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涨停成了盛宴将尽的挽歌。
1
3天2板
赛力斯还在涨。
截至9月19日收市,赛力斯股价报收52.60元/股,公司总市值为792.9亿元。
近日汽车板块整体反弹,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无人驾驶板块纷纷走高,华为汽车概念股领涨,尤其是与华为深度合作的赛力斯,3天2板,创逾2个月新高。
9月12日,华为余承东还在AITO问界新M7系列发布会上表示,“在看不见和看得见的地方,为用户带来比遥遥领先更领先的极致体验!”
9月16日,又有消息传出,问界新M7销量暴涨,单日大定突破2000台之后,9月17日问界新M7单日大定再创新高,达到2700台。
与华为合作生产问界汽车的赛力斯的股价也迅速抬升,相较于8月下旬的低点,赛力斯的股价涨超60%。
这两点的刺激,对于赛力斯股价大涨来说,功不可没。
赛力斯与华为一直处于深度合作中,华为利好,赛力斯跟着飞升,似乎也是在情理之中。
不过理想汽车传出相关工作人员对问界评论,“买问界不等于买华为……这种合作模式不单只有问界,还有北汽极狐、阿维塔、奇瑞智界等等。”
虽然消息来源的真伪难辨,但从这个角度说,也的确是有一定道理的。随着华为智选阵营的扩大,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华为未来的资源如何倾斜还很难说。
至于问界新M7销量的大涨,或许和产品本身的关系也不大,根据财经锐眼,问界新M7销量暴涨,可能和降价销售的策略有关。
文中提到,此次发布的AITO问界新M7系列其实是降价销售,有说降价4万的,也有说降价7万的,而余承东则认为问界M7将承担起今年三成以上的销售任务。
强调和华为的合作关系,降价销售助推销量上升,说到底,依旧是在预期层面的炒作。
2
资本盛宴将尽?
摩羯商业评论曾把赛力斯的发展历程概括为“三级跳”。
从减震器到东风小康微型车,再到新能源汽车品牌问界,赛力斯先后抱上东风汽车集团和华为的大腿,在宣传上也始终把合作方的名字放在前面。
但回过头来看,赛力斯自己也的确美美实现了“三级跳”,还成功将自己送上市。
从名不见经传,到和“蔚小理”等新势力同台竞技,赛力斯仅花了半年时间。到2022年,赛力斯已经逐渐成了红极一时的10倍大牛股。
彼时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充满了想象力,资本疯狂涌入,车企与车企之间也在疯狂烧钱、融资、抢市场,搭上华为便车的赛力斯,也成了不少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
数据显示,上市以来,赛力斯3次融资分别募得38.50亿元、25.68亿元、70.59亿元,合计约为134.77亿元。
公司估值也一度被抬到1213.12亿元。
这种上涨实际还是资本型的增长,和过去互联网那一套几乎是一样的,虽然有一定实体企业的基础,但本质上还是烧钱扩张的叙事逻辑。
能不能兑现业绩不要紧,要紧的是能不能赚到这家公司估值增长后的资本差?也就是估值低的时候买入,估值高的时候卖出,赚公司估值增长的差额。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3月,赛力斯和华为官宣合作后,当年11月底,控股股东小康控股就开始减持赛力斯股票。
据财经十一人,这是自其上市以来,控股股东首次以自己的名义抛售股票,减持比例占公司总股本的2%,变现约16亿元。
2021年6月,参与定增的部分投资者,6个月解禁后,也择机在高位套现了部分股票。
但参与2022年7月那次定增的投资者就没有那么好运了,6个月解禁后,诺德基金、银河证券、中信证券等13名投资者悉数被套牢。
随着新能源市场从狂热中重回冷静,想要从中解套已经不再如想象中那般容易。
此次借着华为的东风,70亿元定增股东似乎又能重新看见解套的希望。
3
盛宴之后
那么盛宴结束后会发生什么呢?
看互联网和房地产就知道,盛宴之后,将会是杯盘狼藉,而真正的财富早就被洗劫一空,只余一地泡沫。
2023年半年报显示,赛力斯实现营收110.32亿元,同比下跌11.14%;归母净利润亏损额有所收窄,但仍亏损13.44亿元。
如果拉长时间来看,自2020年以来,赛力斯3年半累计亏损87.29亿元,并且离盈亏平衡仍遥遥无期。
根据金角财经的分析,今年上半年的亏损收窄,主要是赛力斯杂项收益和其他收益合计比去年同期多了8.35亿元,而营业利润的亏损金额只收窄了1.7亿元。
而这可能意味着核心利润表现比去年还不理想。
按照金角财经的计算,去年上半年,赛力斯每100万元的营收就带来17万元亏损;到了今年同期,每100万元营收带来的亏损超过25万元。
更糟糕的是,赛力斯的现金流状况也在不断恶化。
今年上半年,赛力斯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0.45亿元,去年同期为3.15亿元。
业绩低迷背后,主要是因为汽车销量不理想。
根据9月2日发布的《赛力斯:2023年8月份产销快报》,赛力斯汽车8月销量3263台,同比降低67.52%,1-8月累计销量33264台,同比降低15.64%。
业绩与销量的双重压力下,华为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
不过随着华为智选阵营的不断扩大,赛力斯与华为之间的关系也越发扑朔起来。
今年8月,首款搭载鸿蒙4.0操作系统(HarmonyOS4)的纯电轿跑,就没有使用华为与赛力斯联合打造的“问界AITO”品牌。
赛力斯今年也发布了完全自有的新品牌“蓝电”,其中的“含华量”也开始骤降,仅智能座舱使用华为HiCar。
那么赛力斯未来会不会失去了华为的资源倾斜?到时候的资本市场又是作何反应?如今是“逃”还是“进”?相信那些被70亿定增套住的投资者们,心中早已有了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