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阿里影业的亏损问题悬而未决,另一边,俞永福又抛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新定位问题。他指出,阿里影业未来将把自己定位成基础设施公司,只做少量的内容产品,不与上游内容公司竞争。
蓝鲸TMT 谢媛媛
日前,在国际上海电影节上,阿里影业董事局主席兼CEO俞永福首次对阿里影业近年亏损问题做出回应。他表示,不担心淘票票的亏损,因为阿里影业的收入增长非常迅速。
不过,阿里影业究竟准备了多少弹药来填补淘票票的亏损,俞永福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数据。他只是提出,未来阿里影业将继续加大对淘票票的投入,暂时没有上限。
这边,阿里影业的亏损问题悬而未决,另一边,俞永福又抛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新定位问题。他指出,阿里影业未来将把自己定位成基础设施公司,只做少量的内容产品,不与上游内容公司竞争。
对此,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不仅收回了此前自己对于光线传媒发展战略的构想,还认为俞永福所说的“要做电影行业的服务者,而非竞争者”不太可能实现。他并表示,俞永福也许哪一天也会收回自己所说的话。
1.巨亏源头淘票票?
2015年的阿里影业还有4.66亿的盈利,到了2016年却变成了两倍亏损。按照俞永福和阿里影业财报所述,阿里影业的大部分亏损全来自于淘票票,未来阿里影业也将不再过多涉及内容制作,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阿里影业发布2016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阿里影业的收入为9.0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3%;全年归属股东的净亏损为9.59亿元,每股亏损0.038元;其中互联网宣发业务收入6.826亿元,同比增长401%,分部亏损6.074亿元;内容制作业务收入2.118亿元,同比增长71%,分部亏损2.435亿元;用于行业投资的金额为32.5亿元。
公告称,这些亏损主要来自于“淘票票”平台在市场推广方面的巨额支出。但实际上,除了对淘票票的投资,总体亏损9.59亿元的阿里影业在内容制作方面的亏损也不容小觑。
去年阿里影业推出了票房1.67亿人民币的《七月与安生》,以及票房4.85亿人民币的《摆渡人》,而这两部电影的票房收入都不及阿里影业预期。
尽管《七月与安生》在口碑与票房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用低成本获取1.67亿的票房,但是,阿里影业仅2016年中旬就亏损4亿多人民币,将《七月与安生》的制作成本去掉,剩余利润对阿里影业来说显得微乎其微。
另一方面,于2016年12月23日上映,由阿里影业重金打造的《摆渡人》也让其承受巨大损失,至少亏本5亿多,成为拖累内容制作业务营收的主要因素,导演张嘉佳在《摆渡人》还没有上映的时候就曾公开表示,《摆渡人》累计成本超出预期太多,少说也要10亿投资方才能收回成本,票房压力很大。
2.定位“基础设施”建设者是幌子?
内容制作上的失利让阿里影业实在有些尴尬,俞永福也表示,未来阿里影业要做电影产业的基础设施,公司将以科技生产力、数据能力和生态实力打造电影产业新基础设施,不做内容方面的竞争者。
但是实际上,在阿里影业股价下跌的情况下,这更像是对阿里影业投资者的安抚,其实阿里影业并没有放弃在内容上发力的机会。
今年3月,阿里影业发布公告称,优酷土豆、阿里文学、阿里游戏等公司拥有版权的IP,开发权将优先授予阿里影业,由阿里影业进行内容开发、投资、制作和发行。同时,阿里影业与优酷土豆、阿里文学未来还将共同投资开发网络大电影。
5月,阿里影业再次发布公告,公司与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一次性签订了三部网剧广播权的出售协议。
难怪王长田说“现在永福是基础设施的提供者,我们是基础设施的使用者,而且永福承诺不跟我们竞争。但是,我觉得有一天也许我们还是会竞争的,因为这个行业其实很小,大家做着做着就做成一样的公司了。”
3.互联网公司做娱乐难度大
尽管阿里影业无时无刻不在讨论娱乐内容,但他的根还是长在互联网上的,这点从财报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2015年盈利2.64亿元的各项收入中,阿里影业的互联网宣发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内容制作营收仅5552万元。2016年互联网宣发业务收入6.826亿元,同比增长401%。
相比其他娱乐集团,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的成绩要亮眼许多,光线传媒参与制作的《大鱼海棠》、《你的名字》等几部电影的票房都为其带来可观收入。
尽管阿里在互联网领域已经是个老手,但在泛娱乐领域,阿里就显得青涩稚嫩。在几个娱乐龙头企业的夹击下,阿里影业还面临着巨大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