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金 水
编辑|杨博丞
来源|氢消费出品
11月28日的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能链智电不出意外地出现在展厅。11月初的进博会,能链智电也是大张旗鼓地参展。
对于能链智电来说,公司“跌落”到如今地步,营销比生意更为重要。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能链智电的营销费用则环比增加了1.61亿元。这么大的营销费用砸下去,却只带来4682.8万元的环比毛利的增加。换句话,能链智电砸下近4块钱的营销费用,才能能赚回1块钱毛利。
目前充电行业的盈利一直是难题,而自称“充电服务第一股”的能链智电,又能在不盈利的“服务对象”上能获得多大利润呢?况且如特来电、星星充电、云快充等“服务对象”,已经对能链智电忌惮趋深,甚至不惜断联。
8月中旬,特来电、星星充电、云快充联手断开了能链智电战略合作伙伴快电的接口,此重磅消息使充电运营商圈里一度传言能链智电“受致命重创”。虽然能链智电接力否定,且快电高层透露,对于业务影响小于10%,几乎没有影响;但投资者依然在以脚说话,2023年4月至今,其股价一泻而下,跌跌不休。
(2023年4月至今,能链智电的股价一泻而下 图源:雪球)
充电服务业务的增长困难,能链智电就不得不开掘EPC、储能等为主的线下能源解决方案,看似产品很多,但无一例外,这些都属于重资产项目,且市场开拓的持续性不够,这也使得能链智电资产负债率不断扩大,亏损不断增加。目前来看,能链智电的不多的资金储备,还能“烧”多久呢?而裁员50%的传闻,更让外界对能链智电的前途产生更大的担忧。
本文围绕能链智电的业务,试图回答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能链智电亏损扩大的原因何在?
2能链智电换道为何依然无法盈利?
3若成功裁员,能链智电能获得多大生机?
亏损扩大
能链智电成立于2019年,据其官网介绍,其主要为充电桩制造商、运营商、主机厂、企业、车队等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线上、线下、非电等产品和服务覆盖新能源全价值链。
2022年6月,能链智电在美国纳斯达克借壳上市,曾被誉为“中国充电服务第一股”。据能链智电三季度的财报,其业务主要分为充电服务、能源解决方案和新业务三大类。截至2023年9月30日,能链智电累计覆盖充电枪超76.7万把,连接充电站超7.3万座,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76%和65%。
能链智电营收增速十分惊人,2023年第三季度,其营收同比增长536%达到创纪录的1.71亿元;同期完成订单5920万单,充电量13.83亿度,分别同比增长58%和66%,占中国共用充电量的21.8%。
但是,众所皆知,充电行业的盈利一直是难题。
充电桩企业的收入来源可以分为三部分:度电服务费、电费差价和增值服务,而充电服务费带来的收入占绝大部分充电桩企业总收入的90%以上。
天风证券分析师孙潇雅在研报中表示,就单桩盈利空间而言,由于电价基本平进平出,差额收益少,现阶段盈利空间基本来自服务费,盈利模式单一。而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崔东树则认为,充电桩适度超前发展的结果就是利用率不足,充电设施运营必然总体亏损。
如此来看,依存于充电桩企业生存的“充电服务第一股”的能链智电,获得正盈利,自然是很难的事情。实际上,能链智电始终处于亏损状态,而且,其亏损额呈现出快速扩大的态势。刚刚结束的第三季度,能链智电一个季度的亏损额,就超过了2022年全年。
具体来看,第三季度,能链智电的亏损同比增长234.89%,达到了创纪录的3.65亿元;其亏损额已经超过了2023年上半年的2.103亿元,也超过了2022年全年的3.54亿元。
造成能链智电亏损额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营销费用的猛增。能链智电2020年的营销费用仅为4721万,2021年就达到了1.83亿元,而2022年更是猛增到了2.4亿元。
进入2023年,其营销费用更是快速增加,其中第一季度为6640万元,同比增长50%。第二季度为8610万元,同比增长48%。第三季度的营销费用则一下子升到了1.61亿元,已与2021年全年营销费用额度不相上下。另外,2023年前三季度的营销费用达到3.1亿元,超过了2022年全年。
高额的营销费用,并没有给能链智电带来多少收益,大有“花钱赚吆喝”之嫌。以第三季度为例,1.61亿元营销费用砸下去,却只带来4682.8万元的环比毛利的增加。换句话说,砸下近4块钱的营销费用,才能能赚回1块钱毛利。
能链智电不仅不赚钱,还突遭合作伙伴的背刺。能链智电母公司旗下的充电服务平台快电,在今年9月份,被特来电、星星充电与云快充三家头部充电运营服务商下架了70%左右的充电桩。
此重磅消息使充电运营商圈里一度传言能链智电“受致命重创”。虽然能链智电接力否定,且快电高层透露,对于业务影响小于10%,几乎没有影响;但投资者依然在以脚说话,2023年4月至今,其股价一泻而下,跌跌不休。
(2023年4月至今,能链智电的股价一泻而下 图源:雪球)
业内人士刘旷认为,特来电等运营商之所以出现断开快电的接口,是因为忌惮快电这个第三方平台方的崛起而而化身“狼人”。
