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八世纪的希腊神话还在被演绎,1700多年前的三国故事仍然在流传。经典可以恢宏复杂,也可以简洁浅显,但它们本质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拥有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
这穿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在游族网络CEO林奇的理解里,即来自所谓“IP”。而今年以来的“大IP战略”,即是以包括游戏在内,书籍、电影、动画等各种不同的形式展现故事内涵。从游戏企业向文化企业转型,游族网络无疑正在主动承担传承乃至创造经典的重任。
至于《三体》,不过是用光影和游戏,重新去讲述一段属于未来的传奇。
图1:《三体》——属于未来的星际传奇
“做一些能被历史记住的事儿”
红极一时的wars时代正随着WCG的无疾而终逐渐过去,甚至《魔兽世界》也在面临老年期,但以“魔兽世界”为背景的《炉石传说》、《我叫MT》正在另一个领域不断接力,《魔兽世界》的电影2015年12月将上映引发粉丝追捧。
游戏始终是一个快节奏的产业,一不留神的落后便会被后浪追上并迅速拍死。这样的节奏决定了哪怕是一款经典之作,能够青史留名的机会也微乎其微。所以游族影业CEO孔二狗提到,若干年后,别人不一定会记得你做了什么游戏,但却肯定记得你拍过什么电影。
而决定电影被记住的,是其背后所谓的“大IP”。作为“大IP”的“故事”,一旦成为被认可成为经典,就会经历时间的考验,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电影相对游戏,是让观众站在观察者的角度去阅读故事;游戏相对电影,则是允许玩家在电脑构建的二次元世界中参与到故事之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游戏与电影相互辉映,让故事具有了双向传播的互动性,更符合现代人获取信息的习惯。
游戏企业跨界做影视,尤其是做“大IP”下的电影,如几乎可以称得上是粉丝所热追的《魔兽世界》、《三体》,能自成热门话题吸引大众、媒体眼球,为延长游戏热度出力。其成功的可能性早就为《仙剑》《轩辕剑》以及《古剑奇谭》等单机游戏所证实。
或许未来后人谈起《三体》,会想起这部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大片,是由游戏企业游族网络所拍,另外当时还流行有一款电影同名游戏值得去尝试。
图2:《三体》粉丝自制小说配图
国内迈出科幻大片的第一步?
小说的天马行空可以任一百个读者随意想象,读出“一百个三体世界”,一旦转化为影视,在技术上不能实现的某些东西,就很可能打破许多读者几近完美的想象,招致谩骂。这是国内科幻大片这块潜力无穷的“硬骨头”,始终没有人去啃的主要原因。
但因为对中国电影特效的否定,发展为对一切希望促进中国科幻电影向前迈步的阻力,这肯定是不符合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用古话而言,就是“讳疾忌医”。因而纵使各方面纷纷提出自己的质疑,网友一片骂声,游族影业还是宣布《三体》开拍了。
文化形态上的转化,本身就存在不可能完全一致。从游戏到影视作品相对简单,画面特效上游戏本身是很难超越影视作品,却仍招致“仙剑”粉丝分裂为“电视剧派”和“游戏派”,但并不阻止《仙剑奇侠传》系列的电视剧和游戏双双火起来。
孔二狗直接给出霸气“宣言”:“就算要毁,也要毁到我们中国人手里”,而林奇明显是以很认真的态度想去做好这样一件事。据内部人员透露,宜山路新大楼里建立了多个“三体体验馆”,《三体》目前已经成为游族网络内部必读书目之一。
任性投资12亿准备拍四年之久、与好莱坞特效公司合作、由作者刘慈欣亲自监制粉丝参与编剧,这三大点也算对《三体》拍电影“是否会毁”这个疑问给出了恰如其分的回答——大刘既然参与监制肯定不能砸自己的“招牌”作品,令“ETO”们失望。
至此,国内科幻大片算得上由游戏公司抢先迈出了第一步,而整体科幻市场或许将以《三体》为转折点,度过“乱纪元”迎来发展的“恒纪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