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就连一向标榜重视教练福祉的超级猩猩,似乎也开始不断向现实低头,开始压缩人力成本。
根据内部人士透露,超猩即将在全国范围取消团课教练的固定底薪。
因此,除了每节150元~400元的课时费之外,教练们需要等待总部评估门店当月的盈利与否及利润水平,才能知道自己是否能拿到更多的钱。
换句话说,如果所在门店无法盈利,团课教练就只有课时费这一项收入了。
不过超级猩猩仍然保留了所有教练的社保,虽然是最低档缴纳,但聊胜于无。
目前尚无法得知这次取消底薪的范围,是否包含私教在内的所有超级猩猩教练,是应对疫情的临时举措,还是酝酿已久的变革。
一
其实教练无底薪这事,在健身行业并不算很特殊。
比如中田健身、乐刻运动,以及很多健身房的兼职教练,大多是靠工作量来计算收入。
但砍掉底薪的举措在超级猩猩身上发生,还是会有些让人诧异。
把教练当成核心资产,一直是超级猩猩对外主讲的品牌故事之一。
超猩创始人跳跳就多次在公开场合自称是人力资源官,认为过去行业太重视教练的销售KPI,过于压榨教练,而她希望能重新定义教练职业。
据了解,此前超级猩猩按照等级划分,给到教练的底薪在2000元~10000元之间。按照超猩全职教练平均60元~80元的平均课时数计算,大部分人的月薪仍然会保持在5位数。
但对于很多去年底新加入超猩的教练来说,却是一个现实的难题。
受疫情的影响,团体课程的热度仍在恢复之中,而新教练的课时又无法像老教练那样稳定,再没有基础的底薪,工作的安全感会大大降低。
但随着超级猩猩的扩张,又需要大量新鲜血液。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取消底薪?
二
从财务角度来说,几百个教练每个月能省下的薪资总数并不算多,何况即使没有底薪,社保成本还是在的。
而且跳跳一直宣称帐上有两个亿趴着,按理说吃利息也能涵盖这部分支出了。
那么把教练的底薪跟门店盈利水平挂钩,或许只能解释为提升教练的积极性,让团操教练不再简单的上好课,还要想方设法为所在门店拉新留存贡献一把力。
在去年一个公开演讲中,跳跳就强调员工的安全感来自公平,特别是分配的公平,杜绝大锅饭。
言外之意,超级猩猩将更注重能力与收入挂钩,或许可以解释这次砍掉底薪政策的出发点。
但略显自相矛盾的是,超级猩猩还取消了教练的课程满员奖励,也就是说不管教练你的课人多人少,都拿一样的课时费。
这么看来,还是有一丝省钱的气质。
三
其实除了底薪、爆课费之外,超级猩猩还有一项与教练相关的支出也被大幅度削减。
那就是曾经被超猩创始人跳跳反复提及,用来佐证品牌重视教练职业培养投入的规定——每年人均30000元的培训基金,直接被抹掉了一个零。
这意味着,除了超猩学院自己的内训,教练如果要外出学习,大概率要自掏腰包。
还记得在两年前,也就是2018年的8月8日,超级猩猩曾经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闻发布会,在那次会议上,跳跳踌躇满志的推出“教练赋能投资计划”,希望为健身教练提供全生命周期赋能计划。
用跳跳的话来说,是希望把钱投资在教练身上,一起改变健身行业。
但仅仅两年之后,“教练赋能投资计划”伴随着一些资深培训师的出走,已经逐渐内卷化,成为了超猩的内训业务。
四
回看2019年度,除了年初拿到3.6亿元D轮融资的高光时刻外,超级猩猩似乎并没有交出太过亮眼的成绩单。
100家店的奋斗目标在推迟了3年后,将将够数。
相反,退出重庆市场,让超猩进军全国的步伐遭遇到了极大阻力,从他们近期的点位选择来看,大概率只会坚持深耕北上广。
而一则diss传统健身房的争议广告视频,让超级猩猩遭到不少同行的口诛笔伐,此后超级猩猩的宣传口径几乎全都面对行业外市场,很少再在健身业内部发声。
但相信也有人反而会理解超级猩猩这次收缩教练端投入的决策。
从融资进程来说,一个公司到了D轮之后,商业模式的塑造几近定型,是需要提交财务成绩单,给投资人证明盈利能力的时候了。
毕竟场馆生意不是做慈善,尤其是到了需要出业绩的阶段,那么转型更严厉的考核机制势在必行。
跳跳曾经自述过,2015年他们门店开张时,因为模式太过于新颖,想找教练却应者寥寥,因此想尽一切办法拉拢教练是第一要务。
随着品牌的声量越来越大,超级猩猩的名字在教练群体中早已如雷贯耳,也不再为教练来源发愁。
这时候是继续不计成本的陪伴教练成长,还是勒紧裤腰带赶紧把公司整体的利润水平搞上去?
他们选择了后者。
但砍掉了底薪和教练培训费的超级猩猩,的确也越来越向他们曾经不屑为伍的传统雇佣模式靠拢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只猩猩,还能继续酷下去吗?
本文作者:贾斯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