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资讯  |  评测  |  活动  |  学院  |  专题  |  杂志  |  产服  |  
您现在的位置:硅谷网> 资讯> 智能>

又有AI产品被质疑侵权,AI绘画与隐私保护如何平衡?

2023-08-20 10:48 作者:Tech星球 来源:硅谷网综合 关注: 编辑:GuiGu 【搜索试试

AI行业再起波澜。

近期,AI绘画产品TriK AI被绘画创作者质疑侵权。有插画师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未经其本人允许,原创作品被拿来“喂”AI产品。

社交平台上再次引发有关AI侵权的讨论,并延伸到形成新一轮的“AI抵制”行动。

这不是行业第一款AI产品引发质疑。AI行业发展迅猛,相关争议也接连不断。争议的背后,反映的是行业新生事物面临的不确定性。

新技术的浪潮奔涌向前。而随着AI类产品应用逐渐融入大众生活,如何平衡好安全与创新的问题,将无法回避,这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AI产品再掀波澜

继妙鸭AI相机之后,国内又有AI产品站上风口浪尖。

8月1日,插画师“是雪鱼啊”在微博发文质疑小红书旗下AI绘画产品TriK 未经允许,利用其本人绘画作品做AI训练。用户用 Trik AI得出的图片,与其原作品非常相似。几天后,陆续有多位插画师在微博发文质疑。

今年,大模型成为各家互联网大厂不可错过的风口,作为内容社区的小红书也加入这场竞赛。

今年5月,据36氪报道,小红书从3月起筹备了独立的大模型团队,核心员工来自广告业务的NLP技术团队,内部还有多个独立部门同时推进AIGC(AI生产内容)方向的落地探索。在今年4月,小红书上线专注中国风方向的AI绘画应用“Trik”。

TrikAI官方账号在小红书上有超万粉丝。官方会在平台上发布用户通过Trik AI得出的作品。而眼下,账号底下更多是用户的质疑评论。

随着事件发酵,在社交平台上开始有插画师以及用户为绘画创作者发声。在小红书上,有用户将头像更换成统一“抵制AI”图案,以表达不满。

截至发稿,小红书暂未就以上争议发布官方回应。而有小红书上的创作者向Tech星球透露,小红书运营曾经在和创作者的沟通中表示,小红书从未将用户发在小红书上的作品交给任何团队训练AI。

“AI侵权”行业争议不断

这并非AI产品第一次因为侵权而引发讨论。有关AI侵权实际上已经是一个行业性话题。

数据、算法、算力是AI发展的驱动力,其中数据是AI发展的基石,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数据是否足够庞大,影响着模型是否智能。各家大模型产品也是围绕数据、算法、算力进行较量,但如何获取广泛的数据是个挑战。

在小红书之前,网易旗下LOFTER的AI绘画功能“老福鸽画画机”也因版权问题惹创作者质疑。LOFTER官方解释称该功能实际是头像生成器,初衷是为方便没有绘画能力的用户制作喜欢的头像。但平台部分创作者认为该功能可能用到创作者的原创作品,有侵权之嫌。随后,LOFTER下架相关产品,并发布官方致歉信。

2022年11月,插画师洛柒也在微博质疑AI绘画应用Nijijourney涉嫌抄袭。她指出,Nijijourney生成的许多图片与部分画师的原创作品高度相似。而在此次“小红书AI产品事件”中,洛柒也积极为绘画创作者发声。

不止是绘画领域。在国外,2022年11月,OpenAI和GitHub一起推出的代码助手Copilot就曾被程序员们告上法庭。原告们认为,Copilot在未获得GitHub用户授权的情况下,使用了公共存储库进行训练。

在今年6月,OpenAI同样因为未经允许使用个人隐私数据收到了一份长达157页的诉讼书。

有关AI创作的侵权的讨论,从行业诞生之初就已经存在,并从未停止。

而有关未经允许,用受版权保护的原创内容训练AI是否违法的问题,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张伟君告诉Tech星球,著作权人是否能够对人工智能学习和训练行为主张权利,在各个国家依然是有争议的问题,这个问题有待法律明确,目前不宜轻易得出该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应立即予以禁止的结论。“虽然目前我国强调加强著作权的保护,但不能因此排除对出于人工智能学习、训练目的的数据挖掘行为适用合理使用条款的可能性。”

法学博士、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博士后、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陈绍玲也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依赖于机器学习,即利用大量数据对人工智能进行训练,利用作品训练人工智能时,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未经许可利用他人作品是否侵权的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有益于全人类的福祉,为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训练过程中对他人作品的利用不可避免”,陈绍玲告诉Tech星球,“为此,很多国家和地区在著作权法当中规定了一条例外制度,那就是为了训练人工智能的目的而利用他人作品的行为可以不认定为侵权,这在日本欧美的著作权法当中被称作文本和数据挖掘的限制例外制度。”

AI时代已来,监管提速

在微博发布质疑文章后,插画师“是雪鱼啊”在小红书发布停更声明,并已经联系律师处理相关事宜。但目前,对AI作品所涉的侵权证明和维权仍然是复杂且棘手的问题。

四川恒和信律师事务所律师、四川省版权协会版权维权中心专家王生忠去年曾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表示,若要证明AI绘画构成实质性相似比较困难。“虽然不少画师也公开表示禁止AI学习自己的作品,但作为作品在公开后就有可能被计算机程序抓取,我国司法实务中判断作品是否侵权采取‘接触+实质性相似’原则,但由算法深度学习生成的作品是随机不确定的,证明构成实质性相似比较困难。”

