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2日,如约而至的苹果iPhone 8/8 Plus开售日。亦如往年,此次苹果新品发布会在社交网络上依旧占据了抢眼的头条位置,各种意味的解读文章连篇累牍,宣传造势满屏喧嚣。然而在开售当日,北京、上海、深圳包括香港地区的专卖店,均遭遇了销售爆冷的境地。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今非昔比。从兴起始,苹果手机依靠其独有的外观设计和稳定性能,备受智能手机玩家青睐。尽管它被打上了炫富攀比的烙印,但一直坐拥大批死忠粉。而今,曾经一度成为中国青年人标配,“沦为”街机,直至占据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头把交椅的iphone,何以黯然走下王座?
而作为国产手机品牌代表的华为,则呈现了另一番景象。10月16日,华为Mate10系列在德国慕尼黑正式发布,截止发布会前华为Mate10的预约量已经突破60万。该款手机首次搭载自主研发的麒麟970芯片,是全球首款人工智能芯片,同时性能也超越骁龙835和三星猎户座8895。有媒体调研后披露,华为Mate10系列的喜好程度是iphone X系列的5倍。
此外,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日前发布的报告,华为在 2017 年的 6 月和 7 月智能手机销量均超过了苹果,成为了智能手机历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
单从出货量来看,从2014年到2016年,华为出货量分别为7500万部、1.08亿部、1.39亿部,稳定增长曲线非常明显。从海外市场来看,2017年上半年,华为在东南亚、日本和韩国的手机出货量同比均增长45%以上,在欧洲的出货量同比增长18%。而就在今年,华为在美国市场首次破冰,撬开了美国本土近十年的封锁,并有望于2018年在美国销售。
不仅仅是销量,华为与苹果的销售额也出现了截然的反差。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高德纳报告指出,2016年全年华为销售额增长了26.7%,而苹果的销售额下降了4.3%。此外,华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从2015年的7.3%增长到2016年的8.9%,而苹果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15.9%下降到2016年的14.4%。
在全球手机市场赛道上,苹果和华为这两年一直处在双雄逐鹿的状态下,如今华为势头凶猛,首次赶超苹果,甚至领跑手机行业,成为世界品牌。按照执掌华为消费者业务的余承东的说法,华为赶超苹果的三大价值底牌是 “芯片、音频、拍照和传统射频技术”。
作为高科技企业皇冠上的明珠,芯片一直是最精尖的代表。而就手机设备而言,手机的智能化与芯片处理能力的强弱是分不开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智能手机芯片研发技术仅有苹果和三星两家可以掌握,国产手机多依赖进口美国高通等成熟品牌。然而,桀骜不随流的华为却坚持自主,并于2004年成立了海思,专门从事芯片研发,此举当时并不被业界看好,甚至一度成为笑柄。
这些笑话中最典型的一个是:海思成立之初,华为掌门人任正非给海思定下的目标是尽快实现营收超30亿、员工超3000人,结果是第二个目标很快就实现了,第一个目标却迟迟不见没有实现,每当面对外界的质疑,海思员工给出的答案一般都是:做的慢没关系、做的不好也没关系,只有有时间,海思总有出头的一天。
华为自成立以来就对技术有着与生俱来的死忠,但从技术到产品需要漫长的周期,需要忍耐,也全凭苦熬!任正非曾在2012年说:“我们在价值平衡上,即使做成功了,(芯片)暂时没有用,也还是要继续做下去。一旦公司出现战略性的漏洞,我们不是几百亿美金的损失,而是几千亿美金的损失。我们公司积累了这么多的财富,这些财富可能就是因为那一个点,让别人卡住,最后死掉……这是公司的战略旗帜,不能动掉的。”
也正是在这种品牌秉性下,华为坚持了十年之功。经过前几代产品的迭代和经验积累之后,华为海思于2014年6月,发布麒麟920 SoC芯片,凭借强大的产品性能迅速跻身芯片厂商主流,成为了行业黑马,当时的海思麒麟芯片第一次达到与行业领袖高通对飙的地位。当年搭载麒麟920的荣耀6刚上市,就很快排名至各跑分软件首位。
到了2016年8月,搭载华为海思麒麟Kirin芯片的华为和荣耀终端产品出货量已经突破一个亿,排名中国第一,海思跻身全球芯片企业TOP20,比肩英特尔、高通和台积电。
从技术跟进、产品模仿,最后到完全自主创新,华为发展至今,它坚守了在技术方面一贯的创新和执着,甚至将“技术创新”写进了公司基本法。同样,技术创新也让这家民族企业为中国人“长了脸”。
2017年9月,华为在德国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芯片麒麟 970,该款芯片在进行AI 运算时,每分钟可识别2000多张图片,速度秒杀iPhone 8 的800多张,更是碾压了三星 S8 的95张。发布会上,麒麟 970不仅屡获国外媒体及业界内士的赞扬,还获得了 IFA 最佳产品奖。
而诸多荣誉的背后,是华为过去十年超过2400亿元人民币的研发投入。数据显示,2016年,华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80,000名,约占公司总人数45% ;研发费用支出为人民币76,391百万元,占总收入的14.6%。从全球排名来看,华为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仅次于苹果、三星、谷歌、微软和IBM。
巨额的研发投入,换来的是华为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华为先后荣膺世界500百强企业,位列2015年全球创新百强,并跃居2016年全球最佳创新公司第13位,其授权的技术专利数量令世界侧目,就连苹果公司也在向华为支付专利费。那个曾经只能靠给运营商打工的代工商,早已成为一个依靠技术驱动型的公司。实力派民族品牌华为,终于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仰。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曾这样隐喻华为的成功。与小米走贸工技、挣快钱的经营模式不同,华为练内家功夫,敢于在研发上巨资投入。虽然刚开始,华为做芯片的人水平都不高,前十年有可能都是在赔钱,但是华为厚积薄发,长期投入让海思的芯片性能已经达到高通的最新水平,因此华为的手机不会受制于国外厂商,而且迅速超越“网红机”小米成为世界第三,中国第一。
“华为的成长曲线,与硬科技创新的曲线相一致。”作为“硬科技”理念的提出者,米磊表示,硬科技以人工智能、光子芯片和信息技术为代表,需要3到5年甚至更长期的技术积累,具有极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是对人类产生深远而广泛影响的技术,可以推动整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米磊同时认为,转型科技创新是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在经历了前30年的市场驱动之后,经济增长走势正呈“L型”,尤其是2015年更是进入了GDP增长不到7%的最低点,大量传统制造企业深陷倒闭潮,如何避免企业的生存命脉受制于人,实现新时期的转型升级和弯道超车,就必须从0—1依靠技术驱动,而技术创新驱动对于拉动企业发展是最具生命力的。“而华为之所以能够赶超苹果,也正是遵循了技术创新驱动这个规律。”米磊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