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在NASA官网发了一篇论文,宣称实现了量子霸权。但论文很快被撤回,谷歌及NASA均未有回应。媒体透露,谷歌消息人士称,论文被撤回是因为该研究尚未经过同行评议。
不过在知乎上,已经有人这样冷嘲热讽了:
本质上,谷歌是为USA的宣传系统服务的,也是为拉住股价的需求服务的,华为确实要学一个,一口气把代码都拿出来,这种太赶了,做立刻就有用的东西,还要商业竞争力,这种太难了。还是发论文快,发不经过同行评审的论文更快,撤掉论文还能搞个大新闻,这种宣传更是一本万利。华为虽然有川总加持,但宣传上还可以加油(狗头)。
媒体称,谷歌实现了量子霸权(Quantum Supremacy),什么是量子霸权,定义首先就有争议。
IBM就说,量子霸权这个词他们并不用,也不在意。他们在意“量子优势?(Quantum Advantage) ”概念,要在一个真实应用场景 (比如金融、AI、密码学) ,量子计算机能做出比任何经典计算机要明显优秀的工作。
大多数业内人士都相信,量子计算机不能代替传统计算机,最多只能在特定场景下作为特定问题的加速器。
量子计算机可能改变的领域,密码学、化学等等,谷歌这个工作,和这些实际应用毫无关系。
谷歌只是做了一个53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线路,在上面运行了随机量子线路采样这个任务。这种任务,并没有实际问题对应。
这个任务是鉴定一个随机数生成器,是不是真的随机。随机,又是大有争议的事情,随机的标准怎么定义?
这个“量子计算机”(超导量子处理器)可以在这个任务上的表现超过目前世界第一超算Summit的表现,并且是极大的超过(运行时间200秒对比10000年)。这里又有争议了,如何证明,超算Summit无论用怎样的算法(包括人类还没想到的)在这个任务上都比不过量子计算?既然按照现有算法,超算Summit都要算10000年,如何证明谷歌的结果正确?
事实上,这次量子线路采样任务保真度只有0.2%,结果并不可靠。
假如谷歌实现了理想中的实用通用量子计算机,错误率低、比特数大,在许多实用算法任务上能超越经典计算机,那么搞个大新闻,和阿尔法狗一样,大家都会认的。现在这种,你当然可以说是“里程碑”,但有人不care,你也别不服气,更别和华为比。
华为的PPT确实立了Flag,但华为第一是不得已(谁遇到这种被头号强国针对的事情,都需要时间),第二Flag还没倒(可以推迟,因为时间没有说死啊)。
2018年7月,谷歌宣布与NASA合作,要在72个量子比特的Bristlecone芯片上实现量子霸权,在NASA最强超算Pleiades上仿真,比较结果,约定是12个月,到今年7月。
现在,谷歌量子计算领头人Martinis,觉得72个比特的太难操控,实现不了随机量子线路采样这种复杂任务。原因还是保真度太低(如果出错率太高,出错了再去纠错,只会造成更多的错误,存在一个阈值)。这次谷歌是在53个量子比特的Sycamore芯片上做的任务,如果不能保持错误率又扩大量子比特数,那么量子计算机依然在梦里。
也就是说,即使所有的争议都搁置,只按谷歌约定的游戏规则,即便谷歌论文通过同行评审,又在NASA上发出来,原先立的Flag也没有站住啊。(还要我加多少个让步)
知乎上有高赞回答说,把谷歌这个宣传看成和贸易战有关是反智阴谋论。我一直很反对阴谋论,我也相信谷歌的科学家团队与贸易战无关,但包括美国民主党的总统参选人杨安泽 (Andrew Yang)做的表态(扯到密码破解上,前文已经说明,密码破解与谷歌这个工作无关),要说对这个结果的宣传与政治无关,恐怕也太年轻。美国的专家将其喻为莱特兄弟在小鹰镇成功首飞,透露的宣传含义不言而喻。
当然,也许有人会问,即使加上如此多的让步,为啥中国做不出这样的工作?
一句话,美国烧钱更厉害,中国暂时烧不过。要让量子计算机保持超导状态,稀释制冷机还有能源消耗都很烧钱,同时这也说明,当下这种技术根本没有实用价值,仅仅是烧钱的科研玩具。但中国也取得了很多进展,只是没有拿这类夺人眼球的文字噱头来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