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作者:李媛图片说明:插图李媛
五问“大数据”“大数据”重新定义商业模式
“无香乳液、镁、锌,这些购物行为对于懂得‘大数据’的零售商意味着一个推论——这位顾客可能怀孕了”。能帮零售商招揽客户,能预测奥斯卡奖得主……眼下,各种“大数据”的新奇应用,把“大数据”这个概念推上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位置。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业行为趋于数据化,“大数据”仿佛望远镜,可以拿来预测未来。过去对于数据的分析往往局限于自然科学领域,而在“大数据”时代,社会科学领域的分析和观察都可以量化,于是,“大数据”又成了人类行为的显微镜。
本期文汇-复旦管理学家圆桌谈围绕“大数据”,展开谈论,共同探讨“大数据”带来的全新商业模式和投资机会。
海量数据等于“大数据”吗?
记者:通常人们用3个“V”(Volume、Velocity、Variety)属性来形容“大数据”,即规模性、高速性、多样性。那么,“大数据”具体的定义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蒋青云:除了“容量大”的特点外,相对于市场营销上一直提到的统计抽样而言,“大数据”的另一特点在于“全”,不局限于部分数据;同时“大数据”是动态产生的数据,很多时候都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产生并记录下来;套用一个流行的词语,“大数据”的发展是随时随地、“野蛮生长”的。
凌鸿:理解“大数据”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首先是“多”,可以用海量来形容;其次是“广”,无论是数据来源、格式、乃至种类都很广泛;再次是“深”,用传统思维来看似乎不相关的数据,因为有大数据的记录、处理,就能发现原本很可能被忽略的复杂联系。
“大数据”带来的冲击其实符合“量变引发质变”的哲学原理,导致传统思维数据的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乃至生活方式也都可能受到影响。原先,我们合理做事都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大数据”时代下,可能我们只需要“知其然”,也能把事情做好。
王晓阳:以前“数据”并不小,但海量数据却并不叫“大数据”,因为过去我们都是小心翼翼地制定计划、采集样本、整理使用,现在是把所有可能采集到的数据全部集中在一起分析处理,这是“大数据”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数据”概念最大的不同。
李焕民:从实际的商业操作层面来看,数据已经不仅仅是经营活动的副产品,对于越来越多的商家而言,它更是一种战略资产和竞争要素。作为一种特殊资产,数据分析挖掘越深,利用它的人越多,其价值就越高。
记者:“数据化”与“数字化”似乎很容易混淆,这两者之间有何差异?
凌鸿:数据是客观存在的,“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电子化存储的数据,把这些数据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系统,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转化为二进制后,一些数据可能具备可计算、可分析、可追踪、可量化的特性,这一连串过程就叫做“数据化”。
“大数据”的前提就是利用这些可追溯、可量化的数据,挖掘数据背后的深刻含义,未来一定会有很大的发展,最终还将提升我们的智慧。人类的智慧正是来源于对数据的接收和对信息的理解。
记者:“大数据”概念的驱动力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
王晓阳:“大数据”形成的原因很复杂。事实上,人们早就开始采集数据,而技术发展使得处理数据的能力不仅在“量”上实现飞跃,处理“速度”也大大加快。所谓的“大量”,指的是一种爆炸性增长,我们现在已经有一些技术手段去处理、总结如此规模的数据。而“速度”指的是,让数据快速地存入系统,快速进行处理,反应速度也非常之快。
在收集方面,传感器几乎无处不在。过去个人要上传一张网页可不是那么简单,但社交网络兴起后,通过微博等平台,每个人“随意”的一句话都能公开发布。于是,采集的数据不再仅仅是商业行为的数据,这些个人信息的“数字化”也能通过技术手段收集起来。
更关键的是,采集、分析之后,一些业内的先锋企业发现,这些数据“有用”。有了技术、有了用处,随之就驱动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数据如何转变为“商业洞察”?
