农集团现在有2万8千人,今年做了缩减,现在有2万2千人,是一个20多年历史的一个农业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在饲料、兽药疫苗的养殖板块,第二个板块在种植板块的种子、化肥、农药,第三个模块也是我现在所在的农信互联。简单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于莹,是现在农信互联的农信研究院的院长,我们农信互联这家公司,主要是做农业互联网的。我们又是基于产业来做的,所以我们其实是做农业、产业互联网。

农业产业又比较多,所以我们第一个做的是猪联网,就是做猪产业的,差不多国家有3.5万亿的市场,看起来觉得猪很简单,为什么丁磊也养猪呢?确实因为这个产业足够大,需要整合和提升的也比较多。我们做的猪联网基于大数据,做电商,做了一个网上活体生猪的交易,两年多,累计交易额500多亿,第三个板块,金融,相当于产业的互联网的金融,通过互联网的方式现在放贷85个亿,金融涉及到征信、贷款、理财、保险一系列的金融服务。所以在大数据、电商、金融这三个板块基础上我们做的产业互联网。

第一个产业互联网就是猪联网,在猪联网的基础上金融也有很多农业其他的产业找我们合作,现在陆续上线了田联网,还有鱼联网,还有蛋联网,覆盖蛋禽养殖类的,还做了一个驴联网,都说互联网产业是动物大家庭。所以我们这个跟农业相关的,真正把动物搬上了网,就在我们农信互联我先介绍这么多,谢谢!

袁永成:大家下午好,我叫袁永成。来自链家,链家不用介绍了,大家都比较熟悉了。我就介绍一下房江湖,我2013年的时候,高测(音)是链家的控股子公司,但是它公司主要是做代理业务,而且是一个传统的代理模式。201年代的时候北京的房子不太好了,公司转型,所以把我这个做互联网的招聘过去了,我就想如何转型,新房销售怎么转型?

后来我们想了好多,后来想做个房江湖。这个房江湖是一个什么产品呢?是一个金融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各个项目,楼盘,又整合分销商,进行客户推荐,模式很简单,也是一种房客的模式,8年以前我做了测试,后来做了8到10年的产品,介绍完了。

主持人:谢谢。

宋翔:没想到要介绍公司的业务,因为这个不太好介绍。中信集团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可能一般理解中信银行可能在大城市里会知道,中信证券,炒股的股民可能会知道,可是中信远不只是大家知道的这个东西,我说些的例子,或者我从于总和袁总这边的事情说起,中信也有农业,大家可能知道一个人叫袁隆平,种水稻的科学家,有一个公司叫龙平高科,因为它是中信的。我说房地产,房地产中信从设计到承包,到最后的地产商,开发商,邵物业,整个我们都做,中国第一代市政设计研究院是我们做的,鸟巢是我们盖的,一带一路上有很多的项目,中铁十三局其实后面的总包方都是中信。中信跟刚才两位老总有关的事情。

无关的比如说地球表面跑的所有的汽车,每四辆有一辆轱辘是中信做的。还有在南方的同事们可能知道,有一个江娅医院的医院,这个很厉害,也是中信的。中国最大的基础贸易商中信的,中国最赚钱的钢铁企业中信的,中国金融领域,中国最大的证券公司,最大的基金公司,最大的期货公司,最大的信托公司都是中信的,中信不好介绍,全球500强,排在150多位。

我说一下中信云是干什么的,中信云的存在跟今天的主题整个重合的,中信云之所以产生,它现在做的事情,整个中信集团刚才我说的所有的业务里边的互联网+转型,做这件事情。中信云怎么做这件事情呢?我们做的业务技以云服务中介为核心业务模式的产业互联网平台。这个在待会儿的互动中,我们再详细聊。大概可以理解,刚才360的全线的安全服务也中信云的服务,云测本身的测试的服务,也是中信云上的服务,我们知道的所有的云的厂商,阿里云,金山云,微软云,用友,这些都是中信云上的云服务,我相信通过我的列举,大家应该有一个概念,中信云大概在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我叫宋翔,我就是负责中信云这个平台本身的从研发,当然也包括里面的测试工作和质量工作,我测试经理就是举着手机的那个,研发、测试、运营、运维、市场拓展、营销这些方面的工作,大概是这样一个情况。

我个人做云计算这个行业大概十多年了,从云计算三个字开始有,我大概就在这个行业里面打滚,大概这么一个情况。谢谢大家。

冯亮:谢谢三位嘉宾,大家通过三位的自我介绍也能看得出来,三位的背景跟我们今天的主题也是紧密吻合今天的主题是产业互联网+的质量和安全的问题。就像今天我们聊到的,刚才涉及到了农业,涉及到了房地产,我今天在华南地区和一个龙头的百货业的一个负责人聊天,他自己觉得,移动互联网大潮是不可逆的,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是作为他们来说,没有准备好之前又不想步子太大,因为他一旦转到线上之后他就面临一个问题,他现在有大量的会员,会员信息还有会员积分,他就怕出现泄露的风险等等。

我想问三位嘉宾,类似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三位在各自的企业移动化进程中,是否也存在我们今天选项当中的那些问题,或者比较典型的安全类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和第一个关联性的问题,各位所在的企业对APP的研发和质量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和人力,但是是否还有一些方面的问题是力不从心的我想大家从这两点给在座的场内和场外的观众一些经验的分享。

宋翔:刚才的这些选项其实都很重要,一定都很重要,其实不光是对移动应用重要,对任何应用都一样的,没有差别的,质量这个问题,在任何一个行业,我们盖一个房子,或者我们去种庄稼,或者我们炼钢,质量问题没区别的。关注都是差不多的事情,这些话放在哪儿都通用。所以我想说的一些,可能跟我们这个产业互联网或者说我们产业领域可能更相关一点。所有的这些体验来源于个体,就是消费者,所有的用户体验我们所理解的都是被BAT这些消费互联网这些参与者他们所带起来的用户体验,我们会认为说,我在哪儿能够完善性能,能够稳定。但是企业里面真正涉及到移动端的时候和消费领域是不一样的,消费领域7×24小时都在做的事情。

我个人从最开始用社交的软件,社交这类的软件,最开始用MSSN,用的挺开心的,用着用着突然有一天我发现MSSN上全都是我的同事,我都在说工作,逐渐的我就放弃了MSN,我就不上了,要不然你们老早我谈工作。开始转早QQ,QQ早就有,但是一段时间觉得用MSN很洋气,然后用MSN,然后换到QQ上,用着用着发现90%的对话都是跟工作相关的,我就把QQ放弃了,这个时候微信开始出来了,我开使用微信,最近我发现我新上90%都是跟工作相关的对话,所以我觉得微信是不是也快到头了。

我想说这个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在产业,在企业这个领域我们对移动端的关注和消费互联网里是不同的,我们并不希望有太多的,能让我在周六周日老板也能找到我的方式,周末我刚要休息,老板在里面发一条消息,本来我的借口是我没有在家,我在外面,没有网络,没有电脑,我办不了事情,他说好,你把手机打开,业务都能办。这个时候这个移动端对我的意义是7×24小时都在工作,这个时候你做的越友好我就越恨他,但是这是在我业余生活的时间里。回过头来说,这个想说的是用户到底想要什么,用户到底需要什么东西?

