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网(Lois)8月13日讯 360董事长周鸿祎喜欢总结,精于反思。这是即将出版的第一本周鸿祎官方授权传记《拒绝平庸》所传达的核心观点之一。
渗透在周鸿祎人生经历之中的,是他曾经总结或分享过的各类经典论调。在这本由财经作者李正曦所编写的书中,这些代表着周鸿祎个人风格的总结再次浮现。
以下就是腾讯科技从本书中所挖掘到的周鸿祎的十大经典论调:
1.《硅谷热》对职业生涯带来了很大影响
谈及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周鸿祎总会谈到《硅谷热》这本书。
“去国外融资,与我潜意识里一直在影响我的一本书不无关系。大二、大三 时,我熟读了一本讲述许多硅谷故事的《硅谷热》。从苹果公司的成功故事里,我 第一次知道了风险投资,它给我后来的职业生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借助这本书,他明白了作品与产品的区别,明白产品的价值必须被人使用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产品不仅要生产得出来,还要卖得出去; 卖得越多,使用的人越多,产品的价值就实现得越充分。
2.投资经验:不熟不做
周鸿祎离开雅虎后,成为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投资合伙人。他希望自己手里诞生像百度和腾讯这样的公司,但却遭遇了多次离谱的投资经历,比如投资羊奶、煲汤、靶场等项目。痛定思痛,他终于下定决心:不熟不做!
后来,周鸿祎总结三条投资失败率较高的情况:第一,不熟悉,钱放进去好比买彩票;第二,有时明明不太看好一个项目,但碍于朋友情面还是投了;第三,光看项目不看人,或看人看得不准,也是赌徒心理。
3.两类人创业不容易成功
在投资一些公司后,周鸿祎发现了一些规律,他总结为两类人创业不容易成功。
一类人是技术人员。因为他自己也是搞技术出身,因此比较了解他们的优缺点。技术人员特别自负,而中国目前为止鲜有成功的程序员。
还有一类人是文人,他们也和程序员一样大多自负,听不进忠告和建议。事实上,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特别自负的人,做什么都不容易成功。他一开始做风险投资也是一样。
4.后来者的机会:大企业也会犯错
周鸿祎在讲述创业者和大公司之间的关系时,喜欢引用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这本书。
这本书带给他的启示,那些曾经让许多人艳羡不已、竞相效仿、创新能力令人叹为观止的优秀企业,原来也会失败和衰落。衰落的原因很多,官僚作风、傲慢自大、管理僵化、战略短视,或者就是单纯的时运不济,反正他们不再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技术的革新,无法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了。
5.颠覆式创新都是马后炮,但它是小公司的唯一出路
在周鸿祎最常提及的词汇里,“颠覆式创新”绝对上榜。
“市场上已有的规则是大公司制定的。规则是别人的制度,你如果进到那个套子里,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能立足的办法只有两种:在套子外面不进去,或者把套子戳个洞。”
6.颠覆式创新是在微创新基础上实现
周鸿祎相信,改变数字工业的革命,并不是高瞻远瞩、行思缜密的战略规划使然,而是微创新的必然结果。在国内,他是最早鼓吹微创新的人,可能也是嗓门最大的。
要改变市场格局,微创新一定是从冷门开始,从大公司不注意的角落开始。在热门中进行微创新,无法到达革命的彼岸。
7.产品经理必需找到用户的强需求
周鸿祎总结出过一个优秀产品经理的四点心得:
·要用心。 只要用心,只要努力,哪怕是一个外行,也能够成为专家。
·将心比心,学会从用户角度看问题。我们做产品,无论有多么好的技术,有多么好的设计,最终评价好还是不好的,是用户,不是产品经理、行业专家,更不是老板。
·处处留心,寻找改善用户体验的机会。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他的头脑是开放的,他的视野并不局限在自己的行业和产品上。
·脸皮厚,不怕骂,没心没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最重要的素质就是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不怕骂, 而且善于从骂声中找到改善产品的机会。
8.免费只是商业模式而非赢利模式
免费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但很多人总把它与赢利模式画上等号。商业模式是一项复合的概念,包括公司做什么产品、定位什么样的客户、用什么市场营销手法,赢利模式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好的商业模式应该回答清楚以下几个问题:拿什么免费?这个东西会不会成 为一个基础服务?通过免费能不能得到用户?在拿到用户和免费的基础上,有没有机会做出新的增值服务?增值服务的用户愿意付费吗?
9.创业公司以巧取胜的三种招式:移动、平衡、杠杆。
移动,即快速运动造成对手无的放矢。平衡,即推拉牵制诱使对手失去平衡。杠杆,即借力打力导致对手进退维谷。
10.360的文化:拜用户教
周鸿祎喜欢谈用户,360公司的文化核心之一就是拜用户教。
从产品和用户体验来说,要跟对手竞争,只有比对手更贴近用户,做出更多的创新,你才有机会。接下来就是比拼内功了:看谁的运营成本更低。
看看今天所有伟大的公司,都是在提供价值服务,所以你只要拿到用户,就绝对能在用户群之上做出好的业务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