记者:目前“大数据”的商业价值已经显现:帮企业更精准地找到用户,降低营销成本,从而提高企业销售率,增加利润。如何具体应用“大数据”达成这些效果?
蒋青云:通常人们都用“3V”来形容“大数据”,我觉得还要加一个“V”——Value,也就是价值,特别是对于商业的价值。“大数据”记录了人类行为各种信息,而这些信息都是分散的。我们都知道如果拼图的板块越多,拼起来的难度就越大。眼下,涌现出不少专门帮着“拼图”的数据公司,拼得越完整、利用“大数据”更为充分、就能更有效地帮助企业优化商业决策。今天对于“大数据”的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如果暂时没有能力拼出全部的拼图,那么拼出部分图案也会产生一定的价值。
李焕民:作为一家商业数据处理与分析公司,邓韩贝(dunnhumby)专注于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分析,通过各种数据(包括EPOS数据、信用卡数据、会员卡数据、在线浏览及购买数据或其它第三方数据等等)分析得出顾客洞察,帮助零售商及品牌商了解谁是最好的顾客、顾客的需求和需要是什么,从而为顾客提供个性化体验,增加顾客忠诚度。比方说,根据购物的频次、每次花费的金额就可以把顾客进行忠诚度的细分:最好的顾客、有价值的顾客、潜在的顾客、非忠诚顾客等。比分说,根据对价格是否敏感,我们就可以知道顾客的生活方式,处于高端、中端还是低端。高端关注商品品质与服务,中端顾客更关注物有所值和便利性,而低端顾客价格敏感度很高。我们还可以从顾客对渠道的偏好、对品牌的忠诚等多个角度、不同维度来对顾客进行认知。
有了对数据的洞察后,更关键的是,如何将这些洞察转变为决策和行动。现实的情况是有些公司自己也有不错的数据分析能力,却无法转变为更好的商业决策,包括智能定价、促销、与客户做个性化沟通等。举个例子,“啤酒和尿布”的营销案例早就广为人知:某零售公司从数据分析中发现,啤酒和尿布两个不同品类的商品具有高度相关性,因为它们经常出现在同一个购物篮里,且这样的购物篮出现的比例很高,倘若把它们联合促销,会不会带来更高的销售?事实是,两者都实现了不可思议的销售增长,这就是利用商品的相关性来进行跨品类促销或追加销售的真实案例,而商品的相关性分析,就是数据分析的洞察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对于海量数据的分析,找到某不同品类的某些产品“高度相关”;同时反过来,我们也可以发现同一品类的某些产品具有高度替代性,即消费者要不购买A,要不购买B,但绝不会同时购买两者。经过对上千万这样的购物篮进行分析,我们就可以了解消费者是怎么样进行购买决策的,从而帮助零售商进行品类管理及货架排面优化决策。
王晓阳:“大数据”技术到底能对商业带来哪些好处?事实上,洞察是做出商业决策的基础,而大数据正提供了这个基础。反过头来,利用大数据带来的洞察去做一些判断、策划、决策的同时,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反馈机制,包括做哪些促销、网站首页放什么内容,都可以先“试验”一番,实时得到反馈结果,判断效果后及时做出调整,这将是一个很大的改变。
例如,某商家拥有上千万的用户,利用“大数据”的技术手段,挑选其中100万户,测试改变网页对点击造成的影响,动态获取结果,随后再去推广,如果没有“大数据”技术,这种“试验”我们无法做到。
记者:从市场营销角度来看,“大数据”如何改变企业与客户的关系?
蒋青云:从营销理论出发,“大数据”目前运用最广泛的部分就是客户关系管理(CRM)。
客户关系管理有三大目标,一是“向上销售(up-selling)”,促进客户买更多商品;“交叉销售(cross-selling)”,让客户实现多样组合购买;“口碑营销”,通过现有客户拉到更多的客户。
对于这三大目标,“大数据”都可以帮到忙,其路径如下: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某客户的消费行为,商家可以通过这样的刻画更加理解消费者,提供更个性化,更符合消费者需要的销售,从而激发出更多购买行为,提高营销绩效。
记者:除了在零售领域,“大数据”在金融、政府管理、社会管理等方面还有很多应用,它的价值和带来的变革还体现在哪里?
