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鹏将所有的宣传重心都集中到了MONA M03。
又是请来了法拉利前设计师,又是实现了创纪录的0.194风阻系数,又是搭载了顶级扬声器,又是标配了16G的逆天车机内存。当然还有最重要的,这款车是带着普及高阶智驾的kpi而来,要实现AI技术加持的端到端智能驾驶,将高阶智驾的价格打到20万元以内。
作为相对比较了解“内情”的人,看到这样的动作,说实话真的挺替小鹏揪心的。作为初代新势力,小鹏今年上半年的销量仅为52028辆,这家企业是真的经不起折腾了。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小鹏的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似乎仍旧没有疏导清楚。
(1)网约车底子,折腾的意义有多大?
在很多人眼中,MONA M03在小鹏产品序列中的定位,应该是“全村人的希望”。毕竟P7已老,G6被竞争对手打残了,G9从来没火过,X9面对的用户群体又相对小众,小鹏急需一款月销1万+的走量车型,而MOMA M03就担纲着这一任务。
但问题是稍微了解一下市场的人都知道,这款车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它的“底子”就不太够格。
MONA M03原本并不是小鹏的车,它最早诞生于滴滴的达·芬奇计划。滴滴当时之所以要做这款车,主要是给自己留条后路。那会儿滴滴因涉嫌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的问题被下架,很担心网约车业务做不下去。刚好那时候也流行“新造车”,于是滴滴就召集团队做了MONA M03的雏形,也是想着万一网约车不让干了,去乘用车市场分一杯羹。
结果滴滴的担心是多余的,经历了几轮整改后,网约车业务重回正轨,这时候达·芬奇计划就有点尴尬了。然后小鹏就把这款车买了过来,当然小鹏也没有花钱,它是拿股份置换的,其实很大程度是为了与滴滴绑定,同样也是给自己留条后路,万一不行了还能给滴滴供网约车?
这件事本来平平无奇,但后来发生的各种事情就有点魔幻现实主义了。本来小鹏收购达·芬奇计划也就是跟滴滴来个深度绑定,毕竟谁也没指望滴滴能有多少技术。然后小鹏打算以这款车为基础出一款平价车型,照顾入门级用户,顺便进军网约车市场。但很快又推翻了,因为单纯造平价车,小鹏没有成本优势,于是打算加点噱头,搞点智驾。
再后来就是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这个项目越做越大,直到成为“全村人的希望”。其中反复更是多不胜数,比如MONA宣传了很久要做第二品牌,结果最后还是乖乖叫小鹏MONA,因为小鹏自知这款车很难单独撑起一个渠道。再比如价格,有说10万级,有说15万级,有说20万级,内部似乎都没理清楚。
当然了,最致命的问题,可能是这车压根底子就不够格。定位是A+级纯电轿车,尺寸是4780*1896*1445mm,也就跟秦PLUS一个级别。新车基于400V架构打造,有两个续航版本(515/620km),有两个动力版本(140kW/160kW),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架布局。就看这些参数,是不是依旧是网约车的“标准配置”?
至于各种吹嘘后备箱大的,用扭力梁,用小电机、小电池,它可不就空间大吗,网约车就是这么干的呀。不信你看看MONA M03的“前身”比亚迪D1(同样是滴滴的定制网约车),四米四不到的车身有2米8 的轴距,还能做成侧滑门,这个空间优化能力不是碾压MONA M03?
