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4月10日,《文汇报》头版刊发题为《科技回归都市,“硅巷”模式启迪中心辐射》的文章,发表了我院专家观点。现全文转载如下:
科技回归都市,“硅巷”模式启迪中心辐射
《文汇报》记者 顾一琼 祝越
开栏的话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带来科学范式变革和创新模式再调整,将深刻改变未来创新版图和产业格局。这样的大背景下,承担着“中心辐射”功能的中心城区该如何落子布局,助力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又该如何突破路径依赖,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形成经济增长的接续动力?这需要我们从“范式转换”角度去理解、审视、洞见、思考,实现从思路到路径的自我突破与变革。
即日起,本报推出“激发上海中心城区科创活力的底层逻辑”系列报道,打开思维边界,从更多维度探究中心城区有什么、能做什么,又如何精准发力。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中,触摸一座城市的创新之魂。
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让创新之力摆脱了固有的地理界限,科技愈发进步愈发需要无限接近场景、接近生活,深嵌街头巷尾、枝桠脉络。于是,“无边界”三个字很好地承托起丰沛充盈的创造力。灵光乍现,有时恰发生在阳台邀月、凉椅延爽的意趣之地。
这个春天,上海英方软件有限公司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堪称数据备份创新“第一股”。
十年磨一剑的英方软件,恰从南京东路商圈所处的上海市中心起步,几经“挪窝”发展羽翼渐丰。如今,市中心是其向往落定的地方。云上作业,让创新变得轻量化,志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英方软件,需要的是一种有更多可能的链接。
为何是超大城市的中心城区?
上海,“寸土寸金”指向的是一种现实的资源紧约束,中心城区步入存量发展阶段。然而,“寸土寸金”并不等同于高成本。相反,随着科技进步、数字变革,越来越多创新动能愈发依靠场景的密度和场景的融合,需要更多要素之间的交互交融碰撞智慧火花、激发创新活力。
业界,愿意将这样一种趋势具象地归结为“硅巷”模式——即以城市中心的存量空间为主要载体,集成、运营各类创新要素,以创新创意迭代技术,以技术推动产业,并在深嵌于日常生产生活中延展出更多可能性。
放诸上海“十四五”规划,全市发展格局作出全方位战略谋划,中心城区功能定位明确为“中心辐射”。“辐射”一词,本身自带空间想象感,是基于自身更高质量、更高能级的发展,亦可视作一种“充分打开”,打开两个扇面,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一方面,握指成拳,形成产业接续、政策接力、空间接应,形成总体效率和效能的竞争;同时,以创新精神为牵引,推动制度变革,促就科创生态体系更趋完善
从这个角度审视,“科技回归都市”命题或许该切换视角。
因为,科创基因和精神,从来就未曾离开过。
全球科创“办公室”
诞生出全市首幢年税收百亿元楼宇的南京西路商圈,终日熙攘。
相较于以往的“长板”商贸服务业,近两年,相关部门发现:不少国际知名企业逐步把创新实验室、创新中心布局于此;一些“小而美”的科创企业也纷至沓来,意欲在商圈后街安家。
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及产业研究的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基于一线调查,对这一现象有了较为理性的注释:中心城区,场景、资源、要素更丰沛丰富,也更容易获得,这对于特别讲求成本与效率的创新型企业独具吸引力。
研究院这样举例,那些选择将总部落在美国的科创类独角兽企业,有一半将纽约作为目的地。它们看中的正是各种创新要素及资源的综合、聚合能力。
“中心城区,不是比拼科学研发装置和‘硬邦邦’的实验室,而是要做全球科创‘办公室’,基于自由贸易制度、自由流通环境,聚合、营运好各类科创要素,具体作业、项目则可以分发到全球各地。”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何万篷观点独到。
中心城区有什么,又该比拼什么?
