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与嘉信理财联合进行调查。显示有28.6%的受访者将奢侈品消费列为财务目标,这一比例较五年前下降了超过50%。而35.4%的人称他们不再拥有投资性房产,较去年上升21.3个百分点,现金和定期存款成为了他们主要的投资选择。
这些受访者,都来自一线到三线城市,年收入在12.5万元到100万元之间。由此可见,现在的中产阶级消费观念趋于理性化。
今年中国贺岁片票房再创新高,收入超过七十八亿元人民币,其中《热辣滚烫》和《飞驰人生2》都独占鳌头,成为不少80、90后人群的观影首选,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要更为突出。关键在于,他们对电影内容的偏好、观影方式的选择,都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当前电影市场的面貌。
而这也显示出一个重要现象,当下80、90后已成为中产阶级的消费主力。
这类“新中产”拥有内容选择维度的话语权,会随着经济资本和消费实力的提升,在未来贡献出80%的消费比重。
那么,作为中产阶级在消费领域的中坚力量,“新中产”对消费又有着什么样的追求和选择?
手机:国货崛起,质价比才是YYDS
过去,大多数人普遍认为手机只能分为两种——苹果和杂牌机。并且随着贸易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这种印象还根深蒂固在中产阶级心里。然而,近几年国产供应链和自研技术的崛起,使华为、OPPO等国产品牌,凭借着卫星通讯、百瓦快充等前沿技术,赢尽了消费者的青睐。
尤其近日开售的华为Pura 70系列机型,更是在毫无通知的情况下,让消费者自发形成“小队”,在线下门店排起了长龙,只为优先体验到更好的国货产品。
更有甚者,推出质量、功能和性能都媲美苹果,但售价只有三分之一甚至更低的中端产品,以极致质价比成为了“新中产”群体的首选之一。
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他们对产品质价比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国产品牌在技术和品质上的进步。
出行:环保与健康成为新选择
在出行方式上,“新中产”开始摆脱对飞机、高铁等大型交通工具的依赖。他们热衷于追求个性化和自由化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出于对环保和健康的重视,往往会选择相对“离谱”的交通工具。
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经常能看到“共享单车跨省”、“西藏徒步”等视频,甚至还有一些年轻明星开启骑行挑战,无不说明“新中产”以别样的出行方式,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消费观念的巨大转变。
家电消费:国货支持与高品质追求
回想以前,国产家电好像很少有被“待见”过。消费水平较高的中产家庭,用的电饭煲是虎牌(日本),看的电视是索尼三星,甚至就连空调、冰箱都热衷于国外品牌,仿佛它们天生就代表质量好、高端。尽管,这些牌子的定价要比国产高出不少。
而对于“新中产”来说,他们拒绝品牌无理由的高溢价,会选择价格与实际价值匹配度更高的产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新中产”只买低价的产品,相反他们看重的是产品的质价比,是产品能否给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在这点上,国产家电在国内市场的份额转变就足以说明,尤其在高端电视的选择上要更为明显。在第三方权威机构中怡康的数据中,TCL以高达50.5%的市场份额,位居2023年Mini LED电视销量第一,前几位同样是国产品牌。反观早年深受中产家庭青睐的三星索尼,份额却少的可怜。
显然,同样在高端的Mini LED电视品类上,“新中产”更热衷于国产品牌。关键在于,TCL作为该领域的先行者,在2019年便首发并量产了全球首台Mini LED电视,而其他品牌还寄希望于OLED。同时,旗下还有TCL华星,在Mini LED领域建立了贯穿上下游产业链的生态优势。
两方面的作用加持下,TCL终于在今年又跨出一大步——发布了TCL全域光晕控制技术。
技术层面,它被奉为“光晕终结者”,能够解决Mini LED电视中长期存在,并困扰行业已久的光晕难题。在年度旗舰X11H中,这项技术融汇了六晶方芯II、超聚光微透镜、微距OD值、背光响应算法和A++蝶翼星曜屏等五种能影响光晕的黑科技,从Mini LED成像的全链路实现完美级别的控光。单是其中的透镜技术,就用上了24项相关专利,而屏幕、发光芯片等,用上的自研技术更是数不胜数。
高于价位的体验、领先全行业的技术,成为塑造国产品牌备受“新中产”喜爱的关键。
汽车消费:品牌不再是唯一标准
对于汽车消费问题,“新中产”不再局限于早期日系、德系等海外品牌在早期带来的影响,他们更加注重汽车的性能、设计、智能化水平以及售后服务等诸多因素。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汽车厂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满足“新势力”的需求。
元旦期间上市的问界M9,发布仅7天就大定超过3万辆,至今大定金额也超过了3亿元。在华为汽车销售的回应中,能发现80后群体占据消费大头,打动他们的是更智慧的交互系统、更有科技含量的智能驾驶体验,能提供更安全的驾程环境。
结论
当下,中产阶级的消费观念越来越趋于理性化,尤其是以80、90后等年轻群体组成的“新中产”,更是展现出他们看重产品功能赋予的生活品质的提高,甚至是高品质产品所赋予的生活态度和情绪价值。这对卖方市场来说,在“鞭笞”下不断提升产品,最终获得更多“新中产”的青睐,才是一种正向循环的双赢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