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在成都空军礼举行,杨润群作为代表有幸能现场观摩陈琴老师的课堂并聆听她“素读经典”的讲座,真让人耳目一新,如痴如醉。
讲座前,陈老师做了一个现场调查:有多少人了解或听说过“素读”。全场竟无一人举手!经过一个下午的学习,我们对“素读”这个陌生名词有了一定的了解。“素读”一词,源于日本作家七天真对中国古代私塾授课方式的定义,它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他说,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基础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陈老师“素读”的对象是经典。她提到“素读”经典须做到定好阶段目标,要量化和持续。通过录像,我们看到陈老师班上孩子摇头晃脑,手舞足蹈地背《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春江花月夜》等经典诗文,仿佛看到古人在私塾读书的情形。我不禁感叹:原来语文课可以这样上,原来语文课可以这样有诗意。陈老师告诉我们:素读这些经典,其产生的作用不只是认字和写文章,它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智慧,约束孩子的行为。她倡导语文教学,应当回归经典,找寻中国文化的根。这番话引起在场语文老师深思。
我印象最深的是陈老师即兴吟诵。吟诵是中国特有的读书方式,有别于朗诵,讲究规律和韵味。比如格律诗要仄长平短。课堂上,陈老师教孩子们吟诵耳熟能详的古诗词。这些古诗词,经她优美的嗓音,变得美轮美奂,耐人寻味,课堂气氛一浪掀过一浪。即使是孩子并不熟悉的《诗经·卫风·木瓜》,经陈老师韵味足的吟唱,孩子们也很容易记地背下来了。当她呼下课时,孩子们没一点反应;再呼,仍没反应。陈老师说:“同学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真的下课了。”在座的孩子们才恍然大悟,全场掌声如潮。
听了陈琴老师的课,我的心不禁微微颤了一下:人人都知道,多读书、读好书对每一个孩子的终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可如今,我们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整整六年的小学阶段,耗费的精力全在几篇课文中,只为记住两千多个生字而鏖战不休。孩子读的太少,背诵的太少,积累的太少,其母语源泉几乎是干涸的,记忆中只有“床前明月光”、“锄禾日当午”这样的几句摇篮诗,开口不能言,举手不能书,胸无点墨,这么薄弱的根基确实不能形成扎实的语文功底。现阶段的孩子确实须要补充文化的营养成分,要多读书,以保证其茁壮成长。经典文化是中国人须具备的底色,而我们语文老师更需做到“腹有诗书”方能引领学生读好书,好读书。所以,从今以后,我会尽我所能,多读书,尤其是经典文化。正如陈琴所说的:“只有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带出爱读书的学生;只有老师会读书才能教会学生读书。” 在教好文本知识的同时,引领学生遨游书海,期盼能在记忆的黄金时段,把经典的种子撒播在孩子们的心中。(杨润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