我们在做的中信云上面,有中信自己企业内部的移动社交平台,那是支持我们中信企业内部的同事的,我们大概有20万员工,我们这20万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怎么去把这个工作和生活分开?这个是我们关注的要点,怎么能让他打开的时候,我们用企业微信或者我们用企业会话,具体的细节我不说,其实用户体验说的是用户想要的东西,你要达成的目的,这是从办公的角度。其实大多数的产业或者企业范围内的移动应用,它的所有起的作用只针对特定的人群起作用,而不会对整个人的工作起作用,你在工作的时候,你是坐在你的办公桌后或者在你工作的岗位上,这个时候移动端对你的意义并没有特别特别的大,只有你移动了,移动端才有意义嘛。

所以,包括我们在做的一些,不只是办公的,包括整个生产环节的影响,比如我们在金融业我们移动的展业,所有的这些平台,我们都会去采用一些措施,这些措施,不仅仅限于说在技术的层面,也是在比如设备,DYOD,或者怎么做MAM这些事情,整体地解决方案考虑在产业里面移动端的应用和场景吧。大概这样的情况。

袁永成:先说一下第一个问题,我个人的感觉,说实话,这几个问题,我都碰到过,而且经常碰到,只不过在不断的打磨,在迭代过程中不断的优化。

我们这个APP,它是一个S2B的一个平台,用户是经纪人,他们有些特殊性,他们恨不得安全相对来说更在乎。我们经纪人的,防止跳单,经纪人防止切单和防止客户跑单,所以他们对客户的信息比较在意的。性能测试他们老抱怨比较慢,但是这一块,我们通过后来跟Testin云测合作,通过系统测试,好多了。产品,质量是各个方面的,刚才介绍我们测试指标的时候都有,首先是兼容性,应用性,可靠性,安全性,视觉和各个交互,方方面面很多,这个时候,你产品一测出来,各个方面都达到很完美,是很难做到,确实是很难做到。

第二个问题,力不从心的事情怎么办?这个事情,原来我做测试的时候,所有的bug必须改完。现在做产品发现的,缺陷这个东西,不是大家理解的bug,很多缺陷是设计的缺陷,甚至于是需求的缺陷。可能这个需求到设计到交互,到开发代码等等,质量控制都是重要的,每个环节我们都做好质量控制,这样形成迭代,形成一个循环。

这个过程,有的时候还不是商业目的和产品质量的矛盾。但是,我们认为首先肯定是第一位的,有时候一个版本,我们说这个版本许多达到我们测试的基本要求,我们绝对不能发布的。

但是有的时候也是要权衡一下,不是说所有的bug都必须要改完,我觉得我们所有的都是有bug,包括我们微软的系统很多也是有bug的。但是,一个度,把握一个平衡。我不能说我们有bug的产品上线,都是不允许的。但是这也是一个平衡的艺术什么程度,什么样的级别的问题可以放在下一个版本,可能我更多的站再一个产品的角度说话。

另外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是分不开的,我感觉这个是画一个等号,因为质量第一条要求,你这个产品是不是有价值,用户不是有用?首先保证它的有用,才能说什么性能,什么交互,什么视觉。这样我觉得咱们力不从心的事情我先说到这边,不知道对不对。

主持人:谢谢袁总。

于莹:我们是做农业互联网的,但是我们又是做2B的这么一个供应链或者是产业链的平台,所以说我们在移动端只有一个入口就是我们的智能通,如果说从安全或者数据这块,我们对的用户基本都是2B的,不管它是一个猪厂还是一个屠宰企业,还是大的贸易商,还是饲料企业,它其实都是一个B端,所以他特别注重他的信息安全。但是他的信息又会在我们的智能通上,会从始至终有一个全程的记录,比如说猪联网,猪联网它是机遇互联网的IRP,它是一个ERP的升级,变成一个产业的互联网的平台,它既然有ERP的属性,就会有大量的数据存储和记录,而且是实时的,这样才手机端才能得到实时的提醒,变经验的养殖为数字化和智能化,有实时提醒的养殖,所以智能通的APP,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移动应用的产品,其实是这个工厂也好,这个猪厂也好,这个企业也好生产过程当中实时都要去做更新和数据处理拿到手上得到提醒的这么一个生产管理的产品。

它的数据存储量很大,对于后台的运转的速度的更新,维护,这个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还有基于智能通,我们还有电商,这个点上也是一个2B的,一天一个多亿的交易额,每一个单笔的定单就几十万,卖一车猪就是一笔定单,一笔定单二三十万,这个用微信或者支付宝都是没有办法支付的,但是这一单笔就要一次支付二三十万,所以没有办法完成。

这个情况下我们创新了一个农付宝的产品,也是要通过智能通完成,这个额度很大,单笔要出去,有时候还有互联网上的贷,也要互联网的方式实现两贷,而这个单笔贷款也是大额度的。

流畅性,因为他的数据量大,可能单笔的支付就要完成,又要做到适应这个产业,刚才也提到用户体验,我们这个产业的用户说实话不是那么高大上的,他只是很纯朴的农户,他需要得到的就是一个最简单的产品,最好只需要告诉他,比如网上卖一个猪就跟搭一个朋友圈那么简单,所以这个产品我们线上逐步的实现了,又要做到很复杂化,又要做到极简。所以我们的产品理念就是简单、快、极致体验,使得这个产业有一个颠覆式的提升,主要是这些。谢谢!

主持人:其实今天,我作为主持人,其实也是一个深入学习的过程,刚才我总结了一下三位嘉宾表达的观点。首先我们在消费级市场的应用,其实就是让用户,你用的越爽越好,也有不爽的感觉,但是在企业级市场我们想做的APP,你的场景一定要恰当好处,同时保证你的底层业务能够顺利的运行同时又是安全的,所以这三个还是有区别的,我希望今天三位嘉宾的观点能够给嘉宾,如果你在产业互联网的路上,或者你即将要做这件事,我希望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希望你能够好好地借鉴一下。是这样,今天各位嘉宾已经成为了CAQC专业的委员,我想问大家一下,既然大家有了这么一个官方的身份,未来大家想为这个行业APP的质量还有体验的发展和提升,自己能做哪方面的贡献呢?女士优先。

于莹:贡献不敢说,因为我们其实只能说在农业互联网领域里面现在我们公司相对是领军的。在这个产业里面,我们现在说,互联网时代也好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也好,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它必须要跟产业结合的一个阶段,否则消费互联网单凭自己走也走不长远,走不扎实,在每一个产业里面一定要有这个产业里面的前三强,类似于这个产业的BAT出现,这个产业里面的BAT就承担了这个产业的基础设施的这样一个奠定的基础。

所以,既然作为基础设施,它需要承担的产业互联网+的一个基础设施的责任以及那样需要履行的一些义务,同时,他还要去给这个行业去做更好地前瞻性的引领性的工作。就是这些。谢谢!

