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出生的他已年过七旬,十多年的部队生活养成了他坚忍不拔的个性,与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经历过战争,做过驾驶员,呆过信托公司,做过建材公司,到了今天,他又以经营玉雕达到了人生的又一高峰。他就是罗廷忠,一个上下求索的奋斗者。
用玉雕传承文化
他的玉雕出了百般形态,玉雕、玉器摆件、挂饰吊坠、手镯等无不晶莹剔透,让人爱不释手。不仅如此,他还打造了中国最大的玉雕交易平台——中华玉雕交易网。这是一个集各种玉雕装饰,玉器饰品为一体的交易平台,小到耳环戒指,大到个性化定制玉屏雕制作品这里一应俱全。“我们还要扩大经营范围,把汉代到现代的所有玉雕产品都容纳到我们的交易平台来.”罗廷忠告诉我们,对质量的严格把控,各色玉雕产品的积极供应加上O2O的交易模式为他们带来了络绎不绝的客户。
玉本身就是一种“高大上”的产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玉器文化更是有着七千年的历史,在中国人眼里,玉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价值连城。在罗廷忠看来,玉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精神寄托,而他要做的不仅仅是贩售玉石,更多的是通过玉石来传承中国的文化。
基于这样的想法,罗廷忠带领自己的团队创造了“孔子圣迹图”,这件作品更被世界记录协会认证为最大的玉雕群:“公司创立的目的就是想做中国最大的文化产业,所以就选择以孔子的故事作为背景。孔子是我们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是儒家思想的圣人。他提产的儒家思想与我们现在社会所倡导的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他更能代表中国文化。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以他为原型进行创作。”
“孔子圣迹图”的打造路上并非一帆风顺。罗廷忠告诉我们,在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他遭遇了两大瓶颈,解决它们费了他不少心思:“第一就是工匠的问题,以为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不是一个两个人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当时我们从全国招募了工匠。为了请到好的师傅,我们四处去请,去想法设法说服,告诉他这是一个弘扬民族文化的伟大事业。于是后来才有了我们150多名工匠的团队。第二个困难就是采购玉石。我们当时要根据图中不同的色彩采购不同的玉石,最主要的是以和田玉为主,但是其他的玉石每年的出产量也是不同的,其中有两种是费了很大的周折才买到的。当时跑了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才找全了玉石。虽然过程很坎坷,但看着制作完成的作品,心里顿时有了很大的成就感。“
退休后壮心不已,再创业志在千里
人们退休后大都选择安享晚年,罗廷忠却恰恰相反。闲不住的他志在千里,退休也成了他另一段事业的开始。当我们问到他为什么要创业时,他告诉我们他曾经在骑摩托车时与迎面而来的汽车发生了车祸,人虽然没什么事,但随身佩戴的玉观音碎掉了,他感到自己受到了观音的庇佑,萌生了经营玉制品的想法。加上那段当兵的经历,让他有了很深的责任感。当他看到许多中华传统文化正在被不断忘记,他感到十分的难以接受。“加上我本身就不是个安分的人,没退休我就想着创业。我就是在部队上养成了那种认定目标就去努力做的态度,不管能不能成,我都会去尝试。”
就是这么一位操劳了半生的老人在退休之后,无惧所有困难以军人之姿勇敢面对,坚定的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其精神着实另人钦佩慨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罗廷忠的军人作风也带到了他创业的人生里,转业最初的他临危受命,面对一个漏洞百出、岌岌可危的建筑公司,他并未慌乱,而是决定首先安抚工人们的情绪,紧接着便退出了三大措施:一是完善公司的管理制度,二是解决职工与公司的根本利益问题及职工的医保、社保与基本生活保障,三就是职工的自身利益。之后的他带领公司一步一个脚印,逐步走出了困境。而这段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更为他今后的创业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说他经历过很多矛盾,也经历过很多纠纷,而面对身份的转变,他觉得非常的自然、平常。
退休后的创业人生更是硕果累累,公司不到一年就上市成功,让众多同行业企业望其项背。除了兢兢业业做好当下,他更规划了长远的未来:“未来我们将建造与‘孔子圣迹图’并称的皇玉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四大名著博物馆的七大博物馆,大学城玉雕和国和书画院。这些都已经开始了筹建的进程。十年内我们会将园区打造成中国最具有影响力也是最大的文化产业园区。“
我们也祝愿罗廷忠老人这位“闲不住“的奋斗者能够在未来谱写更加精彩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