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3天的中国国际云计算和应用展览会暨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在论坛上,专家的发言让人眼前一亮,展览会各厂商展出的内容让我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云计算的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种种迹象表明,前几年“过热”的云计算发展现在开始趋于理性,其发展进入“幻想破灭期”,业界不再热衷于炒作云计算概念,而是将实现云计算的规模应用作为努力的方向。与此同时,我国在云计算独立创新方面的不足也逐步显现。
进入“幻想破灭期”值得庆贺
美国著名的IT研究咨询机构Gartner有一个“炒作周期”(HypeCycle)理论。该理论将一项新技术从产生到成熟再到为市场广泛接受的全过程浓缩为5个阶段,即技术萌芽期、期望膨胀期、幻想破灭期、稳步爬升的光明期和实质生产的高峰期。
前几年,云计算概念的过热已经是业界公认的事实。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院研究员许鲁语惊四座,今天我们有一件太棒的事情值得庆贺,就是云计算终于熬到了幻想破灭期。因为大家要知道,过热之后必然是幻想破灭,只有走过这个阶段,云计算才能步入上升期。所以,这是一件好事。
许鲁表示:“现在这个热度降下去,可以说是进入幻想破灭期了,但别忘了,‘黎明前最黑暗’,此时,正是孕育重大突破的时期。”
美国也是刚刚走过这个阶段。之前云计算概念火热的时候,每一个厂商都把自己的产品随便“包一包”,然后告诉用户这就是云计算,实际上用户听多了,慢慢也明白了,那些都是胡扯,甚至造成了最后用户对云计算感觉非常负面。
为什么说是孕育重大突破的机遇呢?许鲁给自己的判断作了解释。拿应用市场来说,从台式电脑到各种手持终端,从各种社交媒体的欣欣向荣到目前我国力推的“三网合一”,“谁不需要云计算来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如此巨大的应用市场,拉动云计算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是必然的。何况,泡沫去掉以后,我们对云计算的功能定位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云计算领域,受观念影响难以提升的不只是运维能力,还有应用。公私机构和个人在选择云服务的时候,普遍对其安全性有一定的怀疑。许鲁却认为,安全问题确实存在,但有些问题更多的是人员心态的问题,“这和过去人们宁愿把财物存放在家里也不存银行的道理是一样的。说到底,就是不愿意把服务外包。”要改变这种心态,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云计算安全应用的过程。
谈及云计算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许鲁表示,就目前的应用模式、整体构建而言,面向专用的应用较多,但普适的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这里面既有经验能力缺乏的问题,也有文化差异的影响。“但是,任何应用都不可能一经推出就完美无瑕,要边应用边探索,应用拉动研发;不探索,不应用,云计算永远不会成熟。”
许鲁也表示,存储实际上是一个最缺乏标准、最不规范的一个领域,希望能够推出一套规范可以更好地去协调各个厂商的存储系统,一致地为云计算提供整体的支撑。
不能服务小众就没法服务大众
云计算业务应该如何起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表示:“云计算一定要用起来,不能服务小众就没法服务大众!”
