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浪旗下的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58集团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在58集团的专门投诉页面上,针对58集团的的累计投诉量已经高达174700起,24小时内有效投诉也达到1192起;而在这些数量巨大的投诉中,关于58集团的投诉贴一共有715起,在满分五星的满意度打分评价中,58集团也只被打到了3星。
在58集团的这些海量投诉里,关于“58同城”的各类投诉占据了绝大多数,为数众多的用户在各种各样的平台里投诉58同城“信息泄露”、“恶意骚扰”、“虚假信息泛滥”、“欺诈消费者”、“客服不作为”等等行为。
这些年来频遭用户投诉、频频因负面新闻登上新闻头条的58同城到底是怎么回事?已经成为中国生活分类信息服务市场“老大”的它又为什么还是如此乱象丛生?
“垄断”国内生活信息服务市场58同城
提到58同城,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早期中国互联网红人的姚劲波。
2005年12月12日,姚劲波在北京正式创立58同城,由此成为早期中国互联网领域的探索者之一。2005年的中国互联网行业是一个什么样的格局?彼时百度才刚刚上市,淘宝也才刚打败来势汹汹的eBay,勉强站稳脚跟,腾讯还在用QQ攻城略地,360还没有创立。
那个年代一头扎入互联网创业浪潮的创业者们大多数现在都成了某一领域的“巨头”, 姚劲波和他的58同城也不例外。不过相比于比他要后入局的京东、美团、360、字节跳动、拼多多们,58同城在国内生活信息服务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却或多或少地显得有些“鸡肋”。
暂且不论各类新兴互联网巨头们在市值上纷纷“秒杀”58同城,就说在它那么多年来一直坚守着的本地生活信息服务领域,58同城这些年来似乎从未以一个行业“颠覆者”或“创造者”的身份来为人所熟知,更多的却是因为平台各类投诉、虚假信息等导致的信誉危机、商誉危机而登上新闻“头条”,以致于58同城一直有着中国互联网领域“毒瘤”的恶名。
但“毒瘤”了那么久,58同城却一直屹立不倒,还成功合并了赶集网、“垄断”了中国本地生活信息服务市场,这不得不说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大“未解之谜”了。
在互联网科技行业,舆论的质疑一直是各大平台需要谨慎迈过的“槛”,因为一旦遭遇广泛的社会争议或产品、服务质疑,那么该平台必将在经营业绩、股价表现、未来前景等方面遭受重创。
正因为如此,风光无限的“趣店”因校园贷的“原罪”一直无法在资本市场实现“翻盘”,拼多多更是因为常年遭受“假冒伪劣”的质疑而股价一路走低,大如滴滴出行这样的出行领域“垄断性”平台也因为频繁的社会争议事件而不断“过冬”。
持续遭受全国范围内舆论质疑的58同城却似乎并没有受到过多的影响,业绩该好还是好,股价该涨还是涨,业务扩张该进行还是在稳步推进,这到底是为什么?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58同城牢牢把持了国内生活分类信息领域的流量入口,因为已经没有第二家可以与它展开直接竞争的平台了,所以大量关于虚假信息、骚扰、欺诈相关的负面投诉无法从根本上影响到58同城的核心业绩,再加上各方资本的加持,58同城得以“屹立不倒”。
作为资本运作的高手,姚劲波和他的58集团不差钱也不差给到市场上新的“大饼”,这就给了58同城巨大的生存空间。
2015年,58集团旗下“58到家”获得包括阿里巴巴集团、全球投资巨头KKR和平安创投在内的总计3亿美元融资;2017年,姚劲波力推的二手闲置交易平台“转转”获得腾讯2亿美元的A轮战略融资,估值更是超过10亿美元;2018年,58集团旗下聚焦写字楼租赁业务的“好租”完成数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
新欢虽然“真香”,但58同城对于58集团来说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顽疾入骨的“蹒跚老者”,这家目前最新市值八十多亿美金的老牌互联网平台虽然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到了“垄断”,却面临转型困难、平台监管不作为、负面质疑源源不断的种种问题。
58同城现在的“有恃无恐”无外乎是因为它在本地信息服务这一领域没有巨头愿意来“掺和一脚”、而中小平台们又无力竞争而已。但我们相信,这样的一个“毒瘤”平台如果还继续这么肆无忌惮下去的话,它离烟消云散也就只有“一步之遥”。
