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宁宣布联手碧桂园,年内将600家苏宁小店、苏宁直营店入驻碧桂园物业;同日,京东提出每天新开1000家实体加盟店的目标。至此,这两大头部电商平台再一次开启线下扩张的步伐。
近年来,随着线上流量逐渐枯竭,传统电商将目光投向了线下,而在试水线下的战略中,不乏一些电商平台“水土不服”。以京东为例,近期,在贵阳、河南、广西等地出现了多起京东商户退出的案例,在家电圈内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从一些退出商户的抱怨中,我们可以略知一二:首先,京东宣传的支持政策大都难以实现;其次,京东商品毛利润低,商家赚钱困难。另外,京东采用提前压货的方式,加盟的商家需要投入资金提前压货,这也让很多商家叫苦不迭。
目前,京东在投资扩张方面依然使用传统的GMV模式,即以销售额+取消订单金额+拒收订单金额+退货订单金额的总数据,实现公司的规模化效应。然而,距离京东上市已经快四年,虽然其GMV扩张了接近10倍,但自营业务的毛利率却没有较快增长。据天风证券的测算,从2012年至2017年上半年,京东自营毛利率始终在6%-7.5%之间徘徊;而其财报数据显示,过去8个季度京东履约成本率在7%-7.5%左右波动,这也是被外界诟病“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京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为了提高毛利率,京东开始大力发展第三方卖家业务,以及从金融和物流业务中获取利润。财报数据显示,从2014年一季度开始,京东的毛利率持续走高。
与此同时,其自营毛利率保持稳定,这意味着京东的主要利润来自第三方卖家以及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务。
最新的消息是,在4月12日的一场演讲中,刘强东坦言,在京东的财报里面,毛利率和成本是有点虚高的,因为物流收入和金融收入都算作毛利,这导致京东的毛利率是有一定的不真实的。不过,刘强东又补了一句:“这只是财务处理,并不是我们做假账。”
线下扩张风起云涌,京东要想有所作为,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华报业/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 尹丹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