袁永成:很荣幸,说到贡献,首先是,先把自己公司的产品做好,质量把好关,能够为我们的承销商,他们的服务效率更高,更好。我们购房者能以更便宜的价格,更好的服务体验,能买到满意的房子。所以我觉得首先把我们自己的所有的产品做的更好一些,质量更高。因为我们都是S2b的,我们给他一个更好的协作平台,达到一个网络智能的效果。我们的服务效率高了,我们的成本降低了,买房子会更便宜。这个是节约成本吧。

至于其他方面,我是想如果能够,因为我们这个产品,如果能够得到大家质量认识的提高,从监测测试,到质量控制,再到更高的质量保证。更高一级的CAQC全员的质量管理,更高层面的质量管理,能够做这个事情我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宋翔:质量不一个单独的测试的话题,或者说它是一个可以测出来,或者我可以在研发过程管理出来,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其实从你第一次接触需求的时候,第一次设计你的技术架构的时候,第一次做你的用户场景的时候你就已经开始了质量的工作,所以说到希望能为质量,为这个协会做点什么呢?或者这样说,也算打一个广告,中信云本身上面提供所有的这些关于基础设施、安全、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的服务,可以对大家的应用有更好地支撑,从你应用开始建设的第一步开始,就能够整体地提供关于质量的保障,包括我们也会做一些人工智能场景的探索,也跟我们的质量测试可能有些关系。测试这件事情从最开始的,我们再把这个说回到测试领域内容。

测试这个事情最开始从人工去测到现在做自动化测试,其实跟别的领域是一样的,手工到线上,最后是智能化,刚才我看到云测做这件事情非常非常的有意义,我觉得这个数据,我相信还有很多这样的统计数据,比如说一个类型的APP上面会有什么样的bug,如果这个类型的APP上会有,那另一个同样类型的APP就很可能会有,所以这种对于故障的预测是非常有意义的预测。中信云上面有很多的平台,我们很愿意跟像云测这样的平台,一起探索在质量控制领域内,对咱们整个产业做一点点事吧,谢谢大家!

冯亮:再次感谢三位嘉宾。结合今天大家总结的这些内容,我自己也对产业互联网APP有一个自己的小的感受。我觉得体验本身是一个没有边际,没有极限的一件事情,但是产业互联网你的体验要恰到好处,这个是一个很关键的指标,如何做到恰到好处呢? 可能需要你通过大量的测试也好,大量的质量管理也好,通过这些手段我们才能找着这个边际在哪里,我们再次感谢三位嘉宾今天的精彩分享,希望今天的内容,可以给已经在转型的你,或者即将转型的同学们带来一些帮助,谢谢大家。

接下来是抽奖时间。

(抽奖环节)

(圆桌论坛三)

非常感谢,感谢互联网+论坛的主持人,CAQC的执行秘书,接下来的环节继续由我,他们说能者多劳,我主持接下来这一场物联网的专题,首先我有请我几乎每天不得不用的两次ETCP的APP的集团研发副总裁杨扬,有请,还有一个我赖以生存的,期望一定要坚强的成为我每天刚需的首汽约车的研发总监孙重阳:还有墨云科技创始人刘兵。物联网话题我们面临特别特别重要的场景,万物互联,前不久孙正义收购了arm,表示我们未来每个人身上有几百个物联网的装备,对于我来,其实两个特别特别重要的话题,就是希望等一下能够跟各位探讨未来我们物联网的安全问题,首先有请三位先做一下自我介绍,先从我们的首汽约车开始。

孙重阳:大家好,我是首汽租车的孙重阳,我是负责手机端应用的开发工作。

杨扬:大家好,我叫杨扬,智慧停车,我们要面对的是两方面的用户,一方面是2B,2B就是停车场的运营管理商我们要给他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把停车场的智能化,信息化进行改造,还有一方面针对广大的车主用户,我们有一个场景叫做ETCP停车,这个一方面解决大家的停车的找位难,找停车场难,找停车位难的麻烦,同时给大家提供互联网化缴费,手机缴费的便捷性。针对停车场我们除了对他进行智能化,信息化改造的同时。我们发现停车场空间本身具备特别高的商业价值,还没有完全被发掘出来,通过我们信息化,智能化的改造,尽快的帮他们提升运营的效率,帮助他们挖掘更多地商业价值。具体到我个人,截止到去年,我主要负责ETCP研发中心的管理工作,从今年开始,我更多负责集团公司的海外业务以及创新业务。

负责海外业务主要的契机我们发现经过几年的探索,还有整个的技术平台的演进,其实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停行业的技术,包括商业的模式理论,其实已经是领先于国际上的一些公司。

主持人:此时应该有点掌声,我们汽车业务进入全球领先的领导地位。

杨扬:大概是这些,谢谢大家。

刘兵:大家好,我是墨云科技的创始人刘兵,我们公司主要是做智能攻击的,我们是一家公司,我们这里面用了一点跟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希望大家多多了解我们。

主持人:在接下来问题之前,我们把投票结果跟大家分享一下,在物联网领域26.42%认为功能完善,性能稳定占首位,34.91%响应迅速,市场流畅,24.53%认为信息保密、数据安全,14.15%省电、省资源,现场的三位你们怎么看待这样一个结果?

孙重阳:我觉得,应用的响应迅速,使用流畅这一块,其实对用户来说非常重要的,响应的快慢。

主持人:最尴尬的场景就是我着急着急等车,今天早上下着小雨,APP打不开,这是最糟糕的场景。

孙重阳:还有功能的完善性,如果一个功能都做的不完善的话,用户就没有办法正常使用。然后性能稳定,也是比较重要的,如果性能不稳定,用着用着用崩溃了,用户也是没有办法正常的去用的。

杨扬:这个的话,包括像功能完善,性能稳定这块的话,相对来说我们针对B端这方面的要求更明显一些,确确实实停车场本身对服务的稳定性,及时性要求是蛮高的。大概三年前,当时系统还不是特别稳定的时候,我们神州出过一个问题,某一个停车场的系统当时崩溃了,导致整个停车场运行瘫痪,直接影响不光这个停车场,导致这个停车场外部堵车一直堵到高速路了,交警叔叔出现了,这方面我们下了很多的力气,性能的稳定,包括响应及时,尤其对我们2B的产品来说是生命线。

第二点响应迅速,使用流畅,对广大车主,你开着车,您进行支付的时候,我一定想法让你操作越简便越好,响应速度越快越好,不要到了停车场轧机门口响应三五分钟,才完成缴费,这个失去意义了。

信息保密,数据安全这块,是我们从一开始投入很大的一个板块。针对于我们这块的数据来说相对来说敏感度是比较高的。我们除了有自己的安全团队负责数据安全以外,我们还有外部的专门的安全服务公司来定期的给我们做服务的扫描,包括接口安全的测试,包括我们提供的所有的移动型的产品,都有这种APP加固的服务,我们都是在使用的。

刘兵:看到这个图以后我非常开心,为什么呢?因为做安全做了14年,之前每一次做统计,或者说每一次用户做预算,说我今年预算紧,第一件事要干的什么事儿,先把安全的预算砍了,先保证主要的功能完善,响应迅速,满足用户需求,至于你有多少漏洞那没关系,先把这个东西用了。

但是从今天用户,我在现场有很多的客户,大家对安全的看待已经明显,二四,跟三一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了,我简单说一下从安全上怎么考虑,做安全第一之前做了很多安全的事儿 都是相对被动的,我们前10年做了很多的安全业务跟操作系统防护,网络操作系统的防护,当时做防火墙,做IDS,做传统级别的防护,这些防护都有一个特点,不出事儿的时候永远不知道你存在,一出事儿了以后骂的你什么都不是了。这几年有一个安全的趋势,从被动变成主动,会有很多主动性安全检测的公司,还有原来后面默默疑问的,一年只挖一个的人,这些人慢慢起来了,以后的趋势对安全越来越重视。我们再说物联网安全这个事儿,物联网安全谁九事儿,以前叫物联网之前以前是互联网,互联网以后是物联网,物联网我们现在又说车联网,每一个阶段它有一个规律,第一,我们所有东西先联网,第二我的数据高交互,第三带来的马上就是安全问题,这里面接近25%,证明了这件事情,所以我觉得以后车联网,因为我们还属于车联网的初级阶段,以后还有很多的事情要走,这个领域来面觉得我们将来是有很大很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的。

