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大早赶晚集”
在经历了2023年的百模大战之后,通用、行业、垂直等各类大模型纷纷涌现,成为企业竞相布局的香饽饽。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的统计,全国已有至少130家公司研究大模型产品,10亿级参数规模以上大模型至少已经发布了79个,其中做通用大模型的有78家,做垂直大模型的有52家,应用场景横跨客服、工业、医疗、汽车、游戏等多个领域。
近期,旷视科技CEO印奇在参加新质生产力汇报时表示,公司将围绕大模型,重点推动多模态大模型在行业的应用。
曾被称为“AI四小龙”之一的旷视科技正发力大模型,并于去年下半年重启IPO,它能否成为第三个扣响资本市场的小龙呢?
研发投入占比高 核心竞争力是深度学习
公开资料显示,旷视科技聚焦物联网应用场景,通过个人物联网解决方案、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以及供应链物联网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 AIoT 产品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作为AI人工智能公司,旷视科技高度重视研发团队的投入和建设。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度和2021年上半年,旷视科技的研发投入分别为6.06亿元、10.35亿元、9.99亿元和5.93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70.94%、82.15%、71.87%和88.49%。
据智慧芽数据显示,旷视科技旗下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拥有2268项专利申请信息,其中非外观专利申请数量2090项。旷视科技的专利布局主要专注在电子设备、图像处理、计算机、目标对象、人脸图像等技术领域。
旷视建立计算机视觉研究院,推出多款产品。目前,公司拥有Brain++是旷视自主研发的新一代AI生产力平台,包括深度学习框架MegEngine(旷视天元)、深度学习云计算平台MegCompute以及数据管理平台MegData,将算法、算力和数据能力融为一体。依托于Brain++,旷视可针对不同垂直领域的碎片化需求定制丰富且不断增长的算法组合,向客户提供包括算法、平台及应用软件、硬件设备和技术服务在内的全栈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旷视科技与行业头部企业深度合作,参与到金融、运营商、智能汽车、手机等领域,与客户共同探讨大模型。在物联网场景方面,旷视科技打造的3A创新物流解决方案,可通过智能托盘四向车、AMR、提升机等设备,和调度智能旷视河图软件系统,提升客户的仓储物流效能。截至2023年,旷视科技已经服务了近500个物流客户项目。
旷视科技主张AIoT软硬一体化产品体系,搭建了涵盖算法、系统和硬件的全栈式技术实力,奠定公司的核心优势。同时,公司坚持技术创新和商业落地两条腿走路,以此面对大模型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大模型产品开花 拿什么与巨头竞争?
今年以来,大模型加速落地进程,阿里、百度、商汤、昆仑万维等多家企业推出大模型产品,让AI大模型赛道变得越来越拥挤。
图片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如今市面上的大模型按输入类型不同主要分为语言大模型(NLP)、视觉大模型(CV)、多模态大模型。
华福证券研报表示,相比单模态,多模态大模型同时处理文本、图片、音频以及视频等多类信息,与现实世界融合度高,更符合人类接收、处理和表达信息的方式,与人类交互方式更加灵活,表现得更加智能,能够执行更大范围的任务,有望推动AI迈向AGI。
也有业界人士表示,暂时来看基于语言、视觉的大模型类应用场景更广泛,更易加速商业化。而多模态大模型需要更多算力,且暗藏更多数据安全隐患,对企业研发能力带来更艰巨的挑战。
随着AI技术加速成熟,大模型找到更普适的应用场景,并能不断提升复用价值,降低研发成本,将是破局的关键因素。重押多模态大模型的旷视科技作为后起之秀,无论在财力和技术上,都难以与行业巨头抗争。不过,公司在深度学习领域的开源优势,能否帮助它实现弯道超车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