负面投诉泛滥,与行业地位严重不匹配的58同城
互相之间“死磕”了将近十年的时间,58同城和赶集网这对竞争对手之间的争夺战终于以姚劲波留守、赶集网创始人杨浩涌出走创立瓜子二手车直卖网而烟消云散,留下的是2015年之后开始“垄断”中国生活分类信息服务市场的58同城。
但与我们熟悉的类似滴滴与快的、OFO与摩拜之间的疯狂竞争不同,当年58同城和赶集网之间的竞争更像是各自团队的“独自狂欢”,并没有互联网巨头亲自下场参与到对这一行业领域的争夺中。
很明显,单纯的本地生活信息服务平台早已随着O2O风口的降温而不受青睐,同样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各大巨头们现在追捧的是构建起完整商业业态的美团、饿了么们,仅仅作为信息服务平台的58同城业已失去了行业的“追逐”。
这就导致了“大而不倒”的58同城在自身业务领域几乎遇不到什么像样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58同城当然就可以为所欲为地放任平台中出现的种种乱象。
于是深陷海量质疑的58同城就这么坚挺地存活了下来,而且可以做到完全“不管不顾”用户们的大量投诉。
据媒体报道,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搜索到的近年来60起关于58同城和赶集网的虚假信息招聘案例中,一共有248名被告人通过发布诈骗信息,骗取了超过5500名受害者将近亿元人民币,其中甚至有人因此落入卖淫窝点和诈骗集团。
坊间称58同城为互联网领域的“毒瘤”真的一点也不为过。
甚至58同城还曾因发布违规房源、黑中介内容等而被住建委暂停整改,质疑不断的58同城成了名副其实的“骗子温床”。根据媒体报道,有朱某等38位在58同城应聘兼职工作的受骗者集体向记者爆料,称“在58同城平台存在大量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嫌涉诈骗公司”,这38位受骗者均遭受了730元到1890元不等的“求职诈骗”。
即便在媒体和监管机构的双重介入下,58同城方面依然没有办法尽到应该有的监管义务。在这次38人集体爆料事件中,受害者集中举报的大量涉事公司在事件被媒体曝光之后仅被官方下架了几家,而58同城上存在的大量虚假兼职信息、租房信息等仍然为数众多。
需要指出的是,在媒体的报道里这些爆料人持续跟进了此次事件的最新进度,但得到的结果却是“好不容易联系上了58同城客服,但客服表示由于受骗人员分散在全国各地,公司无法统一报案将诈骗团伙绳之于法”。
信息发布之前缺乏完善的“事前”审核机制,事件发生之后也无法及时给予相关人员足够的惩戒,58同城官方表现出来的种种“不作为”震惊了广大舆论。
其实从58同城经常主动“骚扰”用户的做派来看,我们就知道为什么58同城官方在信息审核和服务上的表现那么差了,因为他们自己压根就一点也不重视用户们的隐私和感受。
比如一位马先生曾经在58同城上发布了一条“出售小泰迪狗”的消息,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但之后他就开始频繁接到58同城业务员的“骚扰电话”。打电话干嘛?推荐他使用58同城提供的“置顶广告服务”。马先生在每每拒绝这些推销之后却仍然连续收到持续不断的骚扰电话,数量多达每天几十个。
另外一位负责企业人事招聘的李小姐在58同城上发布了招聘职位之后,同样开始收到了大量的广告电话来推销58同城的“置顶广告”服务,此后不管怎么拒绝,她还是不分昼夜地收到58同城销售们打来的推销电话。
这些只是网络上报道出来的大量58同城为了推销自身的广告业务而“骚扰用户”的冰山一角,而当你在搜索引擎上以“58同城”和“骗子”、“虚假”、“骚扰”等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时,你会看到动辄四五百万条相关信息。
“找工作,去了工作地点之后扣押了我的身份证,缴纳了各种培训费”,“找工作,接触半天才发现是微商或陪训机构招生”,“租房子,房主换来换去,最后拿着押金消失不见了”
“仅仅是第一次发布了一套房子的个人转租,58同城官方却无端处罚我,认定我为中介,还要求要房产证的拥有人手持身份证拍照才能撤销,无凭无据对我做出处罚,一直也联系不到客服,永远在转接”
“个人在58同城发布合租帖子,之前一切都正常。然后莫名其妙就被举报说中介冒充个人,也没有投诉内容,也没有什么记录,怎么就被误判为中介,需要申诉,只给了两天时间,申诉条件也太扯了,哪个房东会愿意提供这些资料,资料泄露谁负责。这不是明摆着坑保证金,如果需要收费就合理的提出来,这样黑用户的钱良心上过的去吗?网上这种案例那么多,才知道你们一直用这种套路黑钱,现在做大了就这样欺负人?”
