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汽车产业即将开始新的10年。
过去的10年,汽车以及出行产业迎来了一场技术革命。新能源顺势兴起,自动驾驶不断进步,共享出行加快普及,造车新势力相继入场,汽车企业开启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公司布局出行领域。
这10年间,中国汽车产销量始终保持全球第一,但也出现了28年来的首次下跌。
这10年间,中国出行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不乏跌宕起伏,竞争日趋激烈。
回望是为了展望。站在下一个10年的起点,面向万物互联的前景,汽车产业究竟该如何破局?车企的数字化转型要如何开展?出行领域会有哪些变化?相关企业又要如何进化?
带着这些问题,近期腾行智库专门采访了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主席、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教授,与他探讨了未来出行的进化方向以及汽车和互联网产业的相处之道。
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主席、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
以下是腾行智库对赵福全观点的整理和解读:
未来10年,出行领域将如何进化?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次出行方式的重大改变都将给整个社会带来巨大变革。从马鞍到汽车座舱,从木质的马车到精密的机械,以前人们可能从未想到过,出行工具会变得如此高效、便捷和舒适。而这种进化从来没有停止,今天的我们或许也无法完全设想出,未来的出行工具将变得如何智能甚至体贴入微。毫无疑问,未来的出行一定和现在大不相同。那么,展望下一个10年,出行产业将会是怎样的格局?
未来出行特征:出行大平台、信息共享、服务为王
“未来出行一定是各种出行方式、交通工具之间的无缝连接,由此将催生出集成各种出行要素的出行大平台。这个出行大平台将以网联技术为基础支撑,因此互联网和通讯企业也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出行大平台在前期可能会发展得比较慢,这其间需要有一个理念思想转变的过程,同时也需要出行工具及平台手段的进步,但是后期的进化速度将不断加快。”赵福全强调。
最终一系列出行平台相互连接、不断融合和整合,将会形成能够有效组合各种出行方式和工具的出行大平台。在这个出行大平台上,所有出行相关信息将充分共享、实时应用,以确保为用户提供最佳的出行方案。这也是未来出行的一大特点。
同时,赵福全认为,未来出行还将导致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变化,就是汽车产业将由“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因此企业必须靠服务取胜。他指出,“虽然车辆实现从A点到B点移动的基本属性没有改变,但在移动过程中车辆将愈发强调服务、强调用户体验。实际上,这也正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目标所在,即从‘帮助人’到‘解放人’再到‘理解人’。也就是说,未来汽车出行不只是实现自动驾驶就可以了,而是要给人提供全方位的最佳出行服务。”
边界更模糊,生态更庞大
“当前,在经历了一家企业造车的1.0阶段、一个产业造车的2.0阶段之后,汽车产业已进入到多个产业做出行的3.0阶段,车企‘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赵福全认为,产业原有格局将被彻底打破,出行领域将涌入更多不同产业的力量,由此汽车出行生态将逐步形成并且日趋庞大。
“未来汽车产业的边界将越来越模糊,范围将越来越广阔,整车企业连接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的简单结构不再适用,线型垂直的汽车产业链将向网状交织的出行生态圈不断演进。”
除了汽车之外,赵福全判断,以下几个领域也将在未来出行中发挥重要作用。最终,各方力量将共同支撑起越来越智能化和个性化的出行体验。
首先,“以人为中心”的出行服务,意味着不仅要造好车,更要用好车。这将使车辆的运营、服务以及相关的内容成为出行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产业将由‘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变,因此未来企业更要思考如何让消费者把汽车产品用好。这其中既有谁来使用、怎样使用的问题,也有谁来服务、怎样服务的问题。所以,运营商和服务商在出行领域将变得至关重要,这是其一。其二,运营和服务的背后需要有内容的支撑,在出行过程中围绕着车的运行和人的需求提供各种合适的服务及内容是未来出行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赵福全如是说。
其次,能源产业将深度融入未来出行。他认为,“一方面,能源革命给汽车产业带来了全新变化,新能源汽车的大发展,意味着电池、电机、电控等成为了与传统动力总成并行的全新核心技术及产业链,不仅使汽车产品本身发生改变,而且将能源深度引入汽车产业。另一方面,作为可移动的储能供能载体,电动汽车在保有量不断增长之后,将结合网联化、智能化技术,发挥有效平衡电网负荷以及促进清洁可再生能源导入的重要作用,从而成为未来能源互联网中的关键一环,反过来深度影响能源产业。”
最后,基础设施的支撑对于未来出行至关重要。“要真正实现智能的出行,不仅要有智能的车,也要有智能的路,所谓‘聪明的车必须跑在聪明的路上’,这就离不开信息化交通基础设施的保障。因此对于信息通讯技术企业来说,未来汽车和出行领域蕴含着大量的机会。”
汽车与互联网产业的相处之道
当前,云平台、AI、5G等技术不断突破,软件、数据、算力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互联网公司进入汽车出行领域。在此情况下,互联网公司可以怎样助力汽车企业提升能力?又如何与车企协同共进?两者组成的“双打”模式究竟会如何发展?
