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娱乐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为社会大众所关注,并且也是我国近年来高度重视与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然而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金融业等传统行业有显著的不同,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发展的需求,这其中的重点之一就是对人才的大量需求。
众所周知,文化创意的核心就是人的创造力,没有人的创意,文创产业就是一潭死水。此外,文化创意产业能称之为产业,就有产业的特点在其中。这两点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特定要求,那就是创意方面的新奇与产业方面的规模,也就是说,文化创意产业需要有大量新奇的内容以支撑起产业的规模。只有有了大量的相关人才,文化创意产业才能蓬勃发展。
反观我国当前的教育模式,特别是文化创意人员的教育模式,却很难达到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人才供给出现大量短缺,据《中国游戏产业报告》资料显示,中国游戏人才缺口高达30万,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游戏美术设计师。游戏美术设计师的具体工作主要是以设计游戏场景、道具、人物为主,同时还有大量对话框、布局、字体等UI界面的设计。游戏美术设计师需要与游戏策划及程序员沟通,从而熟练而迅速的使用软件创作出相应的题材与页面。而我国的美术教育,则依然是培养艺术家一样的停留在纸与笔的绘画中,对于各类软件的使用教学则力度明显不足。虽然从美术院校毕业的学生,可能有一些学生有着过硬的美术功底,但是数字美术与传统美术还是有着不小的差异,美院毕业生无法立即胜任游戏美术设计师的工作,这中间还需要几个月甚至更久的相关培训。
与此同时,有不少所谓艺术院校的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效果也非常有限,甚至还有上课学习只为拉关系的现象,这些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本身就基本功薄弱,更无法胜任文创企业中相关职位的高强度与高熟练度的工作。此外,与功利化的艺考热相对应的,幼儿园、中小学的孩子有在美术馆、音乐厅欣赏艺术作品经历的仅占1%,农村孩子更鲜有去美术馆、博物馆、剧院等欣赏艺术作品的经历。由此可见,中国文化艺术教育的社会学习资源与艺术环境相当有限,城乡艺术教育差距明显,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教育联系被割裂,缺乏历史厚重感,师资短缺,这些问题都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阻碍。
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的既是艺术家又是勤勉的脑力劳动者。因此,我们的教育模式不能仅停留在单纯培养艺术家的模式上,而更应该从实际的工作情况出发去培养相应人才,有更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与之对应,文化创意企业也需要与教育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以培养出为其所用的人才。这才是培养合格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主要方式。
近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文创专委会)成立,代表着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进入了新的纪元。作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下属专业委员会,文创专委会的成立,有望聚合越来越多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优秀组织、单位、机构和个人,为文化创意产业与教育资源的整合搭好产学研创新互动新平台,学校可借助专业委员会内的文化创意行业单位作为人才培养的实践和实习基地,同时可为这些单位定向输送优秀人才,从而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双赢。应该说,文创专委会的成立,打开了文创产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其实作为专委会发起人之一的完美世界,就是这种模式的受益人之一,通过与世界知名大学的合作,完美世界得到了很多的游戏人才,也说明了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完美世界与莫斯科大学展开合作,由于这有效地提升了俄罗斯当地的游戏产业研发能力,所以此举也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学校的大力支持,这也说明了教育与产业之间的双向互动,将是一个可持续的健康模式。
就在前不久,哥伦比亚大学与完美世界一同携手,研究用游戏来治愈阿尔茨海默症,这些游戏是由完美世界与哥伦比亚大学共同开发的,采用这种疗法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产学研良性互动所引发的化学反应,对于文创产业的健康发展所能提供的巨大能量。
只有这种模式真正大范围运作,才能有大量的人才进入相关行业。相比发达国家,中国在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上还有很远的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从事文创产业的从业者甚至能占到城市就业者的10%以上,而中国文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不过随着文创专委会的成立以及越来越多的文创企业的重视,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问题在不远的将来会得到解决。我们同时也希望由此带动的就业高峰将吸引更多家庭的目光,把艺术教育不仅当作孩子未来就业的钥匙,更能为培养孩子美的情操、提高孩子艺术素养发挥更大作用。也希望更多的文创企业,能够在文创专委会的统一指导和协调下,将各自的人才培养计划与高校有效对接,这将是彻底解决中国文创产业人才窘境的康庄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