事实上,新思路在不少城区的年度计划中眉目可见。譬如,做强全球服务商计划赋能科创;成立科创联盟平台做实“朋友圈”强磁场;发力场景营造,抓住人才这一关键要素……
“城市里的不可复制资源,释放着强磁场。留住人,才能产出好的创意,有持续动能。”上海社会科学院区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勋的观点,在梧桐深处有了具象案例。
愚园路街区
愚园路、武夷路、定西路等围合成的小尺度街区,安扎着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工程科技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和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葳蕤繁茂下,创新的基因和精神不断溢出,如今这里长出了上海黑湖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西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硬核”科创企业。
新微智谷科创园区
在长宁区科委、华阳路街道、新微科技集团、上海创邑实业有限公司协同发力下,这里将打造成“上海硅巷”,布设科技成果展示的智慧屋、低碳屋;营造众创空间,吸引科研人员和企业科创者交融交互;共建“新双创学院”,引育双创人才。科创和产业、生活相融的大科创生态呼之欲出。
“无界创新”之路
一个有意思的案例。翻开地图,处于上海坐标原点的黄浦区,正致力于建设生物医药研发的广慈—思南科创园区。然而,这个园区不仅没有地标建筑,同样找不到具象的物理空间范畴。这正是经济密度全市第一的黄浦区要闯出的“无界创新”之路。
时回拨至20世纪90年代,上海首个集成电路中心诞生于北京东路一栋商务楼内。时过境迁,近年来,依托内里的集成电路领域创新孵化器,这里陆续孵化出两家对标国际水准的独角兽企业,因而再次受到业界关注。
20平方公里的辖域面积,要挖掘新动能,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无界创新似乎是符合区域实际和独特“调性”的出路。黄浦区科委主任邬树纯这样解释:无界,更多的指向是科技研发场景、应用场景、灵感场景的营造。
科技研发场景,即利用存量空间,改造为轻量化、灵活式的硬核科技孵化机构或场景,灵活配置各类要素资源,减轻科技初创企业成本。
应用场景,即利用中心城区丰富便捷的生活资源,以现实应用测试为出发点,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倒逼出新技术。
灵感场景的营造,侧重于激发创意创新的各类服务、交互场景。有可能是一个灵活共享的办公空间,是一条梧桐掩映的支小马路,抑或一家可以放空闲聊的咖啡馆。而黄浦区正通过市场化方式收储更多小而美的空间,以零利润让渡给更多初创类科技企业。
当下的科创,需要无限接近金融、应用、市场,需要深度融入商业、文旅、生活。
专业研究机构有这样一个数据:美国纽约市科技生态系统中,每增加一个工作岗位,城市经济中就能增加1.86个工作岗位。在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周学强看来,由其牵引的产业增量和价值增量,远胜出1.86的乘数效应,不仅带动周边,更辐射整个城市。
这更吸引人之处,也带来另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如何将中心城区既有的交通、交易、交互优势进一步放大做足,并通过圈层、廊道、网络的空间接应,将这样一种优势和效能进一步向外传导、延展、跃迁,这或许正是“辐射”的底层逻辑和深意。
时间合伙人
毋庸讳言,中心城区资源禀赋差异并不十分明显。在挖掘科创动力和效能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内卷,走出“合成谬误”,走出差异化,做强各种要素的聚合和配置能力?这既需要各个块面形成各自的“一招鲜”,亦讲求一种互补聚合,整体形成有影响力的“全球竞争合作单元”——这是摆在各方面前更严峻复杂的考题。
更高质量,强调的是总体经济的效率和效能。
采访中,有专家这样作比:中心城区就是要形成一块块各具特色,又紧紧咬合、相互助力的拼图,呈现出上海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样貌。
何万篷一言以蔽之:“硅巷”模式所带来的最大启发,正是将创新精神导入大街小巷。
创新精神,直接延展而出的是一种更为具象的视角、理念、思路和手势。
放眼全市,这样的探索破题也正加速。有的区依托大院大所大校大企集聚资源,成立综合科研机构平台,促成科研成果转化,让创新端和产业端加速弥合;有的区通过城市更新,改造利用活化历史遗存,导入高端创新产业要素,让中央商务区同样也成为科技新技术活跃地、首发地……
产业接续、政策接力、空间接应的背后,亦对制度供给提出更高要求。如何精准而简单、集成而高效。
制度供给亦讲求一种前瞻性和包容度,创造一种能引领未来的可预期。“这更值得花功夫”,周学强这样比喻:就是要有更多魄力和勇气,处理好眼前真金白银和未来阳春白雪的能力。
数据智能企业税收近五年实现年均两位数增长,独角兽、瞪羚企业和上市企业已形成“科创梯队”,在国际国内各类资本市场申报上市的企业近10家……外人看到的是,静安区市北高新园区正密集“摘果子”,行家里手却更愿去了解“在此之前”,即“投入不少却看不到一星半点水花的那些年”。经年累月实践,市北高新聚焦云数智重点产业领域,发力元宇宙、绿色低碳、智能终端、数字经济4个新赛道,紧扣科创企业“初创—成长—成熟”路径及各阶段特点,通过直接投资、科创引培、孵化器培育以及参投市场化基金与返投园区企业等举措,加大对科技企业股权融资力度,并撬动社会资本终见成效。一些积淀多年的企业突然有了关键的爆发力。
“当好企业的‘时间合伙人’,这是真功夫。”相关负责人感悟道。
采编:黄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