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两江新区2014年度工作大会上获悉,2013年,两江新区抢抓新一轮改革开放新机遇,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明显,金融、保税、物流、会展等内陆开放的功能平台功能增强,新区发展成绩亮眼。全年完成GDP1650亿元,增长16%。按照再造一个重庆经济的目标,成立三年多的两江新区经济总量与直辖三年后的2000年重庆经济总量1589亿元相比,保持了较好的同步发展速度,为下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2013年两江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3492亿元、进出口总额305亿美元,超过30%以上的增长,分别增长33.1%,43%;连续三年实际利用外资超过30亿元美元,2013年达到31.71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都超过1000亿元。数字的背后,是两江新区深入贯彻主体功能区战略,积极承接市级审批权限,加快发展的结果。
增强城市主体功能 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90亿元
春节前,位于两江新区水土高新园区的龙门大桥正式通车,将竹溪河一河之隔的北碚复兴镇和水土镇有机串连了起来。大桥通车后,两地互通仅需2分钟时间。与此同时,两江新区龙兴园区的两江大道北延段和机场东联络线北线(以下简称机东北)两条主干道,也将于春节前实现通车,春节期间到民国街游玩的市民,将不再绕行老路,直接经过机东北开车仅需3~5分钟即可到达。
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区开发开放的关键和前提,2013年,两江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以鱼复、龙兴、水土3个工业开发区为主战场,继续保持高强度投入。重点实施了163个具体项目建设,完成投资390亿元。
加快推进主干道路桥梁建设。建成道路61公里,累计通车169公里,两江大道、方正大道、盛唐大道、渝江路、星光立交等主要道路和节点工程实现通车,两江新区骨干路网初步成形。渝万城际、渝利铁路,渝广高速,轨道六号线、会展支线和三号线北延伸段,双碑嘉陵江大桥,寸滩长江大桥,机场立交、石门立交等4项立交节点,悦清大道等7项市政道路正在加快建设,立体交通格局逐步形成。
加快水电气讯污配套工程建设。在三个工业开发区内,一大批涉及新区长远发展的水电气讯污设施建成投用。完成龙兴园区天然气管网整体迁改,完成给排水管网迁建104公里;建成水厂2座,日供水能力从4 万吨/天升至 24 万吨/天;建成污水处理厂2 座,日污水处理能力从0.6 万吨/天升至6.6万吨/天;建成电站9座,迁建电力线路533公里;建成通讯基站42 座,迁建通讯管网427公里。
加快推进总部楼宇、标准厂房及保障房建设。全年建成厂房354万㎡、办公楼宇65万㎡。建设公租房400万㎡,安置房189万㎡,完成分房102万㎡,安置2.7万征地拆迁群众。
正式签约项目302个 合同投资额超过1100亿元
2013年,两江新区在狠抓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工业招商的同时,重点推进了创新金融、电子商务、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招商工作。全年累计正式签约项目约302个,合同投资额超过1107亿元。新开工项目203个,合同投资额1092亿元,新投产项目238个,合同投资额542.62亿元。
一方面,继续加大工业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投资70亿元的鞍钢冷轧钢项目、投资70亿元的腾讯数据中心项目、首期投资66亿的上汽通用五菱项目,投资40亿元的玉柴高性能环保柴油发动机、投资30亿的石化裂解重型装备及石油勘探材料加工项目、投资15亿元的超硅抛光硅片项目,新增9亿美元投资的奥特斯项目、以及上通五15家核心配套企业、京东方10家核心配套企业、恩斯特龙直升机等项目。
产业集群态势更加明显。通过加大项目落地推进力度,全年累计开工和在建项目65个,实现了包括京东方、上通五、鞍钢冷轧钢生产等重大项目在内的41个项目的新开工建设;全年累计竣工投产项目34个,实现了包括莱宝新型触摸屏、超硅蓝宝石、SK正级材料、尼玛克发动机零部件等20个项目顺利投产,全年可实现产值300亿元。这些项目的招商落地,助推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基本成型。电子形成以旭硕、仁宝、纬创、京东方、海尔、莱宝、奥特斯、四联、超硅等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汽车形成以长安、长安福特、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依维柯、力帆等7家整车企业及超过400家配套企业的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做强工业经济的同时,将现代服务业作为新突破口,以此为契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功引进投资50亿元的际华奥特莱斯综合体、投资50亿元的金叶黄金珠宝国际结算及综合体、投资40亿元的菜鸟中国智能骨干网西南总部等项目。
内陆开放门户加速崛起
以保税港区公司、江北嘴集团、港务物流集团、悦来集团等4家企业划转两江新区管理为契机,两江新区加快4大片区建设,推动金融、保税、物流、会展等功能充分发挥。