主持人:我意淫一下每天早上起来之后,ETCP把我的车从停车场开到了我的门口,我就乘上车,可能坐着ETCP和首汽约车,我自己的车就是ETCP,当限行的时候,未来限行可能会越来越多,我可能很多时候我会早上睁开眼,首汽约车的一辆车,没有驾驶员的车,开到我的门口,我们意淫一下未来,会不会开着开着开着,那辆车就被劫持了,比方说像速八,是那个速八,不是那个速8,速八里的场景,我坐着一辆没有人开的自动驾驶的首汽约车,或者我开着没有人驾驶的我的那辆车到我的门前,会不会出现安全的风险?其实我想问的是,我们前不久所出现的在PC上的劫持病毒,或者是漏洞,未来在物联网安全里头,会不会大面积的发生?因为这两个安全其实是密不可分的,我也想从两位,也许今天还没有的产品,估计秘密研发,已经意淫到了我未来可能会用到这个产品,二位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从你的角度进行考虑,咱们的自动驾驶是不是箭在弦上了。

孙重阳:据我了解,车联网上的一些,可能关于安全这方面的目前做的还是不够的,像一些劫持什么的,我在网上看到很多问题都存在。

主持人:杨总。

杨洋:是这样,首先ETCP在车联网这方面是有布局的,我们其实跟很多家的大型的汽车厂商现在已经都有合作关系了,我们会把我们的停车的能力, 集成到汽车的车机里面去。将来如果有一天真正实现了所谓的自动驾驶的话,停车陈不能完成智能化和信息化改造的话,无人驾驶这件事可能没有办法最后实现的。因为你不可能到停车场来一个人去交一下钱,然后你才进去。

这一块我们跟车联网这块的合作确实比较多,大家在这方面也有过一些探讨。

安全性永远是一个,从互联网诞生的那一天就是一个不灭的话题,将来不论发展物联网还什么联网也好,永远存在着安全问题。在大家现在已经意识到安全的问题,其实代表安全的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了。

关键还是一个意识上的问题,大家是不是相关的行业,是不是把安全这个问题放在一个特别重要,特别值得要花很大很大成本去做的事情,因为安全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更多的是一个成本问题,你到底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安全的程度,你可能需要相应投入多大的成本,这个成本就像刚才说的,可能平时看不到任何效果,但是一旦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家总是第一时间你的安全做的不够,但是实际上这种投入是相对来说其实是挺大的。

主持人:谁都不愿意花特别多的钱买一把锁,但是一旦小偷进去以后他马上会骂为什么不花钱买锁。

杨扬:就是这样的,物联网的应用,物联网将来覆盖的面积,承担的社会的责任,应该是远远超过互联网的。所以在物联网方面的安全,安全领域,我觉得肯定是潜在的威胁是更大的,但是同时,我也相信,也是会有更多的人投入到物联网相关的安全领域里去的。作为我们这种相关的企业来说,更多的可能是要,一个是要意识到自己在安全方面的责任,另一方面要积极的和这些安全领域的公司进行合作,要拿出相应的成本来进行投入。

主持人:其实质量和安全是永远密不可分的,很多质量问题它也可能是安全问题,刘兵我听说咱们已经手里拥有几万亿条的安全泄露的数据,对于物联网来说,你怎么看到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今天两位都是车企,不管是载人还是载车的,未来你有什么建议?

刘兵:这个问题很大,我们回答问题的思路又要从这个事儿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这个事儿怎么解决,按照这个思路去说。我引用我们团队里面有一个叫挖洞小组,这帮人是专业挖洞的,我们曾经给一个车企做过挖洞测试,最早我们研究车联网或者物联网安全的时候当时我们的想法这个 东西从哪儿下手,我们要追根溯源,因为这个根在这儿,所以将来才有解决办法,现在车联网,安全问题,安全公司怎么看?第一,车联网,现在的车载系统是一个发展初级阶段,很多的车企做的车联网系统其实是从我们手机的操作系统复制而来的。

但是将来的车联网系统,会实现信息共享,比如说这条路堵不堵,比如说它可以有很多的语言交换,包括信息的交换等等。相当于从车联网系统的初级阶段复制了传统网络系统的架构,同时它也就集成了传统网络架构的所有的安全问题。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既然它继承了传统网络架构问题,传统的网络安全对于车联网的影响就是非常深的。例如像我们的挖洞小组给他挖洞,给他做很多的事情,除了挖洞之后,这个事儿从哪儿来?结论,一,车联网目前的阶段还是从原来的基础网络安全来的,这个根从这儿来的,将来发展的怎么样?这个事儿怎么处理,从我们研究小组的工作上来看,车联网现在分三个方面来处理,第一方面车载网络内部的拓扑结构的安全,这个包括里面的ECU的控制这一系列的。

第二个信息传输,现在车里面,大家都有蓝牙,甚至还有APP,还有通信系统,这个信息传输整个安全不安全,我们研究小组曾经研究过,他把车锁上了,可能回来发现这个门没锁上,这里面有一个智能重放的东西,你以为车门锁了,我利用你相同的信号,我做一个类似的钥匙,我就把你的车开走,这就叫信息传输安全。

现在做的比较多的是车联网云,现在所有的互联网公司在推动这件事,所有的车企在做车企的研发。对于云上面有很多车的东西这是很危险的。对云的攻击和控制就会影响到你对车的控制,所以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车的安全。

主持人:我想墨云未来可能还会有一些更多的数据和结果跟大家分享。我有两个小问题,一个是问首汽约车,一个是问ETCP,首汽约车最核心的问题是,我到时间能够打到车,你们能够给我提供车,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一定有很多的用户投诉,用户投诉上个版本有这个功能,现在这个版本没有了,或者你比谁谁谁差,遇到这样的投诉你们怎么办?

孙重阳:您刚才说的。

主持人:自身版本迭代可能会有版本质量之间的差异,另外竞品。

孙重阳:我们这边因为首汽约车是2015年成立的,到现在其实才两年多一点的时间,技术团队这边规模也不是很大。所以应用功能来说的话,其实和其他的公司比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主持人:其实你是在紧追是吧?

孙重阳:对,我们一直是在向前赶,向前追。有一些功能可能做的还不是很好

主持人:非常感谢我其实想问杨总,ETCP,每天早上打开ETCP,说我来了,报道一下,晚上说我走了,晚上汇报一下,从ETCP来说一定遇到太多的场景和物联网结合,质量可能刚才您已经说了,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场景。其实面临一个质量测试过程中,你怎么能够模拟从物联网的测试环节,我想他自己可能其他的第三方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你们怎么模拟现场的场景,会不会有一些实际提前已经交付的产品,认为没有问题,可能现场下了大雨或者气温突然升高到65度,或者出现爆雪,造成停车柱,你们遇到这种场景的时候你们怎么救援?

