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蔚来的裁员传闻终于得到了官方确认。
11月3日,蔚来汽车董事长、CEO李斌发布全员信,称“公司将减少10%左右的岗位,具体调整会在11月完成”。
以蔚来在2022年财报中公布的员工人数来看,此次裁员或将涉及近2700人。
关于裁员的具体业务线,李斌未在内部信中明确提及。据《出行范儿》了解,多数业务线都将受到影响,特别是电池、手机部门调整最大。从李斌提到的未来业务及规划重点也可以看到端倪。
在内部信中表示李斌提到,过去两个月,公司进行了三十多场两年经营计划的分析讨论会,以确定每个业务未来两年的目标、关键成功要素与优先事项、行动计划、需要的资源,识别组织优化、降本提效的机会。
根据以下原则,蔚来确定了业务的优先级,并制定了组织与业务优化的具体计划:
显而易见,“组织提效”和“资源提效”将是此次裁员的主要依据。
李斌在内部信中颇显无奈地表示,“很抱歉这次调整会影响到一些同事,也请理解这是公司面对激烈市场竞争不得不做的艰难决定”。
可以想象,李斌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容易。要知道去年11月,李斌还曾公开表示“只要能发出工资,轻易不干裁员这事”,而是希望提升体系化效率,“保持100%的人,完成150%的工作,这才应该是我们要干的事情。”
不过在今年1月的全员信中,李斌就提到要精简团队,2022年团队持续扩张,但职责不清晰、目标不一致、流程不完善、重复建设的情况比比皆是,效率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2022年财报显示,蔚来截至2022年底共有26763名员工,相比之下,理想汽车同时期的员工人数为19396名,比蔚来少7000多人,而小鹏汽车同期仅有15829名员工。
值得一提的是,蔚来的用户体验部门员工数量最多,达到了11983名,占总数的44.8%;产品和软件开发员工人数为10025人,占员工总数的37.5%;制造部门拥有2800名员工,占10.5%;常规行政员工为1955人,占7.3%。
无论是总人数还是比例上,蔚来也确实到了要精简团队“瘦身”的地步。
毕竟这样的庞大的队伍并没有带来与之相匹配的营收和市场表现。
从销量上来看,蔚来今年的整体表现很难说有明显的起色。刚刚过去的10月,蔚来交付16074辆新车,环比仅增长2.77%,仍然未能突破2万大关。与此同时,理想、小鹏、问界、零跑、极氪等品牌不断创下新的销售记录,而且势头凶猛。
今年前10个月,蔚来共交付新车12.6万辆,对于25万辆左右的年度目标刚刚过半。
李斌曾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透露,正在推进销售能力扩展,争取9月底完成3万销售能力建设,10 月、11 月能看到成效。如今看来,改革成效并不明显。
销量未达预期,蔚来的研发等开支却一直居高不下。财报显示,蔚来二季度销售及行政费用高达28.57亿元,研发费用更是高达33.45亿元,远超同期的理想和小鹏。
也难怪何小鹏曾劝诫李斌“不要太过投入,要省着点花”。
对于研发投入,李斌曾多次公开强调,蔚来要在核心技术领域建立全栈自研能力,包括电池、芯片等,并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之内保持每个季度研发费用在30亿元左右。
蔚来此前已经对外确认要自研自产电池体系,计划2024年上半年量产上车,供应蔚来(NIO)及子品牌阿尔卑斯。届时蔚来将实现电池、电机、电控三电领域的完全自研。
同时蔚来也在自研AD芯片,目前已有研发团队800人,首款芯片“杨戬”已于10月量产。此外,蔚来还自研了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天枢SkyOS,并推出自研手机NIO Phone,而且李斌明确表示不会靠手机赚钱。
长远来看,这些核心技术领域的投入能增加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并有机会转化为高毛利率和竞争力,但短期内这也意味着沉重的负担,特别是对于当下严重亏损的蔚来。
在营收上,继一季度收入环比大跌33.54%后,蔚来于二季度交出了近年最差的一份业绩,营收仅为87.7亿元,同比减少14.8%,环比下降17.8%。高昂的成本开支以及不理想的营收,直接导致今年上半年蔚来的净亏损高达109.26亿元,同比扩大139.1%。
如今李斌在内部信中明确提到“推迟和削减3年内不能提升公司财务表现的项目投入”,电池、芯片、手机业务很明显都将涵盖其中。
李斌也在信中坦言,未来两年会是汽车行业变革期竞争最激烈的阶段,外部环境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尽管蔚来在成交价30万以上纯电市场获得了4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综合表现离预期目标仍有差距。“要想赢得参与决赛的资格,必须进一步提高执行效率,并确保关键业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
意识到这一点并做出调整并不晚,还留在牌桌上的蔚来至少还有机会参与竞争、扭转局势,避免再次陷入“最惨”境地。
(附:李斌内部信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