作为资深的行业创作者,反正我是特别不能理解小鹏拼命折腾这款车的意义。哪怕你“粉饰”得再好,这款车的底子真的潜力有限,除非你的价格特别有优势。但小鹏的一贯做法,就是价格把握特别差。
(2)缺乏用户定义,小鹏的死穴
小鹏其实不缺技术,作为一家新势力,小鹏几乎做到了核心技术的全栈自研,这一点是非常厉害的。比如最近传出消息,小鹏与大众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的车型将于24个月内量产。联合开发只是好听的说法,很大程度是小鹏在给大众“赋能”,要不然以大众的底子何必拉上小鹏。
智能驾驶方面就更不用说了,在华为正式崛起之前,小鹏已经算是新势力中的智驾标杆。哪怕是城市NOA推进速度被华为压了一头后,小鹏最近也奋起直追,发布了国内首个量产上车的端到端大模型。
在超充领域,小鹏也是国内新势力中的先行者。2021年发布国内首款800V高压平台车型,2022年8月带着自研的S4超快充站亮相,可以实现480kW超充,比特斯拉的350kW超充提升了一个维度。
但很可惜,小鹏的这些技术领先,并没有转化为产品的领先。最典型的,小鹏是最早推出800V平台的车企,首先搭载在了G9上,却因为定价太高打了个“哑炮”。而当时小鹏主销的P7是没有800V平台的,消费者要这玩意有啥用?超充也是一样,数据确实牛,但充电桩的覆盖面有多少?而且价格偏高,消费者不赶时间也压根不爱用。
唯一一个G6火了,当时的价格确实香,却被供应链卡了脖子,产能迟迟上不来。原因是“大压铸件产能受限”,问题是这事之前蔚来已经被摆过一道了,小鹏一点预案没有?
小鹏最大的问题,似乎就在于整个体系中没有一个站在消费者端说话的人。没有人真正从消费者的角度审视,这款车这样的定位合不合适,这款车卖这个价,消费者到底能不能接受?
最早的P5就存在这个问题,当时正是小鹏如日中天的时候,P7大卖,也让很多人对小鹏的车很感兴趣。很多人都期待,有一个“廉价”版本的P7出来。P7卖20万嘛,这车就是空间比P7小一点,各方面配置弱一点,然后卖15万,操控各方面有保障,小鹏品牌也有“面”,大概率就火了。
但是小鹏偏不,450km的续航卖15.69万起,550km的续航要卖20多万,智驾还得单独花2万块钱选装。在小鹏的角度,我这样做是很合理的。虽然P5比P7的尺寸要小,但新车开发也需要经费嘛,智驾也是完全平齐P7来的,甚至配了当时P7还没有的激光雷达。再加上小鹏的供应链管理确实不行,“必须得卖20万才能回本”。
但问题是,市场从来不是你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也不是你开发这款车花了多少钱。而是消费者愿意花多少钱买你的车,如果要花20多万才有不错的体验,那我为什么不考虑P7?是的,P7高配要花更多,那市面上是只有你小鹏一家有车吗?我就不能选择其他品牌吗?
说句不好听的,这个级别的用户,他就不可能愿意承受那么高的溢价。你的智驾做得好,让我免费用,或者低价用,那我是愿意的。你要卖给我高价,你猜猜为什么我不买B级车C级车要买A级车,是因为我迷恋A级车吗?这种事,都是看破不说破。
更令人没想到的是,曾经被小鹏视为滑铁卢的“P5事件”,居然在今年又一次重现了。现在的MOMA M03,不还是当年的P5吗?不同的就是底子更差,干脆是网约车底子,相同的是依然想卖高价。这一次请来了前法拉利设计师背书,还号称有了非常牛的“超级音响”。问题是,现在的市场可是比以前卷得多得多。
比如比亚迪秦PLUS DM-i,典型的A+级轿车,现在卖7.98万,这个价格尽人皆知。小鹏到底有多少底气,会说出这样的话,“在MONA推出以后,P系列的价格下限将往上提高”,“MONA定位在20万元以下”,睁开眼睛看看世界吧。深蓝SL03已经算标准的B级车了,卖12.49万起,奕派007算C级车,卖13.86万起。
小鹏的依仗究竟是什么?
写在最后
看到小鹏最近的一些动作,一些言论,我的最大感受是“害怕”。真的很难想象这一个个决策,从市场调研到研发到生产采购,究竟是怎样发出来的。2021年小鹏的销量就达到98,155辆了,当时旗下还只有两款车。谁承想这么多年过去了,小鹏还在为月销一万抗争。如今所谓的“全村人的希望”MONA M03,大概率也承受不起这么大的重任。
小鹏的问题,就在于太其乐融融了,大家都在“造自己喜欢的车”,产品如何定义,似乎都是等车缝缝补补差不多了,再确定的。最典型的就是MONA最终居然没有成为第二品牌,酝酿了这么久,实在是太儿戏了。
谁能做那个告诉小鹏用户需求的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