杨扬:刚才提到的问题在整个的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关于质量控制,尤其在2B的这条产品线上,一个方面是,我们实际上是以一种互联网化的思维来做一个传统的软件。在保证它的功能,包括迭代速度的同时,要按照,甚至说,比传统软件测试严格度,周期更苛刻的方式保证我们的产品质量。

一方面我们首先有测试团队,相当于一个很大的测试团队,同时我们在测试方面,尤其针对B端的产品,因为它的复杂度特别大。

主持人:还有各种考验。

杨扬:在实验室里面我们有各种极限条件的实验室,利用互联网化自动测试的理念,制定出来的针对这种应用场景的测试方案,如果一个版本迭代按照人工的测试的方式的话我们没有办法保证迭代速度的。在保证迭代速度的同时,通过自动化测试的手段,同时有一些极端环境条件的模拟,包括我们有一些,互联网有灰度发布的环境,同时我们线下还有自己的测试停车厂,我们有一个新的版本,放一部分测试停车场进行一段时间的测试的验证以后,版本滚动不停的发布。

质量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红线,我们的测试团队的负责人,在发版的这件事情上,它是有最终的话语权的,甚至说像我们的CEO,某一个版本,某一个客户投诉,我们马上需要这个功能,必须尽快给我上,如果测试团队经过测试以后,发现这个版本的质量达不到要求的话,是没有任何的妥协的余地,是绝对不允许发的。

主持人:一旦出问题警察叔叔来了,这就很复杂了。

杨扬:另外针对质量问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要给你的客户一个更方便,更快捷的反馈渠道,无论我们针对C端用户的APP,都是在最前沿的地方有用户反馈的渠道,让用户的反馈,能够最快的进入到我们产品研发的体系里面,然后进行最快速的分析跟反馈。

主持人:还有一个小问题,从首汽约车,ETCP都有大量的用户的数据,车的数据和信息的交互,比如说首汽约车我的身份,我的号码,我的身份,ETCP我的车辆信息,停在哪儿,车辆的数据,用户的数据,乘客的数据作为我们一个核心的资产,其实未来大数据的积攒。作为数据安全来说,你觉得从你们的从业里头,未来这两类企业从他们的角度可能哪些安全方面的工作,从数据角度来说有一些建议。

刘兵:数据安全是这几年炒的非常热的一个话题,从我们做攻的角度,因为我们公司只做攻击,不做防御,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是这样的,第一,他们最基础核心的问题,上面造成泄露的是原代码写的不规范,这是最大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是用了开源架构了,并且开源架构出现漏洞以后,不及时封堵。

第三软件的架构设计的不合理,造成业务逻辑漏洞,这三种漏洞非常致命。就算你外边架了千层防御系统,你下了最好的也没有用,因为这是你根上的问题。从我们这边建议来讲,所有的企业在你上线之前要把这三个层面的测试给做了,要找一些专业的安全公司或者服务公司,不限于找一家,因为每家看的角度不一样,对你的系统有一个全面的评估,然后再上线,所以我的总结原代码,用的开源架构的东西,还有系统架构设计层面的,安全就提早要接入,这样解决以后很多很多的问题。

主持人:物联网行业覆盖非常非常广泛,为什么整个从政府到民间到创业公司,到整个的产业链非常重视,因为它涉及人的生命,涉及到人的财产,涉整个社会安定,甚至整个全体局部事件的引发,比方说警察叔叔,类似的事情可能说确实物联网无小事,所以我也非常希望经过我们这个平台,能够在未来,不断是首汽约车,除了帝都之外,我也希望能够坐上首汽约车的车辆,其他地方,希望ETCP不仅仅能够在中国,能够在一带一路,在其他地方,都能见到ETCP作为全球物联网停车的一个标志性的产品。当然,我最梦想就是意淫某一天我不用开车,车自动到眼前,我想干什么干什么,如果有的话ETCP给我送到眼前,都希望它质量是过硬的,是安全的,当然也希望我们几家企业,以及到场的各位以及未来可能进入到这个物联网行业的企业,对质量,对安全引起足够的重视。

当然,我更为重视的就是今天能够有请首汽约车和ETCP还有墨云能够成为我们物联网中国移动质量应用体验专业委员会的专业委员,能够为整个行业的进步,不仅仅为企业,能够为整个行业的进步做一些贡献,把你们的企业标准能够形成一个行业标准,就像刚才360所说的,能够为整个行业的进步质量提升安全,能够做出应有的贡献。接下来一个小小的仪式。

我们中国移动质量体验联盟专业委员会,互联网工作组一个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

谢谢,还有一个关键时刻,抽奖时间,请切到抽奖大屏幕。

(抽奖环节)

感谢各位,再次感谢!

我荣幸的宣布今天下午论坛的最后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中国已经走向全球的领导地位,毫无疑问的领导地位,就是金融科技,有请金融科技中国移动质量联盟,金融科技工作组的执行秘书,殷杰先生上台,接下来交给你了。

(圆桌论坛四)

殷杰:谢谢王秘书长,

之前都是各位行业的同仁在跟大家分享一下他们的经验,我们今天这是最重的话题,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让大家挣钱的经验,我们就是三位嘉宾,分别是用来存钱,用来省钱,和用来赚钱的。所以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重头戏,第一个有请方正证券的互联网金融研究与工程院董事,欧阳董事。大家好好听他对于APP的一个介绍。如果各位有兴趣的话,这是能够帮大家赚钱的最重的一个APP。

下一位是钱包行云联合创始人周缘昕。

第三位是海象理财齐建斌,这位是帮大家存钱的,他们收益已经超过10了,所以各位如果有什么心经的话或者有什么需要取经的话,找三位金融大咖,谢谢,请坐。

我刚刚的介绍可能比较粗浅,从欧阳董开始,希望他给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包括他们现在业务的一个情况。

欧阳辉:大家好,我叫欧阳辉,来自方正证券。是互联网金融与研究院,我们这个部门在2015年6月份成立的,实际上我们的APP应该是在2016年1月份才正式上线。到上个月,目前日活有80万,在咨询行业已经进入前10了,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做到这个位置。主要的目标还是为用户打造一个智能的移动财富管理平台,可能目前要走的路还有很多。就这样。

殷杰:好的,谢谢。

齐建斌:大家好,我是来自好像理财的齐建斌,成立于2014年,从2015年3月份上线了第一个版本,目前为止已经到了3.0,大概有五轴十个版本的发布,我们的定位是一家互联网综合型的理财服务平台,目前我们主要聚焦在消费金融跟供应链金融这两个领域。目前具有基金的销售牌照,保险的销售牌照,包括融资租赁公司,包括网络小贷公司,目前我们都正在发力我们的产品。

从上线到现在,每天有一百多万用户,刚才主持人说我们收益率达到10%,这个因为我们产品分为不同的,根据地域的不同,包括期限的不同他的收益率都是不一样的,并不是所有的收益率都是达到10%。

殷杰:不用多解释,我们就奔着最高的收益率去就行了。

齐建斌:希望大家可以多多了解我们这个平台,因为金融平台,它涉及到的方面可能会更多一些。先介绍到这里,如果说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打开我们的官网。谢谢。

周缘昕:我先介绍一下我们自己,我们钱包行云,非常年轻的一家公司,我们最早是钱包金服旗下,主做企业级场景的一家金融公司,我们的产品主要是面向企业。我们最早的时候设计初衷是这样,我们的创始团队其实都是做支付出身的。所以说我们在想企业级在这一块有没有一个可以发力的地方。这是第一。