凌鸿:我来举一个开车的例子,假设“大数据”的技术足够强大,我们在车上所有的位置装好传感器,采集包括轮子压力、转速,发动机的状况,甚至开车人表情、姿势、动作等各种信息数据,实时处理、分析后传输到汽车公司,反应出这部汽车的所有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会发生哪些改变?司机要打瞌睡,立马会有提醒;坐得不太舒服,座椅迅速调整;行车速度异常,汽车立刻就“被指导”……到那时候,我们坐上汽车或许根本不需要人来驾驶,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如此一来,这家汽车公司似乎就演变成了一家数据处理公司。未来企业的能力取决于对数据感知、分析的能力,这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算法、系统的支撑,而整个运作流程的关键不再停留在卖车,还是售卖之后的服务上。
“大数据”给生活带来的影响或许就隐含在其中:传统的产品、服务、乃至运作方式将被改变;最终,整个产业、乃至社会运作都会发生变化。
未来“大数据”时代里,通过对数据的洞察,商家所提供的恰恰都是客户所需要的服务,最后很可能都不需要做广告了,因为提供的都是客户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务,无疑将改变传统的营销方式。
蒋青云: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过去抽样调查更有效率,抓取更多样本意味着过高的边际成本;现在,随着数据记录、处理、分析能力的提高,处理全部数据的边际成本大大降低了,于是“大数据”的价值就体现了出来,具备为商业服务的能力。
但是目前对于“大数据”的应用很多还处于探索的阶段,所谓实时收集、分析、处理还属于假设的理想化状态,何时实现要拭目以待。
过去商业决策都靠人来做判断,以后人们可以通过数据反馈、计算机自动化处理等,来找到更好的决策依据,从而提高商业智能(BusinessIntelligence)。
“大数据”陷入“过热期”?
记者:社交网络里有很多反馈信息、而且是实时、基于客户的,那么社交化媒体对建立健全“大数据”系统以及应用发挥着哪些作用?
凌鸿:眼下各个渠道都会产生丰富的数据,营销与社会化媒体的结合已经非常密切。客户的基本状况不仅仅反映在产品的购买过程中,社交网站上的种种行为可能会直接影响、直接决定商品的选择。现在很多拥有数据的网站都在向零售企业提供类似的数据,比如企业会关心在某社交网站上,哪些人在议论这家企业的产品、议论哪些与产品相关的话题?从而重新定义该产品性能和服务。事实上,现实中已经有这样的案例,企业从社交网站上获取数据,反馈给工程师,对商品做相应的修改,再重新公布到社交网站上来收集反馈,最终找到适合市场的商品。
随着各类社交网站的兴起,群体行为有了众多电子化的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发现其中的商业价值。不少企业已经建立起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直接连接各大社交媒体,洞察消费状况的变化,甚至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分析预测商品未来的流行趋势。社交网络中的数据越来越多,称得上“大金矿”,我们正在思考如何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支持商业化活动,提升服务质量,例如如何对教学过程产生帮助,应该给学生传递哪些教学内容,都可以在社交网络中找到相关的数据支持。
王晓阳:社交网络的发展,尤其是现在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参与进来,分享各种位置信息,对于不同的商业活动、乃至城市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当然,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未来可能会涌现出更多有价值的应用。
李焕民:如果顾客有了一次愉悦的购物体验,把它分享到社交网络上,就可能形成良好的口碑营销,消费者就从品牌忠诚者变成了品牌拥护者,介绍更多的人去某零售商购物。对于零售商及品牌商来说,它就可以找到一群忠诚度高的消费者,做小范围的试销,鼓励消费者在网络上分享试用心得。这种利用社交媒体的营销方式,其实蕴藏着相当大的商业价值。与此同时,商家还能利用顾客的反馈,在定价、广告投放等方面更精确地对准目标群体。此外,通过社交媒体上的“大数据”分析,商家可以了解到顾客对自己的态度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毕竟这种态度将直接影响顾客的下一次购买行为。
记者:“大数据”带来的变化令人欣喜,这是否意味着一场数据变革已经到来了?