长期以来,充电运营商和第三方平台一直存在的利益摩擦。想当年,特来电、星星充电、万马三家充电运营商就已经做过一次类似的断开接口举动,他们宣布和滴滴旗下的小桔充电终止合作,其原因就在于小桔充电已化身为“狼人”,在充电服务费中,要抽走近20%的分成。所以,充电运营商们趁快电尚未进化成“狼人”,就提前下手了。
至今,特来电、星星充电与云快充也未与快电复连。
换道不利
中国的充电行业发展速度惊人,据能链研究院预计,2035年中国充电桩投资规模将超3万亿元,但这与自称“充电服务第一股”的能链智电关系并不大。能链智电没有因此获利,反而亏损逐年、逐季度不断扩大,又遭头部充电运营商 “抛弃”。对于能链智电来说,寻找新的增长曲线,无疑当前最为迫切的。
实际上,能链智电在今年就开始了第二曲线的发展。今年第三季度,能链智电的三大业务,即充电服务、能源解决方案、新业务中,智能设备制造业务(EPC)、储能业务为主的能源解决方案板块当季营收达到1.39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达81.2%,充电服务板块在单季营收的占比骤降至18.43%。
(图源:能链智电财报)
简而言之,能链智电的第二增长曲线——能源解决方案,不仅发展迅速,甚至成为了主业,使能链智电达成了“换道经营”,其“充电服务第一股”的称号已名不副实。
不得不说的是,能链智电的线下能源解决方案属于重资产项目,且不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EPC干的是承包方的生意,虽然盯主饿了当前的“新基建”风口,但是干完一个项目是一个项目,并没有多少新市场可供开拓。而其线下解决方案中的储能业务,也是一个不赚钱,甚至没有找到商业模式的行业。
具体来看,目前整个储能市场面临着下行周期,产能过程、库存积压、价格下跌等问题,而且玩家众多,来自各行各业的大公司和资本都一头扎进来了。
据中电联统计,2022年国内新成立了3.8万家储能全产业链相关企业,这一新增数量是2021年的5.8倍。另外,作为业内人士,浙江万里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云亮坦言,目前国内尚无一家真正实现盈利的储能企业,大多数储能企业依靠的是补贴存活。
相较于宁德时代、特斯拉等锂电巨头在储能行业抢占位置,能链智电又有多少技术与资金与之抗衡?
具体来看,技术方面,能链智电重营销轻研发,据招股书显示,其2022年的营销费用高达2.4亿元,但是研发费用却仅有3700亿元。因此,能链智电只能选择用投资或收购的方法,快速切入市场,比如今年6月,收购了香港领先的光储充一站式服务商——香港光电。
但是,能链智电的资金捉襟见肘。今年第三季度,其资产负债率相比上一季度仍在扩大,高达90.58%,远远超过了70%的通用警戒线。而且,其账面有3.96亿元现金,但短债就有超过5亿元。如此下去,能链智电如果短期融不到资金,就很有可能面临较为严重的经营问题。
(能链智电资产负债率不断扩大 截图于富途牛牛)
裁员求生
当经营出了大问题,一般的公司都以裁员来应对。能链智电也不例外。近期,能链智电公司陷入裁员风波,被爆与至少36名员工解除劳动关系,而且能链集团的裁员比例达到了50%。
(图源:网络流传的能链智电裁员风波)
据网络流传的信息,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能链智电的这次裁员,对被裁员工并不友好。能链智电公司仅同意以“n+1”的股票作为赔偿。对于不接受这一赔偿方案的员工,则会被强行解除劳动关系。
有员工表示,这次裁员中许多人是多年的老员工,公司这种解除劳动合同的方案伤透了员工的心,“即便公司声称现在无法提供足够的赔偿金,希望员工能够谅解,如果公司平安度过难关再补偿我们,我们也不至于被逼得走向仲裁、网络公开的境地。”
更惨的是,备注为山东能链控股直播运营总监的“刑天”则表示,他在此前被裁,n+1的股票赔偿都没有获得。
图源:脉脉
能链智电的裁员,目前仅为网络流传,尚未得到正式回应。但是,能链智电的困境,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单就其在2022年的大环境下,能链智电竟毅然决然地赴美上市,就看出其资金的短缺,对融资的渴望。
据能链官网统计显示,从2016年成立至上市前,能链已经完成15轮融资,融资总额超75亿元。进入2022年,面对更为复杂的外部政经环境,我国投资机构和投资人多采取更为审慎和严谨的态度,该年我国仅发生9,744起投资事件,总额达10,797.87亿元,为近五年来最低水平。
如果不是因为“烧钱”太少,对新的融资十分渴望,能链智电不会在2022年这个时间点赴美上市,进行二级市场融资。众所周知,2022年赴美上市环境并不好,受中概股退市风波和中国科技公司赴美上市信息安全审查趋严的影响,我国企业赴美上市意愿降至冰点,IPO数量和IPO规模均为过去6年最低。
能链智电虽在美借壳上市成功,但其上市以来,股价涨少跌多,如今更是一泻千里了。截至12月1日,其股价为2.11美元,较6月13日借壳上市当日的6.38美元,已下跌66.9%。
(能链智电上市以来,涨少跌多)
上市后,链智电没有靠实打实的利润说话,反而不断地搞多元化,不断地炒概念,不仅炒“充电服务第一股”,其与EPC、储能等风口搭上,不时地参加各种展览会、博览会,宣扬其智慧座舱能源补给解决方案、自动充电机器人等产品,试图为投资人讲出精彩的故事。
但是,这些概念本就与能链智电研发投入较小的事实不匹配。而且,对投资人来说,此时的能链智电仅仅讲故事,已经起不到提振股价的作用了。据11月8日的最新数据,能链智电的机构持股比例也出奇的低,仅为0.30%,几乎没有大机构作为压舱石为其护盘了。
总的来说,充电行业,前途光明、道路曲折,而能链智电,前途堪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