另外一个企业的核心诉求就两个,要么就是赚钱,要么就是省钱,赚钱的事情我们帮不上忙,省钱的时候我们做深度的挖掘。从企业花钱的地方,也就是企业的管理费用这一块,围绕这个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去年1月份正式成立,正好碰上一个春节,所以说我们正式开始研发应该是在3月底,4月初,第一个版本7月份上线,今年3月份之后正式推向市场。我们也发现我们的企业客户,真注册的企业客户已经超过3千家,真正在使用,在花钱,每天在花钱的是一百多家,有幸云测也是我们的客户。我们现在每周也是以十几家的速度增长。现在就是这个情况。

殷杰:大家都听到了,这三位谈的都是收益。存钱、赚钱都是帮大家省钱,其实都是为了让大家的口袋里能够多多的去收益。这样的话其实从各位来讲,每个服务都有它自己的针对性,你可以去选择,但是金融是不可以选择的,因为你生下来可能就需要花钱读书,花钱去培训,花钱去解决你的这些生活的处境。

就像前两天开的金融会议一样,金融服务要深入到每个主体,这样给大家带来一些对于金融类型的APP,有这样一些各种各样的体验的问题。后面打了一下刚才的投票结果,希望各位对这个做一下评论,从金融的角度来讲可能最重要的部分不一定是用户体验。但是像今天BAT对传统金融的冲击,以用户为角度,三位有什么见解?

周缘昕:我先说一下。是这样,对于互联网业务的理解是这样,我本人是做了11年的支付,头几年在几家互联网公司里边也是做钱包之类的东西,各种的钱包出现。我本身做支付这个行业来讲的话,对安全要求非常敏感。怎么说呢,其实一般用户对这个东西的感受不深,在买东西的时候可能很快就买了,要么不出事儿,要么出事就是生死一线。再说一下我们,我们自己本人对互联网的产品有一个定义,从垂直方向来讲分四大类,工具类,信息类,社交和电商类,从横向来讲,交易类和非交易类。

凡是涉及到交易类的实际上它是两条流向,信息流和资金流已经开始交叉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实际上更多的时候还是以安全为主。动了客户的信息,目前可能在国内对信息这个已经开始有意识,但是还没有那么重,但是钱的东西100%肯定会做,一旦动了我的钱肯定有问题。我们现在的企业级的产品,最早我们在做我们企业级产品的时候,实际上最早的想法很简单,我们只是在单纯的想,C端有很多像支付宝,像微信钱包,很多电商类和交易类相互交叉的东西,企业级为什么没有?我们就这么单纯的开始去想,但是会发现一个问题,越做越深的时候会发现一个问题,在于个人在交易消费的时候,冲击消费居多,企业级在消费的时候,它是相当的理性,非常的理性。所以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加入很多元素,我们现在接入了很多交易场景,像支付也好,还是金融也好,我们也是秉承着钱包金福的核心,是场景金融的核心,所有的支付都是以场景为目标。像支付宝其实大家最早的时候用支付宝也是为了在淘宝上买东西而已。我们接入很多场景之后,为了想促进企业自己的消费,我们中间不得不搭建了一套围绕着财务相关的财务ERP,在相对底层的地方加入了交易的元素,三个合在一起之后发现形成的数据量相当庞大,而且这个庞大我们在跟客户交流的时候,实际上一般问到其实企业级对价格不太敏感。但是100%会问安全性,任何的数据相对来说都要安全。以安全为主,我觉得是和钱打交道的第一要素。

殷杰:所以这个话题也想问一下齐总,你是不是跟周总有一致性的话题,因为大家理财,你的钱丢了,就不是一般的投诉这么简单了,可能都会是,所以遇到这样的问题,你这边。

齐建斌:是这样的,看到刚才的调查结果挺让我大吃一惊的,因为我真的没有想到 说,大家关注的数据的安全的比例会有这么这么的高,居然占了一个具有的优势,真的挺让人吃惊的,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尤其从金融行业来讲所有的数据其实就是用户的钱。当然钱突然间没了,对于任何用户来讲都会有很大很大的顾虑,谈到数据安全的时候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说,因为既然涉及到钱,涉及到钱的流动,金融的流动,也就涉及到金融产品的设计,从金融产品来讲,除了涉及信息的安全之外,我们可能从产品的角度,或者从金融产品的角度来说,我们怎么样的一种产品的设计,能够保证说,我整个的资金流,整个的信息流是完整的,中间是没有缺陷的,不会被通过恶意其他的流程的破坏,甚至是说信息被窃取之后,照样能够保证我们的资金不会产生问题,这个我觉得是一个从根本上解决我产品的资金安全的一个核心。

第二个,因为毕竟我们现在在做的是互联网的理财的产品,意味着,它跟大多数的互联网产品,所具有的,所面临的问题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如何防止恶意的程序,防止恶意的人,能够通过一些故意的方式,甚至一些非法的手段或者是说合法的手段,能够获取到我们个人的资金信息,或者是说我个人的隐私信息。

在典型的互联网应用场景当中我们提供了一个APP,同时支撑这个APP的时候,其实它只是大家看到的,在他的更深层次的是整个网络的支撑系统,包括后台的服务器的框架 等等等等这些,这些都是我们通过一些传统的,或者是说更加先进的一些互联网的技术手段能够保证服务器的安全,包括网络传输的安全。同时对于我们的APP来讲,也需要包括像在APP发一些敏感的信息进行一些打乱,用代码的方式再重新组合,同时我们可以通过一种,在APP跟服务端之间进行传输的时候,保证数据传输不会被窃取,也不会被泄密,这时候通常采用一些特殊的加密的算法,包括我们采用一些安全的传输协议,通过这些,能够保证我们整套系统的安全。

其实我们的业务逻辑,产品的设计,金融产品的设计,包括我们整个系统的架构和系统的设计,我们整个系统是安全的吗?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最近的 时间当中经常在网上爆料一些我们的某某某的用户的信息被泄密了。其实包括大家经常收到一些推销的电话,网络电话,可能大家的信息也会被泄密。

其实很大一部分程度,在整个企业内部,或者是说,我们能够接触到一些用户信息的人员身上,意味着我们会通过一些其他的手段,来保证用户的信息不会被泄露出去。这个时候大家通常采用一些,包括像安全等级的限定,包括对于权限的限定,同时对于用户特别隐私的数据是否进行脱敏处理,包括我们整个网络环境当中是否足够的安全,我想通过这些方面,各个领域把这些东西处理好之后,可能在这些方面,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保证我们整个数据的安全,就这些。谢谢。

殷杰:所以说到互联网金融用户体验是比较靠前的排位。但是像欧阳总这边肯定对安全已经非常的有深厚体验了,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我估计您的重点不光是安全,在安全的基础之上,如何去保证用户体验是吧?