蒋青云:随着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企业的管理模式、经营方式、甚至存在方式都在悄然变革。当企业能做到与消费者“一对一”地建立联系后,它相当于化为社会网络上的一个结点,熟知客户行为的变化,对公司进行柔性化的管理,企业也就成为了“社会的企业”。
目前为止,“大数据”的长期趋势依然有些“雾里看花”,只能说具备商业价值,但学术价值依旧处于研究探索中。
凌鸿:从电子商务、移动商务、云计算、到今天大红大紫的“大数据”,热门的技术层出不穷。事实上,一个完整的技术成熟周期包括以下过程:技术萌芽期、期望膨胀期、泡沫化的谷底期、稳步爬升的复苏期、发挥实效的成熟期。就“大数据”而言,数据处理的技术早就有之,经过了“萌芽期”后我们很可能正在经历“过热期”,一旦过热后,人们会发现技术很可能达不到原先的期望,于是“幻灭”的谷底期到来;可实际上,技术的发展轨迹会不断往前推进,影响、应用、价值也逐渐累积,最终迎来复苏期,直至价值体现期。
显然,舆论的炒作、抑或是冷淡都不会改变技术自身的发展。因此,当今的企业不妨保持冷静深刻的思考——究竟哪些技术是可以成熟应用的、是自身商业所需要的、能发挥哪些实际的作用,等等。如果是真正需要的技术,企业就应该花功夫去理解、掌握,并做适当的尝试应用,一旦进入这个技术领域,企业很可能会发现比预期更大的价值,而预先发现到的价值又往往对企业的竞争能力产生很大的提高。于是,提前一步技术转型的公司中经常能诞生该领域的领先企业,等技术成熟后再去应用的企业很可能只能扮演跟随者。
今天“大数据”在技术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包括数据的获取、整合、传递、加工、算法等都有待成熟,需要一步一步加以探索。
王晓阳:从技术的角度,我还要给“大数据”泼些冷水:当大家都齐刷刷掀起“挖金潮”的时候,反倒是卖牛仔裤的、卖工具的更赚钱。“大数据”的处理确实能够带来价值,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说它能颠覆商业的整体模式,我认为并不见得。与此同时,对于“大数据”的期望不要太高。数据处理技术能做到的事情,还在研究的过程中,它只能呈现出“相关性”,而并不会告诉你“因果性”。在我看来,将专业知识和“大数据”的技术结合,才能产生应用效果。
商业生态如何培育?
记者:眼下,“大数据”不同的产业分工正悄然形成:首先是亚马逊、谷歌、Facebook这类公司通过对用户的信息分析,解决自己公司的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推荐;其次是IBM、惠普等公司通过整合“大数据”的信息和应用,组合硬件加软件,以数据整体解决方案的形式来提供管理理念和策略制定;还有一类新兴的创业公司,提供单个的数据解决方案,将“大数据”商业化、商品化。那么,一条数据采集、储存、分析、管理的产业链是否已经形成?