功能平台硬件建设加快推进。江北嘴开工建设金融楼宇420万㎡,35栋高层大厦拔地而起,CBD入驻项目20多个,总建筑面积720万㎡,预计总投资600亿元,金融城轮廓线已初步展现;保税港区在抓好加工贸易、进出口贸易的同时,加快了保税贸易及口岸功能打造,笔电产量突破2200万台,珠宝加工发展迅速,港区的工业产值超过600亿元(其中,黄金加工产值100亿元以上),进出口总额达到180亿美元,启动建设5万平方米的进口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保税维修、集散分拨中心、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等投入试运行,进口肉类、水果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果园港正式开港运营,30万标箱集装箱码头和300万吨散货堆场投入使用,中国内河最大水港初具规模,港口货物吞吐量稳步提升,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1万标箱,成为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江海联运的物资集散地。悦来国际博览中心16个国际标准展馆及多功能厅、国际会议中心全部建成投用,成功举办第十三届中国金属冶金展、渝洽会、重庆车展等13个展览,展出面积达80万平方米,悦来会展城8.68平方公里土地已征用完毕,悦来智能城、生态城完成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规。
积极推进改革政策创新
两江新区开发开放的平稳推进,得益于新区深化改革,让改革红利最大限度地释放。
新区积极加大政策争取。推动拟定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方案。牵头争取国家海关总署和商务部等部委支持,积极推进深化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1+10”举措,现已启动其中8项重点工作,保税商品展销业务已经试运营,涵盖汽车、酒类、食品等3000余种进口商品的保税港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经营良好,年度营业额超过1亿元。继续开展新区土地征转分离和低丘缓坡及国家现代服务业试点;新争取了商业保理、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等系列试点工作
新区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积极对接市级审批管理权限下放。协调推动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两江新区行政管理有关事项的决定》,按照 “新区事情新区办,两江审批不过江”的要求,平稳承接了283项行政审批等管理事项和权限,要求各项审批时限再次提速25%以上。创新推行新型审批服务。在全市率先开展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对招商引资企业实施先照后证、资本认缴、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制度,建立“宽进严管”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绿色通道”服务机制。协调建立企业注册登记、项目建设管理并联审批、建设项目“一费制”和“联合竣工验收”等“1+4”绿色通道服务制度,工商登记当天办结率达100%,所有审批时限比法定时间提速70%。
2013以来,新区开发开放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历经三年多来的开发建设增添了靓丽的一笔,促进新区厚积薄发,形成和具备了四大能力。即具备了强势承接重大项目落地的支撑能力;具备了更多利用社会资本大规模投入的吸引能力;具备了更好争取国家政策与资源支撑的匹配能力;具备了在大两江范围更优配置资源的整合能力。
2014年两江新区工作总体要求是“保增长、抓改革、强投资、出亮点”。保增长就是要全面发挥两江新区在全市功能区发展战略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全力以赴推进开发建设,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50%以上。抓改革就是要紧扣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上积极探索两江实践,推动5个方面40条改革事项,着力增强改革动力,释放改革红利;强投资就是要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推动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齐头并进,力争形成产业投资、地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4:4:2格局;出亮点就是要加快推进江北嘴、保税港、悦来、礼嘉、果园港、水土、鱼复、龙兴等重点片区开发,加快形成上通五汽车、京东方、莱宝高科面板等一批新看点。实现两江新区发展水平、聚辐功能、城市面貌、开放形象、政务环境5个明显提升,全面展示出国家级新区的初步形象。
2014年两江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力争GDP实现2000亿元,同比增长18%以上;规上工业产值实现4220亿元,同比增长21%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80亿元,同比增长30%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80亿元,同比增长17%以上;进出口总额达到365亿美元,同比增长20%左右。
两江新区将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区域开发,城市功能提升、城乡统筹发展等5个方面,全方位谋划改革,推进口岸高地,金融中心建设,科技体制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行政效能,发展非公经济等方面,为两江新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