针对不少地方政府和企业把云计算当作高科技的金字招牌、项目实际进展不大的情况,李德毅认为,云计算数据中心存储的数据一定要用起来,如果永远不用就不能叫云计算。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技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服务大众,如果暂时还没有服务大众的功能,那先服务小众也行。数据中心为大家服务的时候,服务社区的规模可大可小,主题可粗可细,门槛可高可低。比如数据作为服务链,可以高门槛确定一个小的受众群体,先服务好几个小众群体再说,不能服务小众就没法服务大众。如今风靡全球的苹果产品,其实也是从小众产品起步的。数据中心最根本的生命力在于数据的保鲜,在于数据的更新。如果数据中心为广大受众服务,这个数据中心就有生命力。希望通过一些先用起来的业务把我们服务器的效率由5%提高到20%、30%再提高到85%更好,而不是一开始就把这些服务器废掉,换新的。
李德毅表示,位置服务已成为务实推进云计算的示范案例,而在位置服务中尤以手机导航服务更为市场迫切需求。随着网络变得丰富,边缘变得简单,交互更加智能,形形色色的网络中心组成的云计算正在大力支持着社会化、集约化及专业化的信息服务。由此,一个个孤立的地理信息系统走上了飞天之路,实现了从行业解决方案向云计算的转型。
在中国,云计算正在越来越深度地服务于各式各样的小众甚至改变着整个社会的交互形态,位置云成为最为迫切之需。对此,我国在地理信息服务上也做了大量规划布局。
具体而言,我国将在电力相对丰富、低温、低地价的地区建设国家级地理信息空间大数据中心,利用宽带通信网络向华东、华南传输数据,以替代大量煤炭和电力向华东、华南的输送,变以电力网输送电能为以电信网输送数据,用带宽换土地,用带宽换电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李德毅透露,目前“天地图”等地理平台已在服务社会和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我国也正在逐步形成若干公共的、国家级的包含精细粒度在内的可变尺度及可信的地理空间大数据中心。而此类大数据中心将会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和备份。
此外,李德毅还指出,目前位置云中的手机导航服务颇具商业拓展价值。相比定位而言,导航更重要也更普及,从B2B到B2C的急迫性也显而易见。这类应用不仅可以引导你去想要的目的地,还可提供多样化的生活娱乐信息,并衍生出更多的社交活动。
创新的“腿”可否迈得更快些
厂商在推出云计算产品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自己现有的产品“包装”成云计算产品;另一种是自己独立开发新的云计算产品或服务。目前,国外的厂商一般是“两条腿”走路,这两种方式都在尝试。国内的厂商大多比较善于第一种方式,而在独立创新方面基本处于等待的局面。
从近日举行的中国国际云计算技术和应用展览会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天云科技展示了帮助运营商提供用户上网数据详单查询服务的方案、经营分析的方案等;盘古集团展示了支持触控操作的多功能会议系统,并将其命名为“云智会”……虽然他们展出的产品和方案都不乏亮点,但一个是大数据方案,一个是视频会议方案,似乎“云味儿”都不太浓。
目前,我国针对个人用户的云服务集中表现为基于互联网应用的一些创新。例如,小米科技和乐视网都展出了“电视盒”产品,普通的电视机只要连接好“盒子”就可以免费点播网上的高清视频资源,立刻变身“智能电视”,安装相应的软件后,智能手机还可以作为遥控器使用;金山云网络公司展示了他们与创维合作的“金山快盘”,用户通过创维电视可以直接访问网络端的文件,与手机等智能终端共享照片、视频等内容;紫光百会科技带来了智能停车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在网上查询指定地点的停车位情况,并且可以在线预定停车位。网络环境和用户观念决定了目前个人用户可享受的云服务还非常有限。
“桌面云”是真正根正苗红的云计算。在本届展会上,清华同方、中软、鼎普等企业都展示了他们的桌面云解决方案。用户只需要通过小巧的“瘦终端”就可以使用“云”中的存储、处理器等资源。通过与各厂商工作人员的交流,人民邮电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政府、大中型企业、教育和金融等行业是此类应用的主要客户。然而,这些云计算应用还属于“私有云”范畴,而且应用的规模也比较小。
为什么云计算这种先进的技术目前仍无法实现规模推广呢?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部署成本仍相对较高。清华同方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以学校教学用的电脑为例,部署一套可真正实现资源共享的云计算系统,每台机子平均的价格大约为8000元,而购买一台电脑只需3000元左右,所以很多学校选择直接购买电脑,或者部署较简易的云计算系统。
二是云计算系统运营维护的难度较高。储存、安全防护、数据处理等资源都汇集在“云”中,使得网络管理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这就需要网络管理员拥有更强的专业能力,而这样的人才正是目前所缺乏的。
三是对网络的要求较高。中软的工作人员表示,所有的资源都在云中,这就需要终端和云之间的“公路”要足够宽,“交通”要顺畅。目前,我国光纤到户还未普及,企业的局域网建设也不完善,这也是许多企业仍未部署云计算系统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