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邵东站12月6日讯 初冬时节,虽然已经寒意逼人,但走进佘田桥,到处感受到一派火热的文化建设氛围:享有“小南岳”之称的佘湖山上,素食文化一条街的建设如火如荼;文联办公室里,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评选来自各地的参赛摄影作品;一本叫做《蒸水流韵》的刊物也在紧张的整理编辑之中。镇文联主席刘陆武喜滋滋地告诉记者,这是全省第一本乡镇文联纯文学刊物呢。
佘田桥,以境内佘湖山而得名。佘湖山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享有“小南岳”雅称。山上云霖寺,有1300多年历史,据传为唐肃宗皇帝御笔钦赐匾,千百年来,名人雅士慕名而来,在佘湖山登临揽胜,吟诗作对,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香火旺盛,为湘中地区佛道文化发祥地。佘湖山四周,莲湖山、狮子峰、荫家堂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
近年来,佘田桥镇紧紧围绕“夯实文化底蕴,打造品牌文化,建设湘中文化名镇”这根主线,大力打造“旅游宗教文化、传统文化、群众文化”三张品牌,文化品牌建设花繁叶茂。
该镇自2008年开始,引进香港嘉林公司大规模启动佘湖山生态旅游公园建设,该公园按国家AAAA级标准打造,目前已投入资金2000多万,景区道路已全部硬化、寺庙等景观已基本完工,一个全新的文化旅游生态公园已成雏形,越来越多的游人把旅游度假的目的地放到了佘湖山。省佛教协会会长圣辉大师、著名画家李自健多次登临佘湖山,感受这里的文化建设氛围后,非常兴奋,圣辉大师亲笔题词鼓励,李自健也表态将大力支持风景区内的湖山书画院项目建设。受旅游产业的带动,享有“佘田桥三宝”美誉、曾一度冷落的佘田桥豆腐、萝卜、莳菇等特产又重新畅销起来,以这三大特产开发为主题的的素食文化也悄然兴起。
佘田桥拥有一大批诗词、楹联、书法、民间文学爱好者,据镇文化站介绍,登记在册业余从事诗词楹联等文艺创作的有200多人,其中国家级的有5人,市级以上的28人。他们以蒸水诗联分会、楹联分会为阵地,积极创作。据不完全统计,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该镇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文艺作品1000多件,创办了《蒸水流韵》,《湖山诗书画》等刊物,并开展了诗词进校园活动,由于成绩突出,该镇境内的邵东四中被定为邵东县唯一的省市县传统诗词楹联教育基地。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该镇文化工作者用心发掘文化精粹,他们将该镇的风土人情历史传说等搜集整理,精心编纂了一本记录该镇历史文化传承的《神奇佘田桥》,该书去年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激发了佘田桥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在省市县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境内古建筑荫家堂今年成功升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文化工作者的发掘下,境内流传的木偶戏、车马灯也重焕异彩,其中有着180多年历史的杖头木偶戏新剧于2008年参加中国首届农民艺术节获得由文化部颁发的“银穗奖”,并先后被市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车马灯也成功被列入省非物质保护名录。
近年来,佘田桥镇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支持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有声有色。到目前为止,镇里拥有铜管乐队 7家,从业人数达100余人,歌舞乐团5家,从业人员近100人,年演出场次在600场以上,每到夜幕降临或者农闲时节,境内到处管弦悠扬,舞影蹁跹,丰富多彩的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不仅提升了广大群众精神文化内涵,也有力促进该镇和谐建设。
为更好整合文艺优势,提高文艺总体发展水平,在市县有关部门的支持下,2010年10月,该镇率全市之先成立了镇文联,为打造文化名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文联成立一年来,先后成立了诗词、楹联、摄影、美术等5个协会,成功举办了佘田桥风情摄影大赛,编辑了《蒸水流韵》杂志。邵阳市第一家乡镇文联、全省第一条乡镇素食文化一条街、全省书法楹联活动基地……一顶顶品牌文化的桂冠,让蒸水河旁有着近千年文化底蕴的小镇散发的文化味道日益浓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