欧阳辉:我先补充一下,我们部门质量这块也是我这边负责,除了管研发,还管质量,安全可能跟别的金融行业稍微不太一样。其实我觉得至少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安全规则是由证监会他们已经制定下来了,而且定期会有人到我们公司查你的系统,包括查你的软件,查你的代码,邵宇:这个数据库格式是不是正确,一旦不合格,很可能马上一张罚单下来了,这张罚单一下子保险额可能多好几千万,或者说导致你某些事情做不了。

刚才我听说周总做到10%了?如果是多的话,可能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你是发现不了的,所以这个事情是命根子,如果这个事情做不到的话,很多事情就没法谈了,除了这百分之七八十,还有20%在他们制定的规则之外的,引用外部的公司做静态扫描,这些日常的事情可能要做的,而且每次上线之前都必须要做的事情。

除了安全,我想说的是另外一个,共冷完善,响应迅速,省电省资源,在内部,所有的概括成两个字,一个是稳,一个是快。其实,因为我之前是在互联网公司,而不是在金融行业。其实第一个是稳,稳是什么意思?你所有用户在进行操作的时候,你要达到他的预期,比方说我登录,他登录成功,比如说我买卖,我就先买卖成功,第一温饱问题解决之后,才能够去谈,我点了登录之后多长时间能让我登录成功。所以说,其实看到前面的很多在提响应迅速,使用流畅。但是实际情况下,其实大部分用户,更关心的,第一个关心的是我每一步操作的成功。我可以举个例子,如果一百次登录有1次登录失败,和另外一个99次登录都在100毫秒之内和100次登录全部在200毫秒之内,我觉得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应该是第二个,然后才是第一个。所以说这个稳是高于快的。当达到稳之后然后才是快,快其实有两个层面,单个操作的时间快,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层面,我当要完成一个事情的时候,你到底要经过几个步骤,这个快是另外一个层面一个用户得到一个什么东西的时候,多时间能够满足他,在这个稳和快之外才是一些。

殷杰:所以需求要平衡。

欧阳辉:UI方面的好看,才能去做那些事情,否则的话就是一些花瓶。

殷杰:所以金融的APP,要求都不太一样,包括三位专家在这里边提到的要求,首先能够保证大家稳定收益。借这个话题,上级前两天开了一个很重要的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第四次2012年,5年之后,今年才开了第五届,这个话题里面就像刚才说的稳这个字,国务院成立了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叫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稳定在这两个字里面有非常重的含义。所以说如何让大家稳定收益,稳定赚钱又成了一个新的话题。但是现在随着金融APP,包括里面的功能,甚至是无论是理财也好,无论是第三方的金融公司也好,还是说传统的金融公司也好,给大家提供的服务的内容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繁杂。

如何在这种像不断的内容的叠加,以及不断的内容叠加的开发测试,包括在不断的内容叠加以后,如何保证用户的体验,这个是面临在未来的一个挑战,就这一点而言,不知道三位专家对这个如何考虑,刚才像您说的,欧阳董说的,他不断的去做应用体验的改善以后,而且不断的增加APP的大小。这样的话,用户势必会受到一些影响,这样如何在这里面去寻找一个平衡点?不知道三位?

欧阳辉:我先说,前面有一位专家说了一句话我还是非常认同的,其实在我们公司也是这样,质量是绝对不能妥协的。因为你一旦上线发现问题,损失可能不是说用户体验,对公司的经济损失都会造成非常巨大的损失,所以这块东西,尤其是行情和交易这块,这是我们最核心的功能,这个问题在上线之前基本上是每次都会做一个全量的测试,任何绝对不能放过的,一旦出现问题,你像我们部门老大拍板说先上,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一定要解决的。

在这个之外,其实我觉得快速迭代和质量其实是并不矛盾的。我觉得,我们可以在更多的别的方面去做努力。比方说,在产品方面,我们要保证每次迭代的功能足够小,足够快。对研发来说,你代码的结构尽可能简单,代码复杂度尽可能低。包括我们尽量扫描代码的时候他的接口设计的是否合理,这些方面其实都是能够对质量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的。另外借助一些常规的智能化测试,我们在快速迭代和质量之间,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一个矛盾的东西,它实际上,我们是通过别的手段其实既可以保证质量,又能够把速度提升上去的。

殷杰:所以您的观点是质量不是测试的事儿,质量必须从开发就开始严格把控。

欧阳辉:不完全对。其实我觉得,质量不仅仅是质量的事情,还是研发的事情,还是产品的事情。你错了那个环节其实都是有问题的。现在发现一个问题,最后测试把的关,你测试没测出来这个bug,是你的责任,通常情况下一旦出了bug的话,一般都是研发第一个冲上去的,他应该是第一时间找出这个问题。但是产品有个责任,其实有的时候他设计的一些问题把那个搞复杂了,质量会带来一些风险的。需求上线的时候,产品、研发、测试站在一起讨论,你的设计虽然有更大的复杂度,但是会带来一些风险,这个是需要更多的磨合去解决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测试要考虑的多。

殷杰:所以我插一个小插曲,这里边我们也遇到一个,我原来一个银行的朋友,他是一个管APP的领导。他自己在向别人转帐的时候,他转3千块出去,结果转出3万块,就像刚才欧阳总说的,这个不光是你在做质量和开发时候遇到的问题,他可能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你如何一个流程保证你转出的不是3万块,而是我之前预想的三千块,是不是字太小了,还是说你在转这个钱的时候是不是推一个短信过来做一个二次的验证,这些从产品的研发和产品的设计开始,就要把控质量。齐总,您对这个有什么观点?

齐建斌:是这样的,我特别同意欧阳总的说法,怎么说呢?任何一个产品的质量,绝对绝对不能仅仅是说测试的问题,开发的问题等等等等。其实在整个金融产品来讲不只是有APP的产品,其实它还有金融产品,它是两个不同资产的设计,这样的一个产品,相对来讲,我整个产品的流程也好,质量也好,绝对不仅仅是说这前三个部门的原因,而是说我整个参与到我整个产品开发设计当中的所有人的责任。

其实随着我们功能越来越多,APP的包也越来越大,保证用户的响应,或者说我们整个操作的流程的提升,而且不能加密的情况下。其实我的建议是,目前我们在做,我们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其实会分几个等级,比如说我的期望,在产品设计当中,我的期望说用户能够达到的用户体验是什么,这个目标可能是100。其实我们在开发之前可能会把它分三个等级,比如说90分是一个什么样的需求的范围,80分是什么样的范围,80分一下就不考虑,因为这个已经完全失去了这个功能,或者这个产品上线的意义。在80分这个范围之内我们会做对应的评估,是说技术能不能对应实现,工期能不能得到满足,有足够的测试时间把整个功能进行回归,这些都对整个产品的上线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从这个领域上来讲,我们优先保证的是80分它没有问题。第二个我们保证是不是90后,最好的情况下我们到100分,通过这样不断迭代,能够满足我们快速迭代的需求,从原则上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 知道整个APP开发过程当中,现在大家用的图片越来越多,用的技术越来越多,甚至说我们外部的系统也越来越多。所以说除了流程上的这些规则之外,更重要的在于我们所有的外部的系统,还有我们整个团队的协作,包括我们整个团队内容的一些原始的积累,这些积累的技术也好,或者是我们原来积累的设计也好,能不能为我们以后的产品提供更进一步的支持,这个也非常非常重要,从这两个角度来讲,如果说这两个都能做好的话,这个产品的迭代速度应该不会太慢,谢谢。

殷杰:谢谢,所以齐总对后台的要求也很高。所以APP本身不光是APP质量的一个保证,也需要你的后台系统,能够统一的来协调和支持。好的。 周总您觉得呢?

