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帖子里,阿狸公开了6名“怪蜀黍”,并贴出了其中5个人的对话,有的对话内容十分露骨,对方直言要求脱衣服视频。
5月31日,微博博主@黑客凯文爆料称,在一款名为“小花仙”的儿童社交网络游戏中,从2012年起就有人用游戏里的充值点券引诱幼女发裸照和裸体视频。
被爆料后,6月1日,该游戏关闭了可以发广告聊天和留言的板块。目前,该游戏仍照常运行。
6月7日,多名小花仙资深玩家向新京报记者反映,网上的爆料属实,她们常在游戏中看到这类引诱女童的广告。其中一名玩家告诉记者,她于2013年在游戏中曾遇到过一名被骗女童,当事女童年仅11岁左右。
昨日,该游戏公司,上海淘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表示,2015年9月,就有玩家曝光这件事,公司已采取多种方式杜绝游戏页面出现广告,目前已设置15000个屏蔽字,甚至加入敏感字的谐音字。目前,游戏里已不存在引诱幼童的广告。
而据受访者透露,游戏公司并未根治这个现象,关键问题在于游戏的吸金功能对女童产生的诱惑。
微博爆料截图
小花仙里的“怪蜀黍”
小花仙是上海淘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推出的一款基于儿童虚拟社区的网络游戏,面向人群为6到14岁女孩。
游戏介绍文章称,这是淘米公司为中国小女孩们量身打造的第一款虚拟社区,为女孩子塑造一个仙女世界,“希望能为中国儿童游戏界带来一股清新甜美的纯真风潮”,游戏的主策划说。
然而,事实上,至少从2012年开始,这款游戏里就有玩家口中的“怪蜀黍”出没。多名受访者表示,起码在这款游戏里,已不是一个纯真的儿童世界。
网友@黑客凯文在网上公布了其与爆料人的对话。爆料人六年前曾经是这款游戏的玩家,偶然发现游戏页面上这些人仍然猖狂。“他们会邀请女玩家来自己的‘家’中,然后在留言板上留下qq号,并声称只要视频裸聊就能获得游戏中的虚拟物品。”
沙丘(化名)从小花仙开服以来,就开始玩这个游戏,是一名资深玩家。她告诉新京报记者,从2013年开始,她开始注意到“怪蜀黍”们的存在。据她透露,“怪蜀黍”有的称自己15岁,有的则是30多岁,普遍都是游戏的小号。
这些小号有共同特点,级别低,且有一次充值记录,他们会穿上首次充值赠送的角色服装,看上去档次增加不少,然后购买大量的游戏点券,在游戏里的世界频道上发广告。
世界频道是游戏里的一个互动平台,意思是各地的玩家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互动,每次发言要花费一元钱。
近两日,记者多次登陆小花仙游戏,在游戏里没有找到这类广告。目前,“世界频道”板块已经关闭,留言板仅能选择游戏预设好的内容,不能自行编写留言。
该游戏采取色彩亮丽的漫画风格,登陆游戏之后,可以选择不同的服务器,装扮角色、做任务,还可以与其他玩家互动、加好友。
不过,在游戏里的多个页面,随处都是可以花钱买东西的选项。
游戏界面截图
留言板广告“开视频就给米卡”
另一位玩家小媛(化名)告诉记者,标注为男性的小号在世界频道喊话,发的广告为“开视频就给米卡”等话语(米卡,即米米卡,是该游戏中的游戏币名称),后面常跟着qq号。玩家的“家园”都对外开放,因此还有很多男号在玩家的留言板上留下这类广告。
小媛注意到,这些男号的留言板上有其qq号,还有一些好评,有的是拿小号刷的,有的是真的有小女孩和他视频,交易完成之后在上面留的言。
“男号在世界喊话之后,就有一大波人去他家。我以前去过几次那些人的家里,一些不懂事的孩子看了就会傻傻地去加qq,我说了几次,说这些人是骗人的,但是没起多大的阻止作用。”小媛告诉记者。
沙丘曾在2013年遇到一位称自己用照片和视频换来游戏币的女童,当年仅11岁。
她回忆称,在游戏里,一个女童加她为好友,称赞沙丘的服装漂亮,沙丘便礼貌性地夸了女童的服装,女童开心地告诉沙丘,是“世界”上好心的大叔给她的米米卡。
