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iPhone的革命性面世,到2008年第一款Android设备的发布,全球手机市场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在国际智能手机市场中,昔日霸主诺基亚基本出局,摩托罗拉手机业务已被收购,爱立信完全放弃终端产品线。国内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后来居上,成功抓住了转型换代的机遇,眼下风头正盛,大有逆袭全球市场的趋势。
然而,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手机=山寨+劣质”的认知根深蒂固,从小米印度遭到专利狙击后的进退维谷,再到最近高通挥起专利大棒起诉魅族侵权,国产品牌核心技术缺失的问题也在不断凸显。“国产品牌怎样才能保住自身优势?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国产品牌该如何融入并打造核心竞争力?“成为整个行业发展避不开的大问题。
纵观近几年来国产手机的发展历程,华为是一个典型案例,华为在智能手机最火的时候开始发力,但在竞争最惨烈的时候,却收获更多。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里创造了很多惊喜,它的迅速成长故事引发了很多关注和思考。
撕掉“山寨”标签,树立科技“巨头”地位
2016年,华为全球范围内的知识产权动作不断。5月25日,华为在中美两地对三星提起专利诉讼。7月4日,华为将以三星为代表的5家公司起诉至泉州中院,索赔8000万人民币。这边与三星大战正酣,那边华为与美国第四大运营商T-Mobile (TMUS)的专利纷争再起波澜。据外国媒体报道称,华为在本月初已向T-Mobile提起了专利诉讼,指控其侵犯了华为无线网络相关专利。一系列的专利保护组合拳,不禁让世界人民惊呼:这家来自中国的企业为何在全球接二连三地挑战?
知识产权保护长期是国际巨头企业的武器,他们发展时间长,技术积累多,专利质量、数量遥遥领先于新晋企业。因此,惯常是海外企业起诉国内企业,鲜少有中国企业主动出击,此次华为的高调亮相不仅撕掉了被贴在中国企业身上的山寨标签,也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了自身的科技创新“巨头”形象。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华为累计获得专利授权50,377件,累计申请中国专利 52,550 件、申请外国专利 30,613 件。据此,华为已经拥有了相当可观的专利储备量。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最新许可备案登记信息显示,2015年华为向苹果许可专利769件,苹果向华为许可专利98件,这些专利都是通信领域内极具价值的核心专利,覆盖GSM、UMTS、LTE等无线通信技术。
遵守国际知识产权准则,华为正融入且变得有实力
华为在高速成长,但成长的过程也遭遇过各类磕磕绊绊。
早在2000年华为就遭遇了国际巨头的专利狙击,与思科的专利诉讼案旷日持久,最后以和解收尾,双方共同撤案。在当时,中国企业在外国人眼里等于是“专利的剽窃者”的代名词,很容易被先入为主,陷入被动境地。虽然华为实际上并没有侵犯思科的专利,但在美国的诉讼战打得十分艰苦。过程是痛苦的,但收获也是巨大的。华为在这个案件中树立了尊重行业、尊重创新的品牌形象,不仅为之后走向全球留下了良好的基础和口碑,也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国外民众对中企的偏见。
在思科专利案之后,华为还遭遇过类似于摩托罗拉等专业巨头的攻击,以及纷纷扰扰的流氓专利案件。在全球化经营的战略下,华为认识到必须组建专业团队来应对保护知识产权问题,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在全球化产品销售上的合法化,今天华为全球的成功就离不开健全且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的支撑。
强大的专利实力来源于华为对创新的支持和保护,更来源于多年来持续、高额的研发投入。据公开信息显示,华为在过去几年时间内单纯用于研发的投入已经超过400亿人民币。好的产品,配合好的服务, 再加上好的品牌和口碑,这或许就是华为能在国际舞台上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所在。
从智能手机兴起的那天起,中国手机行业就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洗牌。有的品牌成功了,也有许多优秀厂商渐渐退出主流竞争。国产品牌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在于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因素的推动。而中国品牌想要真正在国际上取得一席之地、而非在国际巨头的专利大棒下如履薄冰,华为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