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一周年之际,百果园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股价暴跌。
1月16日开盘,百果园集团(简称“百果园”,02411.HK)股价出现“断崖式”下跌,最终收报4.18港元/股,单日暴跌30.33%,市值蒸发超27亿港元。
此后,百果园股价连续下滑,到1月26日收盘,股价为3.29港元/股,上市一年后较最高点已然跌去超五成。
股价下跌之外,百果园目前还面临诸多挑战,核心盈利能力堪忧便是其中之一。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尽管2023年上半年百果园营收净利润实现双增长,但高价水果的生意并不好做,从过往数据来看,2019年—2022年,百果园的毛利率基本维持在10%上下,净利率不超过3%。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利率通过降本增效上升至3.95%。
百果园由余惠勇夫妇创立于2001年,在创办不久便转向“轻资产”的加盟模式,开始迅速扩张。
到2023年上半年末,百果园在全国拥有5958家门店,加盟门店和自营门店分别有5945家和13家。
目前公司超八成营收依靠加盟,但加盟模式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让百果园遭遇到品控问题这一痛点。
1月28日,长江商报记者通过黑猫投诉平台查询发现,“百果园”共有1930起投诉,涉及食安问题的有水果被压坏、丑橘椰子发霉、草莓长毛等。
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日前重提“万店计划”。而这一目标早在2017年就已确定,如今7年过去,仍未达成。
视觉中国图
股价腰斩,八成营收依靠加盟
“水果零售连锁巨头”百果园,似乎正经历多事之秋。
1月16日,百果园股价在开盘后急速跳水,最终跌幅超过30%。面对股价大跌,百果园回应称,股价波动属资本市场正常现象,目前公司经营一切正常。
1月17日,百果园股价继续下跌,跌幅达到9.57%;直至1月18日,其股价才勉强止跌。连续三个交易日,股价跌幅超过40%,市值蒸发超30亿港元。
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1月16日,百果园正式登陆港交所,发行价5.6港元/股。上市当日,公司股价盘中最高触及7.12港元/股,总市值一度超过百亿港元,收于6.00港元/股,对应市值94.74亿港元。
不过,此后公司股价再未上过7港元/股。截至1月26日收盘,百果园股价报收3.29港元/股,目前来看,上市一年后的百果园,其股价较最高点已然跌去超过五成。
除了股价下跌,百果园实际盈利能力堪忧。据了解,鲜果买卖本就是一门“吃力不讨好”的生意,链条长、成本高等特质使百果园在获得可观收入的同时,却赚不到什么钱。
财报显示,2019年—2022年,百果园分别实现营收89.77亿元、88.56亿元、102.92亿元和113.1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49亿元、0.49亿元、2.30亿元和3.23亿元。同期,毛利率分别为9.8%、9.1%、11.2%和11.6%,净利率分别为2.8%、0.5%、2.2%和2.7%,始终在低位徘徊。
2023年上半年,百果园实现营收62.94亿元,同比增长6.4%,净利润同比上涨34.1%至2.6亿元,总体来看业绩处于增长之中,但与2022年业绩相比较,增速已有所放缓。2022年百果园实现营收113亿元、净利润3.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4%、40.35%。
同时,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半年报时的11.5%,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11.3%,其存货平均周转天数从8.8天,增加至9.2天。不过,公司净利率通过降本增效上升至3.95%。
与同行洪九果品相比,百果园的表现也难言乐观。
2023年上半年,洪九果品的营收和净利润规模分别为百果园的1.35倍、3.09倍,毛利率和净利率均比百果园高出4%—5%。
那么,卖得贵、利润空间更高的百果园为何盈利指标迟迟上不去呢?核心原因在于百果园居高不下的销售费用吞噬了利润。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百果园的销售费用占据公司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90.9%、88.8%和88.4%。
另外,从百果园业务结构看,其营收主要由水果及其他食品销售收入、特许经营使用费及特许经营收入、会员收入三部分组成。2019年—2023年上半年,水果及其他食品销售收入对总营收的贡献保持在97%以上,其中,公司管理的加盟店销售收入约占比80%,区域代理管理的加盟店销售收入约占比10%。
这也意味着,加盟门店越多,百果园赚得就越多。由此可见,百果园本质上做的还是高损耗、低毛利的水果零售生意,只是通过“类直营”模式将重资产运营的风险转移到了加盟商身上。
不过,加盟商处于弱势地位,将面临自负盈亏、压货风险和门店增多带来的竞争压力。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加盟商称加盟百果园后并不赚钱。有行业人士分析,百果园的高价策略与当前消费趋势格格不入,毕竟现在电商平台卖水果优惠力度都比较大,水果品质也并不低。
投诉不断品控问题成痛点
资料显示,百果园由余惠勇夫妇创立于2001年,最初只是一家51平方米的水果小店,开业后生意意外火爆。
然而,刚开到第三家直营店,余惠勇便发现,门店生意虽好,开店成本也高,实际并不赚钱,于是转向“轻资产”的加盟模式。该模式下,百果园扩张迅速,至2008年已有100多家门店。
之后,资本开始入局。天眼查信息显示,自2015年至IPO前,百果园一共进行了7轮融资,投资方达20多家,包括深创投、中金资本、招商资本等机构。其中,仅2018年一年,百果园就获得了3轮融资,B轮融资规模达到15亿元;2020年3月最后一次股权交易时,百果园估值达到120亿元。
在资本的加持下,百果园再度开启加盟模式,且扩张速度进一步加快。2021年底,百果园线下门店达5351家,分布在22个省市超过130个城市。到2023年6月底,百果园共有5958家线下零售门店,其中5945家为加盟门店,自营门店仅13家,较上年同期减少了3家。
作为余惠勇主推的经营模式,在上市敲钟仪式上,他再次表示:“我们坚定选择了加盟发展的道路,实践已经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们将长期坚持不变。”
然而,相比于直营模式,加盟模式对供应商的考验相对较大,且品控问题也是核心的痛点之一,在跑马圈地的背后,是消费者对加盟商的种种投诉。
长江商报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发现,截至1月28日,关于百果园的投诉多达1930条,包含恶意锁定账户、账户余额无法提现、果品变质、门店欺诈等投诉,其中“三无退货”投诉居多。
在行业人士看来,百果园主要依靠加盟商,但加盟模式的弊端在于企业对门店行为的控制力会相对较弱。
尤其是食品类企业,严要求的品控管理存在一定难度。不少加盟门店为了自身利益,会对总部的要求“阳奉阴违”,由此爆发出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百果园创始人、董事长余惠勇日前在黄金十年战略发布会上抛出万店目标,冲击千亿营收。同时,百果园还将适时开放全球加盟,预计十年内海外门店将突破500家,初步形成国际化格局。
在2023年中期业绩会上,余惠勇也曾重提“万店计划”,目标达成时间为2027年,到2042年预计将达到3万家。
实际上,早在2017年9月,百果园就确定了万店目标,只是时间一晃,过去了7年,仍未达成。
随着加盟店越来越多,百果园能不能解决管理问题和产品质量问题?新打法又能否支撑千亿营收梦?或许时间会给出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