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其中着重提出了“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建设”等支持下沉市场旅游产业开发的内容。
从下沉市场的旅游产业现状来看,配套资源的匮乏,尤其是住宿空间供需之间的严重失衡,已经成为行业的一大掣肘。大量中小型单体酒店还尚未解决专业化和品牌化等难题,更遑论满足“品质旅居”的需求。体量庞大却资质“平庸”的小微单体酒店,如何在激烈的竞争和品牌化进程中生存下去,或许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酒店行业的未来走向。
品质住宿需求和供给之间错位
随着交通便捷度的不断提升,逐渐将传统出行中以行程为主转化为以人为主,现代人的出行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花在路上的时间越来越少,人们出行的欲望也随之变得更加强烈,频次也更高。但花在酒店里的时间,尤其是在酒店里的睡眠时间,是科技也无法改变和缩减的“刚需”。
当前,二三线甚至更低线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不断被释放,加上工作节奏和强度相对较低,有充裕的时间安排出行计划,周边游、跨省游等变得频繁又寻常。同时,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群体,如今更加追求旅行深度,深入下沉市场旅行的需求增加,更注重体验当地生活,低线城市的旅游经济愈加繁荣。酒店通过住宿空间与用户产生关联,出行需求高涨也就意味着对住宿的需求变得更高。而当今人们对住宿品质的要求更加苛刻,这对酒店业尤其是低线城市的住宿空间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行业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经济型酒店领域的品牌化程度不足30%,若加上众多未接入线上平台、小微规模的单体酒店,该比例或将更低。
于是,酒店行业当前面临的问题是:优质生活空间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迫使旅行者在位置、质量和价格方面妥协。
“OYO效应”启发酒店业发展方向
据估算,中国非品牌化的小型酒店,大概占据了行业90%的存量供给,这是有着1500亿美元市场潜力的大蛋糕。对于市场庞大又资质“平庸”的单体酒店,一方面,酒店业主普遍面临着“碎片化、同质化、管理粗放、渠道和品牌受限”四大痛点,也亟需在专业化、品牌化、标准化等方面获得助力。另一方面,若要加盟传统的酒店品牌,酒店主又面临着高成本、低效率和低回报等难题。
从这个角度看,近两年来风头正盛的酒店业黑马OYO酒店或许有一定发言权。
OYO酒店的合伙人兼首席财务官李维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出了“OYO效应”的观点:即通过以市场、用户需求为导向的“需求驱动型模式”打造“全栈式”新型酒店品牌,解决行业痛点。这种模式相较传统连锁酒店品牌,拥有更加快速灵活、门槛较低的特点,直击小微单体酒店的核心痛点:品牌化和专业化运营;而相比纯做线上流量生意的渠道商们而言,又多了几分实体和运营的沉淀。
这种改变行业规则的新打法,是当前酒店业市场中鲜有的新尝试,虽然略显“激进”且冒险,但OYO不仅快速实现市场占有率的提升,还吸引了众多资本的关注和加持。而对于低线市场的酒店业主而言,OYO酒店提供的运营赋能,也帮助他们搭上了市场下沉、消费升级、经济脱虚向实大势的顺风车。
而OYO酒店也顺势迅速发展,其品牌优势和专业的运营赋能与单体酒店的品牌化需求形成了互补,并以100-300元的价格区间实现酒店业领域内的“消费升级”——以高性价比的客房资源,为住客提供大量品质旅居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酒店业经过多年的存量整合,未来10年将有望迎来蓬勃发展的机会,新模式、新业态将引领一波重塑行业格局的浪潮。当下,OYO酒店在这次革命浪潮中已占得先机,其发展和业务模式一定意义上对整个酒店业的发展也有所启发。
“村时代”到来,单体酒店能否赶上发展春天?
无论是“乡村旅游”还是“消费升级”,渠道下沉、发展三四线市场的机遇已然显现。在此背景下,有人将其形象地形容为“村时代”,下沉市场的力量不可小觑。
酒店业同样如此。对比竞争形势已趋白热化的一线、新一线市场,二三线及以下城市单体酒店资源的“品牌化收割”仍是前景广阔。但过于分散和过高的成本,是挡在传统连锁酒店品牌面前的障碍;而专业度不足、标准缺失则成为线上平台整合下沉市场客房资源必须面对的难题。
从现状而言,OYO酒店与各大酒店品牌之间,尚是互为竞争之势;而与OTA们的合作之路也走得难言一帆风顺。但追根溯源到基本模式和底层逻辑,OYO所走的品牌化之路,与当前行业内的“玩家”仍可互为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