王晓阳:“大数据”产业正在形成,并且在不断完善。事实上,现在“大数据”的处理更注重“开源性(OpenSource,即开放源代码)”。
早先诸如谷歌、雅虎之类的公司由于并不在意卖软件,而是希望有更多的公司为它来做数据处理,因此把自己的软件“开源”,从而促成了开源的产业发展。当然,开源并不意味着免费,而是形成一套自由的商业机制。
不难发现,正是开源令IT产业快速发展,不同的企业都可以站在高起点上起步。在“大数据”的推动下,IT商业本身的机制悄然发生了变化。
坦诚地说,“大数据”产业链确实已经存在,不少公司都认识到数据处理的重要性,认为其中“有金可挖”,至于究竟能挖出多少,我们还要拭目以待。
李焕民:相关的公司已经构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大数据生态系统,其中既有在数据获取、储存、管理甚至分析等方面具有垂直行业整合能力的企业;也有如邓韩贝等拥有自己独特分析能力的专业服务公司;当然,这个生态里面必须还有“天生”的大数据拥有者,例如电信运营商、零售商、金融企业等。
从“大数据”发展演进的过程来看,第一步应该是企业对自己内部所拥有的数据做前期整合与应用,例如在企业内建立数据仓库等,满足企业通用性决策的需求。第二步必须走出企业,做企业内外部数据的融合与分析。比方说,对一家银行来讲,由于信用卡支付涉及到不同行业的零售商或品牌,只是分析自有的信用卡数据,很可能并不能完全理解自己信用卡客户的真实需求,这就需要整合不同商家的信息来分析,从而设计更好的信用卡产品及服务。第三步才会走到成为一家数据驱动的以顾客为中心的商业组织,这就会涉及到变革管理,真正让这种思想融入到人、商业流程及决策程序中去。
在我看来,眼下“大数据”生态下的企业遭遇到了人才瓶颈,尤其是需要更多“数据科学家”。这些人才要有跨学科跨行业的知识,不仅精通技术,懂得提炼数据,还要拥有丰富的商业知识,了解数据的商业价值及其商业目的,懂得把提炼出来的数据洞察价值清晰地直观地告诉决策者,帮助其做出更好的决策。
如何应对隐私侵权挑战?
记者:“大数据”时代也存在隐忧,其中之一就是隐私的泄露。在数据采集上,如何保障不涉及侵犯隐私?如何规避数据开放带来的风险?
蒋青云:互联网对于隐私的侵犯确实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而“大数据”模糊了使用的界限,从而造成看似更可怕的潜在威胁。在目前缺乏相关法律制约的状况下,首先要用伦理来规范,每个企业都要遵循数据应用的伦理,承担保护客户隐私的义务。
在商业战略开发过程中,企业也应该学会尊重顾客,从长期价值出发运用数据,不能短视。而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企业应用数据也要尽量巧妙,一些心理学的学习和应用也必不可少,不要对客户造成直接威胁。
凌鸿:隐私问题备受关注,传统的观念、原有的保护方法、现存的法律法规都已经很难适应新的形势。换句话说,当企业按照原先的理解、规定去运作,就很难把握商业的底线,在开发应用数据的过程中,似乎没有破坏法律,却已经侵犯到了客户的隐私。
这就是技术带来的副作用——以前数据的保存有时效性,过了规定的时间,数据自然会销毁,但电子化后数据会一直保留着。再比如,数据收集原本应该告知客户其商业目的,但“大数据”时代来临后,挖掘出的数据很可能转换为其他的应用。
与此同时,人们对于隐私的认识、界定也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所谓侵犯隐私,就是一个企业出于自己短期的商业目的,恶意地应用数据,给客户带来了伤害。事实上,我们必须意识到,从长期来看,这种行为将提升企业的经营成本,最终毁坏它的商业利益。其次,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些数据可能会对他人造成危害,就应该采取适当的保护。第三,对于隐私的判断,要看最终目标在哪里,以基本的商业道德伦理为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方都应该为保护隐私做出努力。技术上,获取数据后要尽量加以保护;相关企业可以建立起收集数据规则;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法律法规可以做出相应的调整等。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应对隐私问题的挑战。
王晓阳:通常情况下,对于隐私的侵犯并非仅限于一家企业内,而是出于商业目的,买卖各种数据。一旦隐私的侵犯形成了产业链,将造成糟糕的后果。在我看来,“大数据”时代对隐私的侵犯防不胜防,光靠伦理肯定不够,一要靠技术堵截,二是要尽快立法。记者唐玮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