也正是存在着未知和不确定性,让大众对AI时代的到来产生疑虑。除AI侵权之外,AI换脸、版权归属等显性争议同样引发大众的焦虑。

事实上,今年以来,各国对于人工智能的监管步伐也在不断加速。而就在8月15日,备受行业关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个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的规范性政策。

生成式AI已经在市场掀起前所未有的狂欢。目前,国内各大企业纷纷入局AI大模型,百度、阿里、字节、商汤、360、云知声、科大讯飞等都已经在不同行业落地AI应用。根据IDC数据预测,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软件及应用市场规模为51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会达到211亿美元。行业发展速度超乎想象。

而这一次对于人工智能的监管节奏之快,也超出此前市场预期。从今年4月公开向公众征求意见、到正式发布,再到落地施行,整个周期不超过半年。

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许可近期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便表示,从4月的征求意见稿到最终发布稿,能够看出监管的思路正在从开始的风险预防为主,到更多地谋求发展与安全的平衡。“形象一些说,监管机构希望先装好刹车再上路,使技术和产业的奔跑更稳健,避免技术失控。”

每一次技术变革,总会伴随着对新时代的期待和对未知不确定性的恐慌。技术浪潮不会停止,而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如何平衡安全与发展将是永远无法回避的命题。

【对“又有AI产品被质疑侵权,AI绘画与隐私保护如何平衡?”发布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本网站部分投稿来源于“网友”,涉及投资、理财、消费等内容,请亲们反复甄别,切勿轻信。本网站部分由赞助商提供的内容属于【广告】性质,仅供阅读,不构成具体实施建议,请谨慎对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② 内容来源注明“硅谷网”及其相关称谓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需经本网站许可方可复制或转载,并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硅谷网】或对应来源,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注明来源为各大报纸、杂志、网站及其他媒体的文章,文章原作者享有著作权,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④ 本网站不对非自身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作担保。若硅谷网因为自身和转载内容,涉及到侵权、违法等问题,请有关单位或个人速与本网站取得联系(联系电话:01057255600),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广告
相关
·中译语通AI产品组队亮相科技峰会 展示创新实力
头条
大模型厚积而薄发,百度AI人才全面领跑! 大模型厚积而薄发,百度AI人才全面领跑!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随着人工智能迎来「iPhone时刻」,AI人才的稀缺性越发凸显。近……
·亚马逊CEO:每个业务部门都有多个生成式AI计
·AI大模型的语言不平等:英语最便宜,其它语言
·大模型厚积而薄发,百度AI人才全面领跑!
·AI数字代理在美国硅谷火出圈 AI数字代理雏形
·AI观察:人类数据,要被OpenAI用完了,然后呢
图文
脑虎科技首登CNS第十六届全国学术会议,智能手术机器人备受瞩目
脑虎科技首登CNS第十六届全国学术会议,智
极目银河:AI技术赋能于企业,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常态
极目银河:AI技术赋能于企业,将成为企业数
ZAO隐私风险 你的脸已经不仅仅是你的脸了
ZAO隐私风险 你的脸已经不仅仅是你的脸了
九号机器人,这次想用AI运载机器人送快递送外卖
九号机器人,这次想用AI运载机器人送快递送
热点
·AI又出了偏门应用:用算法“脱掉”女性衣服
·ZAO隐私风险 你的脸已经不仅仅是你的脸了
·美的AIR空间站|你用过能管理空气的空调吗?
·新橙派果汁机器人引爆中国独角兽孵化合作大会
·民宿房东的辛酸史 用安伴门锁实现了合规运营
旧闻
·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让你看见科技改变的
·街电科技打造时下年轻人的共享充电宝品牌
·中译语通亮相亿欧年会 金融大数据推动产业升
·人工智能测温:日供百套AI设备,单台报价过万
·覆盖你的需求空间:热门高性能智慧分布式路由
广告
硅谷精选
脑虎科技首登CNS第十六届全国学术会议,智能手术机器人备受瞩目
脑虎科技首登CNS第十六届全国学术会议,智能手术机器
极目银河:AI技术赋能于企业,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常态
极目银河:AI技术赋能于企业,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
大模型厚积而薄发,百度AI人才全面领跑!
大模型厚积而薄发,百度AI人才全面领跑!
完美世界萧泓:AI推动数字文娱可持续发展
完美世界萧泓:AI推动数字文娱可持续发展
脑虎科技:奔跑在“脑机接口”最前沿 跨界融合取得阶段性成果
脑虎科技:奔跑在“脑机接口”最前沿 跨界融合取得阶
迎变而上,稳步向前:完美世界AI赋能激发内在动能
迎变而上,稳步向前:完美世界AI赋能激发内在动能
关于我们·About | 联系我们·contact | 加入我们·Join | 关注我们·Invest | Site Map | Tags | RSS Map
电脑版·PC版 移动版·MD版 网站热线:(+86)010-57255600
Copyright © 2007-2023 硅谷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200385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