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交所要求格力地产就其控股方“珠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股权被冻结一事是否存在签署“抽屉协议”,是否未按规定,以及股份冻结是否对公司控制权稳定性产生影响等进行补充披露。
近日,格力地产对上交所的相关问询进行了回应。在回应函中,格力地产表示,并不知晓定增方案实施过程中《附条件远期购买协议书》(即“抽屉协议”)的情况,在信息披露方面也不存在重大遗漏。
另外,格力地产的回应函中提到,珠海投资所签署的《附条件远期购买协议书》只是股东之间的协议或安排,珠海投资并未从中获利,也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其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
对于股权冻结是否影响控制权一事,珠海投资回应称,目前珠海投资所持有的格力地产股份的比例为41.13%,而此次被冻结的股份占格力地产总股本比例为16.83%,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因此并不会对格力地产控制权归属产生影响。
虽然格力地产极力表示对“抽屉协议”并不知情,但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格力地产“缺钱”、“经营困难”、“业绩疲软”等问题开始被不断披露,其股价也被严重波及。
格力地产“东窗事发”,“定增兜底”暴露资金困局
对于格力地产目前所陷入的风波,起因还要追溯到三年前进行的一次非定向增发。
2015年初,格力地产的第一大股东由原来的格力集团变更为目前控股的珠海投资,随后珠海投资提出以房地产为主业同时发展其他相关产业的方向,并要求加大转型进度。
为了实现企业的快速转型,格力地产提出以定增的形式募集资金。根据有关消息披露,格力地产的首次预案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约2.46亿股,预计募资金额不超过60亿元。但由于当时的股票市场并不看好地产股,且格力地产的股价也一路走低,该定增方案一直未能成行。
2016年,格力地产的定增方案经过了三次调整,最终以6.78元/股的价格向包括华润信托、广州金控、杭州滨创等在内的六家公司发行4.42亿股,募资额度也调整为29.4亿元,可以看出,这与首次预案的募集资金额度相比基本被“腰斩”。
本来,这应该是一次再平常不过的募资行为,但三年后,随着一份裁定书的曝光,格力地产的这场投资纠纷开始引爆。
今年11月,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了一份关于珠海投资合同纠纷的裁定书——《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珠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纠纷一审民事裁定书》(2019)粤民初52号。
根据裁定书显示,2016年7月21日,广州金控与珠海投资签署了《附条件远期购买协议书》,根据协议约定,在2018年8月3日后的5个交易日内,珠海投资需对广州金控认购的格力地产股票进行收购。不过在收购条件达成时,广州金控多次催告珠海投资履行协议,但珠海投资一直未履行。
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酵,广州金控、杭州滨创、华润信托申请冻结所持有的格力地产股份共计3.47亿股,这些股份占格力地产总股本比例为16.83%。与此同时,三年前珠海投资与三大股东所签订的“兜底协议”也被公之于众。
根据有关专业人士透露,企业签订“兜底协议”可能是因为企业在发行股票时没有足够的自信或是为了能够吸引更多投资者。为了保证股票配售能够成功,签订“兜底协议”是较为常见的市场行为。此次事件“东窗事发”,被普遍分析为是格力地产的盈利能力不足才让股东不惜以对簿公堂的形式来保全财产。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撇除格力地产2018年0.3元/股、2017年0.02元/股的分红,六家参与定增的投资机构亏损金额总计已经达到7.9亿元(不计资金占用成本),这或许触发了“兜底协议”。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为了防止“兜底协议”的曝光影响股价,有能力的企业会选择“回购”以降低影响,但此次珠海资本未在规定时间内回购,这也从侧面反应了目前企业的资金状况并不充足。
营收利润双下降,负债高企的格力地产未来不乐观
2016到2018年这三年,国内房地产市场一片火热,一二线房价飙升也带动了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市场不断升温。正是在房产市场高速发展的这三年时间里,以碧桂园为首的一众房地产企业迅速崛起,发展成为房地产行业的“龙头”。
但反观格力地产,在国内市场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它不仅没有实现业绩的增长,企业净利润表现还一直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
根据格力地产2018年年报显示,2015-2018年格力地产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3.71亿元、6.01亿元、6.24亿元、5.1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37.72%、-56.18%、3.94%、-17.89%。可以看出,在市场最好的三年内,格力地产的净利润有两年都是负增长。
此外,格力地产的债务情况也是“一团糟”。财报显示,格力地产2016年-2019年前三季度的债务总额分别是190.18亿元、195.04亿元、214.64亿元、241.25亿元。结合格力地产资金链非常紧张的现状,我们不由地开始担心其未来表现。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格力地产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9.2亿元,货币资金为29亿元,负债总额高达241.25亿元,其净负债率也已经从2016年的127.79%上涨到了267.9%。
另外,格力地产在14年发行的一笔总额为9.8亿元的可转债也将于今年12月24日到期。届时,如果债权人不选择进行转股的话,格力地产就要面临偿还此笔债务的境地,这无疑将加剧格力地产的资金压力。
由此看来,业绩的持续低迷、债务的连年高企都让格力地产“压力山大”,虽然寄希望于通过不断融资来纾困,但随着“兜底协议”的曝光所引发的一系列连环“暴击”,格力地产的日子可以说相当“不好过”。
而面对近来房产市场的持续严控、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收紧,格力地产真正的“苦日子”或许还在后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