“当时我有点懵了,还以为这个游戏还有慈善家。”沙丘说,接着她问女童大叔让她做了什么,女童告诉她拍了照片,也录了视频。
在她印象里,这个女童“语言蛮幼稚的,脾气很好,是一个很可爱的孩子。”
玩家钓鱼取证截图。
玩家为举报自发钓鱼取证
“试问,这些年里,有多少个少女惨遭毒手?”沙丘很生气,她和几个朋友决定钓鱼取证,并对外公开,以减轻对其他女孩的伤害。
其实,还有玩家比她更早行动。
今年5月1日,阿狸(化名)在贴吧里开了一个帖子,“暴露一下花仙里的怪蜀黍们”。
她在游戏中找到广告,主动添加对方为qq好友,并假装成需要米卡的女孩,与对方聊天,以获取证据。
在帖子里,阿狸公开了6名“怪蜀黍”,并贴出了其中5个人的对话,有的对话内容十分露骨,对方直言要求脱衣服视频。
除此之外,截图显示,还有一个人qq空间里有广告字眼:视频15分钟,10元;视频一小时,55元。
6月1日,网上的爆料出现后,淘米公司紧急关闭了小花仙的社交、留言板块。“但依旧还有漏洞可钻。”沙丘和她的朋友们在6月1日之后取证,并在贴吧里公布了7个qq号和对话。
有的人开门见山介绍视频价格:“十分钟一卡,二十分钟2卡,三十分钟三卡。”一卡相当于10元人民币。还有人直接问:“能不能看你的胸?”也有人把曾经交易成功的记录发在空间里。
另一位玩家小薇(化名)在去年因好奇加了在游戏里做广告“怪蜀黍”的qq。对方为了证明他是个有信誉的人,给她发了几张其他幼女拍的照片。
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玩家都表示,她们在游戏中看到“怪蜀黍”就会举报,但鲜有效果。
沙丘告诉记者,自从开始有这类广告,玩家们就会在微博、论坛、贴吧上举报、揭露,有时淘米游戏的工作人员会回复,称会去调查,核实之后封号,也有的举报没有回应。然而,这不是根治问题的方式,被封号之后,“怪蜀黍”会注册新号,继续在游戏里出现。
玩家钓鱼取证截图。
一位“怪蜀黍”的qq页面。
游戏屡关留言版仍无法杜绝
2015年9月,小花仙就曾被玩家在微博上举报同样的问题。
沙丘告诉记者,当时淘米公司的举措是关闭“世界频道”板块一个月,重新开放之后,提高了在世界里发言的玩家的级别要求,要求玩家在30级以上才可以发言,且添加了很多关键词以屏蔽。
不过沙丘透露,玩家花费不到一小时就能达到30级,门槛还是很低。
在此之后,广告又出现了,直到这次6月1号,“世界”板块再次被关闭。
6月2日,小花仙官网发布声明,“安全无小事,维护游戏环境是运营者的责任与义务,为了排查可能存在的漏洞,我们于本周紧急下架了所有可以向全体用户发布信息的系统。”
声明称,淘米网将加强对游戏共屏的聊天记录监管,扩大监管范围;严重违规的用户,我们将予以封禁IP的处罚;所有的账号需与手机号码绑定;6月9日开始对vip7级以上且绑定手机号的账户开放留言版和世界板块。
6月7日,淘米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为了杜绝游戏里的广告颇为费心,目前已设置15000个屏蔽字,甚至加入了敏感字的谐音字,并且在举报之后,一经核实就立即封号。
上述工作人员称,自从2015年9月被玩家在网上举报后,公司非常重视这个问题,经过一系列措施之后,游戏里已不存在引诱幼童的广告。这一次是竞争对手在背后操纵,淘米公司已决定起诉曝光此事的自媒体负责人。
然而,受访的玩家们则认为淘米公司的说法不属实。她们都表示在近两年还曾多次看到引诱女童的广告,且都在近两个月钓鱼取证过。
对于淘米网的措施,沙丘还是很担心,她认为这无法根治问题。“以前要求玩家注册时输入身份证,但实际上随便输入数字都可以注册成功。”
小薇认为,如今,游戏里仍有漏洞可钻,“怪蜀黍”依然可以和玩家在游戏里加好友私聊,依旧有机可乘。
针对少年儿童的“吸金游戏”
在沙丘看来,广告之所以多年来在游戏里出现,根本原因是因为玩家有需求。
