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华博经纬
出品|华博经纬
近日,被誉为“AI医疗第一股”的鹰瞳科技,公布了2023年度财务报告。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同比上涨79.5%至2.039亿元,归母净利润虽同比上涨26.37%,但公司亏损势头未改,年度亏损约1.46亿元,净利率为-71.41%。
尽管鹰瞳科技表示,年内亏损大幅收窄主要由于收入大幅增加、营运效率持续改善、以及成本控制加强导致毛利率提升。但却无法掩盖鹰瞳科技营收和净利润增速不平衡的现实。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元凶是鹰瞳科技高企的费用支出。财报显示,2023年鹰瞳科技的销售及分销开支为1.006亿元,行政开支为9898万元,研发开支为1.116亿元。其中研发费用较2022年的1.256亿元略有下滑,销售费用略微增长6万元,行政费用大增38.16%。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大费用的支出大部分都流向了员工,截至2023年12月31日,鹰瞳科技有339名全职僱员,产生的总薪酬成本为人民币2.14亿元。也就是说,光员工薪酬已经高于鹰瞳科技的总营收。具体来看,1.1亿的研发费用里员工薪酬就占了8021万,同时鹰瞳也将行政费用大幅增长归因于“主要由于采纳新僱员股权激励计划及其项下的股份支付所致”。
而且鹰瞳对员工的“大方”并非是近期才有。截至2022年12月31日,鹰瞳科技的总薪酬成本(包括股份支付)为人民币2.16亿元,同期鹰瞳科技的营收仅为1.137亿。
虽然鹰瞳对员工的慷慨一如既往,但对鹰瞳至关重要的大客户数量却处于逐年递减的状态。招股书显示,2019年及2020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总额分别为2560万元及4080万元,分别占公司各期间总收入的84.1%及85.5%。同期,第一大客户的销售额为1320万元及2080万元,分别占公司同期总收入的43.5%及43.5%。当时,鹰瞳科技表示,若公司前五大客户的业务、经营及财务状况的任何重大不利变化均可能对公司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但到了2021年,公司营收占比10%以上的客户只剩3个,贡献收入分别为2780万元、1800万元、1423万元,合计在公司总营收的占比为52.1%。2022年,贡献鹰瞳科技营收占比10%以上的客户再度减少至2个,贡献收入分别为2031万元和3655万元,合计占总营收的50%。大客户萎缩的情况到了2023年再度恶化,报告期内占公司收入10%以上的客户只剩1个,贡献了3070万收入,在总营收的占比缩小至15%。
从积极方面来看,鹰瞳科技成功摆脱了“大客户依赖症”,但大客户们收入贡献值的下滑也从侧面说明,鹰瞳科技在大客户维护方面仍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
中信里昂最新研报指出,随着市场对人工智能相关主题的兴趣日益浓厚,该行继续看好鹰瞳科技在中国AI视网膜成像市场中的领导地位,同时考虑到鹰瞳科技在医疗和消费健康领域的广阔商业前景和渠道扩展策略,将公司目标价从17.2港元提升至20.7港元,维持买入评级。中金公司同样给予鹰瞳科技买入评级,目标价为19.8港元。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3年4月3日,鹰瞳科技的港股收盘价为17.88港元,距离机构给出的目标股价上涨空间仅有15%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