“3月15日与58同城签订保姆服务协议,为期一年。5月17日起,向经纪人提出更换保姆需求,此后先后遭遇了1.经纪人已辞职但恶意不告知;2.新经纪人敷衍接单,根本没有记录和发布需求;3.新经纪人不提供服务,且不回复微信,人失联;4.通过400电话反复投诉,均称会催促相关负责人及其上级与我联系,但始终没有任何人联系我。”
“以上情况,均已附图证明。6月1日,现任保姆(已离岗)突然提出,第二天起即不再提供服务,并要求我放日给其结算工资。我随即在58同城后台申请售后服务,至今(6月4日凌晨)无人与我联系解决!我的诉求:更换经纪人按合同履约,并赔偿因保姆突然离岗带给我的损失;如不能继续履约,则除我的实际损失外,双倍返还服务佣金。”
以上这些真实的案例都是目前在58同城上最普遍的现状。
据分析,其实58同城在其商业模式上的硬伤已经决定了它永远没有办法改善目前这种用户“怨声载道”的现状,因为58同城的营收水平高低是与其平台上发布的信息量“强关联”的。
只有各类招聘信息和二手房信息条目数量众多,58同城才能收取到更多的费用。在巨额利润的吸引下,58同城根本就没有动力去严格审核骗子们的虚假信息,因为一旦开启严查,这些数量庞大的“灰色群体”的广告费它就收不着了。
如果58同城真的能够进行严格的信息审查,那么随之而来的成本剧增和客户骤减将直接影响到平台的经营业绩,这显然又是把业绩当成自己唯一“遮羞布”的58同城所接受不了的。
于是就这样,58同城在利益和社会信任的单项选择上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也给整个社会留下了各种“一地鸡毛”的负面印象和极差的社会影响。
我们需要相信的是,社会舆论和用户口碑对平台的“反噬作用”是有滞后性的,所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58同城如果还是继续保持现在这样的经营模式,那么它无异于是给自己自掘坟墓,用户的抛弃将会很快到来。
至于这些年里58集团为了构建其自身的信息服务壁垒而不断扩张的转转、58速运、招才猫招聘、斗米兼职、好租、58快拍、58甲妆、58学车、58配配、58钱柜、屋米合租、帮帮、番茄快点、货车之家、58月嫂、58家政等等一系列垂直产品们,它们也正在随着资本的“降温”或激烈的竞争欢迎而越来越没有当初的关注量。
新兴业务水分“破灭”的那一天,58同城也就将离寿终正寝不远了,对于早已没有商业信誉可言的58同城来说,它将最终会承担自己之前所种的这些恶果。
写在最后
现在的人们已经开始逐渐淡忘之前经常出现在《非你莫属》舞台上的姚劲波,也逐渐开始淡忘甚至反感58同城了。这对在互联网大佬圈江湖地位依然不减的姚劲波来说无疑是一种“讽刺”。
还记得三年前的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姚劲波做东邀请了马化腾、雷军等互联网大佬参加饭局,坐在中间位的它发布微博宣称,“乌镇,另外一半互联网人在这”。姚劲波显然没有想到现在的58同城已经沦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
TMD三巨头中的美团创始人王兴与姚劲波是多年好友,同样做本地生活服务的他们却开始走上了断然不同的两个方向:美团以500亿美元的市值牢牢把持了移动互联网风口的一大流量池,而58同城却没人再看好它会再掀起什么样的波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