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晓
来源|AI蓝媒汇(id:lanmeih001)
在加强与公众对话沟通、广泛征求外部意见,以共建安全健康的出行生态上,滴滴一直在行动。
7月6日,滴滴公众评议会第十三期上线。本期发起了“网约车司乘10大不文明行为”的投票和讨论,此举将敦促平台有针对性的优化平台规则和治理方向,同时也向公众征集如何推动网约车文明建设的建议。
据了解,在7月6日至7月12日,用户可通过滴滴出行客户端、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参与话题,分别对乘客的不文明行为比如“酒后滋事”、“严重迟到”等,以及司机的不文明行为比如“车内吸烟”、“大声放音乐”等进行投票和讨论。这一过程中,用户端产生的投票与讨论观点将为平台治理提供参考。
一个事实是,网约车发展到今天,司乘文明已经成为一个无法规避的话题。
以滴滴为例。
滴滴客服每年收到针对司乘不文明行为投诉多达一千多万次,此外司乘不文明行为,也引发了大量司乘纠纷和严重车内暴力冲突,其中19%的车内暴力事件由醉酒引起,占比最高;吸烟、大力关车门等占14%;因乘客不顾交规强行要求超员乘车占9%,污损车辆且不认可洗车费的占9%等等。
另外就在日前,一起网约车司机因不会说普通话被酒后乘客殴打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据媒体报道,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53岁网约车司机张师傅因不会说普通话,被一位醉酒乘客殷先生辱骂、殴打近10分钟,期间张师傅曾试图解释但均被怼回,在张师傅称拒绝载其后,两人矛盾升级,发生肢体冲突,张师傅被殷先生殴打后报警。
显然,呼吁司乘双方彼此尊重、诚信友善、美好出行,建立一个安全文明的网约车司乘环境,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此次滴滴公众评议会将目光聚焦在“司乘不文明行为”上,以期聚集公众智慧,更好地探索文明出行建设。
通过发起“网约车司乘10大不文明行为”的投票和讨论,司乘双方不仅有了一个高效沟通的窗口,同时更对彼此之间对某些行为的容忍度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
比如,截止目前投票结果初步显示,“乘客的不文明行为”十个选项中“酒后滋事”、“污损车辆、乱扔垃圾”得票率较高,“司机的不文明行为”十个选项中“车内有异味”、“车内吸烟”得票率较高。
这种一目了然的直观,直接促进了司乘双方彼此了解双方关切以及不能忍受的行为,让他们在出行过程中互相尊重,从而将有效规避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事实上,在针对网约车文明出行建设上,滴滴一直在努力。
在2019年滴滴便发布了《滴滴网约车文明乘车指南》,再加上此次利用公众评议会这一窗口,可以清晰看出,滴滴希望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司乘文明生态,营造安全、文明的网约车出行环境。
并且无论是在发布《滴滴网约车文明乘车指南》前广泛征求外部意见,还是此次的公众评议会,滴滴都表现出积极开放的姿态。
这正是近年来滴滴持续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与对话,开展公众意见征集并公开回复,针对平台面临的难题和挑战,邀请社会各界参与共建共治的缩影。
以公众评议会为例,截至目前已进行了第十三期。
总的来看每一期的公众评议会主题,
比如2018年11月2日发起的议题:醉酒乘客独自乘车司机能否拒载?
比如2018年11月29日发起的议题:车内捡到失物是否要有偿归还?
比如2019年7月11日发起的议题:司机空驶送回遗失物品,乘客付多少钱合适?
......
都聚焦于网约车场景里常出现的有争议的问题,以公众评议的方式,携手各方共建网约车安全和谐生态。同时,这些议题在引发广泛讨论后产生的建议与结论,也都进入到实践落地层面。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参照公众评议会的结果,滴滴亦出台一系列的新规和办法。比如2019年6月11日,滴滴出行公示了《网约车物品遗失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拟规定:因自身疏忽导致物品遗失的,司机归还物品时,乘客应该合理给予一定的费用。
显然,这条规定即参考了“车内捡到失物是否要有偿归还?”的公众评议意见。
一个背景是,随着网约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其作为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日单量高达数千万人次。在庞大的出行数量基础下,比如醉酒乘车这些之前出租车就存在的司乘矛盾等问题在网约车时代虽有所改善,但没有实质性的解决,还需一起努力。
对于作为网约车行业头部玩家的滴滴而言,让出行更美好,除了是滴滴自身的使命以外,更是它的责任。也正是在滴滴不断地努力下,一个安全、开放、可持续并且和谐有序的出行新生态也就正在成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