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球备战5G商用 毫米波将成未来主战场)
现在,最引人关注的话题则是,谁会成为最早商用5G的国家。
2018年,5G贡献了全球通信产业的所有热点。
5G NSA标准、SA标准的相继落地,让多个国家把5G的商用时间表从最初的2020年提前到2019年;英国、韩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完成了数百亿美元5G频谱拍卖,揭开了5G巨额投资的序幕。
但是,当5G在商用赛道上冲刺时,幕后的运营商也在陆续启动大规模裁员瘦身,20多家国际运营商计划在未来三年裁员超过10万人,为5G的巨额投资储备现金;处在市场波谷中的通信巨头爱立信、诺基亚、高通也正在启动、经历“削减成本”计划;至于诸多计划在2019年推出5G手机的厂商,则刚刚经历了智能手机市场连续4个季度的销量下滑。
商用前夜,5G的台前、幕后截然不同。
从技术竞争到产业竞争
2018年6月,首个5G独立组网(SA)标准发布,3GPP首个完整的5G标准Release 15正式落地,而这也成了5G从技术竞争走向产业竞争的分水岭。
SA标准落地之前,5G的话题焦点集中在各个国家、企业的5G技术实力、标准话语权。而在SA标准落地之后,陆续曝光的5G商用测试、商用城市、频谱拍卖、5G终端迅速抢占了话题热点。
而现在,最引人关注的话题则是,谁会成为最早商用5G的国家。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在这一话题中频繁亮相。从目前来看,美国、韩国已经占领了宣传的制高点。
美国Verizon、AT&T已经在十多个城市建设了5G网络,韩国也在2018年12月1日正式宣布提供5G服务,但由于目前尚无商用5G终端问世,两个国家的5G网络都只能通过5G网关提供WiFi、热点服务。不过,全球首批5G终端很可能在2019年2月的移动通信展期间正式发布,届时,美国、韩国的5G移动业务将正式启动。
商用时间点的争夺,其实是5G产业竞争的开始。在4G的产业格局中,美国通过在技术标准、核心器件、智能终端等诸多产业的话语权确立了核心竞争力,欧洲通过通信设备产业的重组维持了此前的竞争力,日本、韩国在电子元器件、显示科技、存储芯片领域垄断了全球大部分市场,而中国则依托庞大的市场基础实现了电子制造业、通信设备、智能终端产业的崛起。除此之外,中国、美国还因4G的高速发展成为数字经济最大的受益者。
每一个领域都正在迎接5G变革。在智能终端领域,根据IDC预测5G手机2020年出货量将达到2.12亿,Strategy Analytics则认为5G时代,全球前三大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会下降。而处在下滑通道的通信设备行业,爱立信刚刚通过压缩成本恢复增长,诺基亚因收入大幅下滑再次启动成本削减计划,两次出口制裁让中兴在市场、管理等多个领域面临压力,而华为也因为部分国家对5G供应商的贸易政策成为舆论焦点。已是多事之秋的通信设备行业,在5G时代更是充满了变数。除此之外,5G的商业进程会推动物联网、车联网创造新的万亿市场,这一过程中,会塑造新的巨头,也很可能会淘汰一批旧玩家。
所有的竞争始于商用时间,率先商用的国家大概率可以维持、扩大现有产业的竞争力,而落后者,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失去话语权。
毫米波将成主战场
进入商用之后,毫米波会逐渐成为5G的主战场。
为了有效支撑移动宽带、海量物联网、低时延高可靠业务,5G需要统筹在低频段、中频段、高频段的全频组网方案。
目前,中频段3.5GHz已经成为全球5G商用的主流频段。美国、韩国目前已经启动了毫米波拍卖,并完成了高频5G频谱的组网,高频段可以提供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时延。事实上,在目前已经计划商用5G的国家中,除了中国、澳大利亚之外,日本、韩国、美国以及欧洲国家,均计划在3.5GHz、毫米波频段同时部署5G网络。
在国内,2018年12月初,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分配了2.6GHz、3.5GHz、4.9GHz的5G中频段实验频谱。2017年中,无线电管理局已经发布了《公开征集在毫米波频段规划第五代国际移动通信系统(5G)使用频率的意见》,但目前并未有明确的毫米波规划出炉。
多位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中国5G初期会侧重于使用中频段完成5G网络的大规模覆盖,后期再开始建设毫米波网络提升网络容量,这种组网方式更符合中国的商业环境。”而另一个考量则是,“目前,中国的高频产业几乎没有,中频的器件还算相对成熟,先在中频商用会有利于国内产业发展。”
中高频器件主要是指工作在3GHz-6GHz以及6GHz频段以上的滤波器、放大器、天线、射频等器件,基站、终端设备需要依赖这些器件实现信号的接收、发射、处理。这一领域的设计、制造、封装等产业基本被美国、日本企业垄断。
“中高频器件产业在国内主要集中在军工领域,由于存在一些军民融合障碍,民用产业一直非常薄弱,而且长期面临严密的技术封锁。”一位射频行业资深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国内的关键技术、制造工艺、产能都比国外落后挺多。”
“现在,中频器件国内已经可以生产一部分,但量产能力、性能稳定性都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市场磨合。但是,国内市场给大家的磨合机会并不多。”该人士感慨,“以前,国产器件基本没有机会进入国产整机设备,本以为‘中兴事件’之后这种局面能大幅改观,但现在来看,国产的支持力度依然不够。”
“国内5G器件,从2017年开始跟国内终端企业对接,从前期的仿真,到现在不断地测试、修改,现在两年过去了,依然还停留在测试、修改阶段,流程很漫长。”上述业内人士在近两年的对接中发现,“并没有哪个整机企业真的想下功夫打造一个能够应对制裁风险的供应链体系。国产器件,还没有给国产整机当‘备胎’的机会,更不用说是进入供应链体系。”
虽然是各国商业路线最主要的分歧所在,但毫米波终究会成为5G竞争的主战场,而对中国而言,补齐中高频尤其是毫米波产业的短板,也是中国增强5G产业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