数字化及数据化能力是车企转型升级的关键
“互联网助力汽车产业,不外乎提供两种能力:一是数字化能力,二是数据化能力。两化最终助力汽车产业全面智能化发展,这也是车企未来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赵福全这样概括。
在产业全面变革的趋势下,各大车企早已开启了“数字化转型”之路。智能化网联化技术成为发展热点;超级账户可以打通用户上车前、在车内和下车后的全部场景,提供全时在线的无缝服务;生态上车,服务找人,通过车内服务实现“千人千面”……所有这些都是互联网能够助力车企提升数字化能力的重要领域。
“数字化是前提,没有数字化就没有数据。”数字化在前,数据化在后。未来汽车首先要成为数字化的产品,这样就可以从用户端不断采集和累积数据,这些数据再不断反哺企业,支撑汽车设计、生产及服务的不断优化;同时,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包括其数字化能力本身,也将在此过程中不断迭代升级,最终使汽车产品和出行服务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基于数据不断优化的汽车产品将在智能化方面不断进化,使“千车千面”成为可能。
赵福全认为,互联网产业最容易、也最适合切入的正是用户端,在消费者以及市场大数据方面大有可为。
“我的基本判断是,互联网公司更适合从用户端或者说从车辆的使用环节切入并不断深化,最终助力汽车企业把设计、生产、采购、服务等整个链条真正打通,实现线上与线下信息的充分共享、快速传递和有效应用。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反馈,正是基于互联网手段,消费者的体验才能以数据的形式快速准确地反馈给企业,从而可以使产品的迭代变得更快更好,汽车产业的整体服务能力也将因此迈上一个大台阶。”赵福全这样阐释。
也就是说,汽车产业更懂车,互联网产业更懂人。因此,在未来的智慧出行中要真正做到“以人为中心”,互联网产业应该与汽车产业紧密合作,把自己在用户端的特有优势及能力发挥到极致,助力汽车产业真正做好B2C(企业连接消费者)模式。
事实上,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任何一环的数据都必不可少,而联网是获取数据的前提。因此赵福全认为,不只是在2C即连接用户端,而且在2M即连接制造端(如机器、工厂等),以及2I即连接基础设施等方面,互联网公司都可以帮助车企形成相应的能力,这样才能彻底打通整个汽车产业链。
汽车与互联网产业的“双打”组合:让“制造+服务”的合二为一真正成为可能
传统车企是从工业革命时代走过来的“手艺人”;互联网公司是在信息革命时代崛起的“弄潮儿”。一个是产品供应端的能工巧匠,在产品开发和制造中严守流程和工艺;一个在用户需求端游刃有余,可以为产品功能与服务的极致优化提供助力。两者的“双打”组合将让 “制造+服务”成为可能。当然,这种组合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深度融合的乘法,是在“造”的过程中充分想到“用”,在“用”的过程中充分挖潜并反馈指导“造”,从而真正实现“制造+服务”的合二为一。
此外,赵福全还谈到了汽车与互联网产业融合的挑战。“传统车企和互联网公司合作,往往彼此都是实力很强的1.但如果磨合不好,两者组合的结果可能只是1+1=1.5.所以传统车企和互联网公司要在深度融合方面加强努力、相向而行。”而在谈到部分具有互联网基因的新造车企业时,赵福全认为,“这些企业如果内部体系建设到位,或许在起步阶段就具备更好的融合基础,有实现1+1>2的潜质。不过大部分新造车企业由于基础有限,无论汽车制造还是互联网的初始能力都相对较弱,在两方面能力都不强的情况下,最后组合起来的绝对值可能还不到1.5.甚至小于1.因此,新造车企业必须加快成长,抓紧提升自己的基本能力。”
从产品维度看,“互联网汽车”就是两大产业融合、两种能力组合的产物,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从产业维度看,“互联网+汽车”的本质虽然没有不同,但涉及到的内容和范围要远远超出“互联网汽车”本身。这将是多个产业、多家企业在未来出行生态中的有效分工与默契协作。对此,赵福全强调:“这其中不仅有能力的互补、运营的协同,还有资本的合作、资源的共享,更有理念的融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道理可能大家都懂,但是想最终胜出还要看谁能把懂得的道理真正落地。”
从快马传书开始,出行与信息传递这两条人类科技进步的主线一直在历史上反复交汇;而今天汽车与互联网两大产业再次相会,这将是两条主线前所未有的一次深度交融。这一次,或许两条主线将合二为一,共同驶向美好的未来。下一个10年,让我们拭目以待。
智库微言
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出行产业发展迅猛,尤其是近几年间,汽车企业与互联网公司的结合日趋紧密,自动驾驶、车联网、车路协同、人工智能、5G通讯、数字化等方兴未艾,这一切似乎都在为下一个10年蓄势储能。
产业发展浪潮澎湃,产业变革激流向前。未来出行可谓挑战空前,但同时机遇也空前!正如赵福全所说,汽车产业将从“以产品为中心”的单纯“制造”,向“以人为中心”的“制造+服务”全面转变。在此大势下,互联网公司可以和汽车企业结成“双打”组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其他众多产业也将进入汽车出行生态圈并发挥重要作用,由此汽车产业的边界将渐趋模糊,而出行生态的范围将不断扩展。
下一个10年,智慧出行的故事一定更精彩,腾行智库也会继续做好出行领域的“探路者”。
【关于腾行智库】
腾行智库是智慧出行领域产学研一体化的价值共享平台,汇聚了智慧出行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顶尖科技企业、汽车企业、出行公司掌舵人等行业精英,通过产业论坛、主题沙龙、学术研讨、人才培训、企业访问、专家面对面等深度交流活动,记录出行进化历程,沉淀行业观点精髓,输出系统性行业思考,为行业发展与企业决策搭建价值共享的全行业生态平台,提供战略参考和咨询,进行产业数字化管理人才培养,促进生态资源对接合作,发挥腾讯“数字化助手”的角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