周缘昕:这个话题我想多占用点时间,因为有些想说的东西。其实更重要的是平衡两个字,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碰到的坑。最早的时候,我们在想,在构思这个商业模式的时候就发现一个小小的问题,在企业它在整个决策流程里面,我们做企业级的整个决策流程里边,他的每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是什么样的,每一个人参与的角色是什么样的,最后得出来一个结论,企业客户这四个字已经误导了大家很多年。

从199几年的企业信息化开始一直到现在,企业客户实际上不存在的,企业无非就是工商局备案的几个名称而已,其实在企业里面做任何决策都是人,我只要找到这个人,服务好这个人就可以了。企业客户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一个企业里面就跟一个小社会一样,一个市场研发产品,每一个部门,大家的需求都不一样,诉求也不一样,每个级别的人对一个东西的理解也不一样。这里面我们如何把握好每一个东西,其实说白了就是功能迭代,叠加了那么多功能是不是能满足所有人?我认为质量这个东西实际上是一个长远的东西,一辈子的事情,不可能一下子完成。所以我在每一个阶段,预定好每一个目标,为了完成这个目标达成一个什么样的,平衡出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来,让市场所能接受,客户所能接受,我们自己可以接受,达到这个平衡点就可以了。

我们在初创的时候,包括现在整天做一些以前没有完成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现在如果按正常的研发来排期的话,产品设计的东西排到明年年底,永远完不成的东西。我们在想包括现在,我们第一质量控制这一块,其实我们更多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说我们也是云测的客户。很多的时候我们会把一些我们做不到的东西与外部合作,与外部合作伙伴一起来去完成。

保证现在举个例子我们现在企业的费用里边,你个人的消费种类非常多,企业的消费实际上比较容易控制,第一差旅,第二办公用品,第三招待,第四室内、交通,乱七八糟,你要额对应到每一个场景的时候其实很简单,打车、机票、火车票,包括办公用品,背后接了很多一线的互联网的供应商,这个我们不会自己去做,包括测试。除了研发和产品,估计大部分都是和外部合作伙伴一起完成。所以在这里边我们目标的设定的有多精细,在做事的时候,每一个部门,包括质量部门,包括我们的测试部门,研发部门,市场,包括我们的客服同学都是把握客户质量,对质量要求的一个关口。

所以说,我们现在在做的时候,其实测试怎么做?我可能现在不太抓,因为我们大部分都还是使用决策的。

另外一个研发,其实研发的周期,实际上还是以业务为主,我们现在我们的目标是到2018年底,目前是活下来,而不是说要做的多美好。所以我们现在更多的还是以业务为主,我们平衡的时候有可能会放弃一些东西。而目的为了生存,仅此而已。

殷杰:好,谢谢,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声音,所以我们对质量这块的要求,不光是在前端的APP本身,还有包括研发,还有包括产品设计,这样的话题我想是永恒不久的,对于质量,包括后续怎么去对整个行业有什么样的帮助,我相信,周董刚才说了一个很好的观点,企业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做客户也好,做公司也好,背后隐藏的都是人,你只要把人服务好,这些所有的你的都可以给你带来生存和发展。就像今天的主题是一样,我们希望用质量的方法,给各位带来更好的收益,稳定的收益,这样才能够保证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谢谢各位。

我们有幸邀请三位成为我们的中国移动计算联盟应用质量的专业委员。我们会有一个授牌的仪式。

(授牌仪式)

大家有什么问题,包括对收益有什么需求,都可以找三位来私下讨论。谢谢!下面我们是一个抽奖环节。

(抽奖环节)

主持人:今天这个环节是整场大会最后最重要的环节,整个互联网行业,不是管在金融科技、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和物联网,产业的进步,不仅需要各位专家的贡献,所在企业的贡献,也需要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所以今天我们有请中国移动计算联盟应用质量体验专业委员会,金融科技工作组北京地区的企业代表上台我们颁发认证牌匾,标志。

(颁奖环节)

【对“【硅谷速记】中国移动计算联盟应用质量体验论坛”发布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本网站部分投稿来源于“网友”,涉及投资、理财、消费等内容,请亲们反复甄别,切勿轻信。本网站部分由赞助商提供的内容属于【广告】性质,仅供阅读,不构成具体实施建议,请谨慎对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② 内容来源注明“硅谷网”及其相关称谓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需经本网站许可方可复制或转载,并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硅谷网】或对应来源,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注明来源为各大报纸、杂志、网站及其他媒体的文章,文章原作者享有著作权,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④ 本网站不对非自身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作担保。若硅谷网因为自身和转载内容,涉及到侵权、违法等问题,请有关单位或个人速与本网站取得联系(联系电话:01057255600),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广告
相关
·2019年网络安全生态峰会:支付宝芮雄文专访速记
·2019九号机器人AI产品发布会速记实录-创造AI运力
·硅谷速记:2019小满科技新品牌和新产品发布会实
·【硅谷速记】美国硅谷不靠英雄,但坚决淘汰平庸
·【硅谷速记】2019年6月11日格力电器媒体采访全记
·nokelock 2019 全球新品发布会全程文字速记实录
·【硅谷速记】牛电科技媒体沟通会-2016年4月6日
·GrowingIO 2018增长大会主会场上午现场速记实录
头条
·【硅谷速记】张小龙:全面阐述小程序来了!
图文
2018国际文创产业合作伙伴大会9月11日上午实录
2018国际文创产业合作伙伴大会9月11日上午
RTC 2018实时互联网大会之声网媒体沟通会实录
RTC 2018实时互联网大会之声网媒体沟通会实
2018国际文创产业合作伙伴大会9月11日上午实录
2018国际文创产业合作伙伴大会9月11日上午
RTC 2018实时互联网大会之声网媒体沟通会实录
RTC 2018实时互联网大会之声网媒体沟通会实
最新
·第二届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开幕式主旨演讲实录
·2019年九号机器人AI产品发布会全程文字实录
·2019烯旺科技医疗成果发布暨招商大会全程文字实录
·2019年网络安全生态峰会:支付宝芮雄文专访速记
·2019九号机器人AI产品发布会速记实录-创造AI运力
热点
·【硅谷速记】特朗普就职演讲全文(中英对照版)
·nokelock 2019 全球新品发布会全程文字速记实
·2018国际文创产业合作伙伴大会9月11日上午实
·【硅谷速记】家园网马永才接受硅谷网等群访录
·GrowingIO 2018增长大会主会场上午现场速记实
旧闻
·首届“数字营销在线选型节”新闻发布会全程实
·【硅谷速记】苏宁易购418家电3C狂欢节发布会
·2018 AGM X3喜马拉雅新品发布会媒体群访速记
·【硅谷速记】推想科技人工智能医疗平台发布会
·【硅谷速记】2018年中国TMT行业“领秀榜”盛
广告
硅谷影像
2018国际文创产业合作伙伴大会9月11日上午实录
2018国际文创产业合作伙伴大会9月11日上午实录
RTC 2018实时互联网大会之声网媒体沟通会实录
RTC 2018实时互联网大会之声网媒体沟通会实录
【硅谷速记】GMIC北京2018:知乎李大海演讲实录
【硅谷速记】GMIC北京2018:知乎李大海演讲实录
【硅谷速记】GMIC北京2018上苏宁乔新亮演讲实录
【硅谷速记】GMIC北京2018上苏宁乔新亮演讲实录
【硅谷速记】UC光谱计划开放平台发布会实录
【硅谷速记】UC光谱计划开放平台发布会实录
【2017CCF青年精英大会】汤晓鸥谈人工智能明天
【2017CCF青年精英大会】汤晓鸥谈人工智能明天
关于我们·About | 联系我们·contact | 加入我们·Join | 关注我们·Invest | Site Map | Tags | RSS Map
电脑版·PC版 移动版·MD版 网站热线:(+86)010-57255600
Copyright © 2007-2020 硅谷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038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