“这是一款很氪金的游戏。”氪金,在游戏里意思是花费金钱,吸金。玩了5年游戏,沙丘在游戏里花了上万元,她告诉记者,比她花费更多的人比比皆是。
“虽然不要钱也能玩,但是充钱,能有更好看的衣服,还能参加排行榜”,沙丘说,“排行榜越靠前的就是钱砸的越多的。”
小薇说,在游戏里,会员玩家看不起非会员玩家。她还没充钱的时候,想要加会员玩家为好友都被拒绝。
她曾为了刷进一个排行榜,花了1000多元,最后仅排在98名,据她估算,要排进前十,需要至少5000元。
“如果玩家得了第一名,id和形象会显示在活动版面上,还会获得一个有魔法的手杖,能让全场的人喊出赞美自己的话。”小薇说,“游戏里有的人以打榜为荣。”
在沙丘看来,因为玩这款游戏需要花钱,对于年纪小的玩家来说,造成了经济负担,因此也给“怪蜀黍”们可乘之机。
对于这些说法,上述淘米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花钱玩游戏的玩家仅一小部分,但其没有给出具体的数据。
而在小花仙的官方微博声明的跟帖中,一条点赞数最多的评论称:现在这个游戏诱导孩子们氪金频率比一些大型手游有过之无不及,作为一个老玩家,很多和我一样的成年玩家都表示氪不起,纷纷退坑。
工商登记资料显示,上海淘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主打线上儿童虚拟社区的概念,曾推出《摩尔庄园》、《赛尔号》等风靡游戏。
释疑:谁来保护网络游戏里的孩子?
小花仙原本是针对6到14岁女孩开发的游戏。而淘米公司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介绍,2015年开始,公司将游戏受众改为14岁以上。但多名玩家称,游戏中依旧有很多14岁以下的女孩。
如何才能避免游戏里的未成年人受到侵害,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
研究妇女儿童保护的律师李莹认为,目前网络对于青少年侵权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但是在小花仙游戏的问题上,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来约束儿童自己用照片、视频去换钱的行为。
李莹说:“目前,在强奸罪上,我国的法律明确否认了14岁以下未成年人的性自主权,只要是14岁以下与人发生性关系,都算是强奸。但是如何定义未成年人在小花仙游戏里的行为,法律尚且是空白的。”
但李莹也认为,网络游戏中,有人利用未成年人的认知不足进行交易,已经侵害了未成年人的权益,一旦将未成年人的照片和视频外传,问题更加严重。立法部门需结合新出现的情况,及时更新法律。
2010年,文化部发布《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办法》没有提出详细的案例,但指出,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网络游戏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以及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根据《办法》,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要求网络游戏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进行实名注册,并保存用户注册信息。
而据新京报记者调查,在小花仙游戏中,任何人都可以充值游戏币并在游戏中进行交易,而实名注册也沦为形式。
6月9日,小花仙的社交板块将重新开放,单纯的未成年人是否又会成为猎物?一切还不得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