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网12月29日讯 文/庐陵子村 关注罗辑思维的朋友,可能你这几天看到最多的是其第二次会员招募的信息。这一次罗辑思维推出的还是一个极端无理的招募方式和会员方案——只限一天,只用微信支付(绝大多数人都没使用过)。亲情会员200元每人,铁杆会员1200元每人,时间只有一年。
昨天答案揭晓,罗辑思维这次成功招募了2万人。可能第一次招募,他们是在尝试,但这一次,他们就是充满自信的玩了。仅仅做了一年的罗辑思维凭什么敢这么玩?罗振宇的个人魅力真的有那么大么?
这里,先谈另外一点。对于自媒体,我是非常赞同罗辑思维的品牌人格塑造形式的。和其他大部分自媒体不一样,罗辑思维没有太多地依赖平台,而是努力构造罗振宇的品牌人格,试图建立一个价值观趋同的知识社群。
当时微信5.0折叠公众号之后,我曾经就撰文称,自媒体应该重塑自己的三观,不要把自己的生存和变现交给平台。因为自媒体,关键在一个“自”上,它不仅在于去中心化,或者多对多的这些概念,更在于“自”是一个人。即使是一个团队在运作,但也是一个“独立人格的人”的形式存在,它是有生命力的,是有人格魅力的。
所以,罗辑思维发展至今,能够做到如今100多万的泛社群,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罗胖的人格魅力。
这让我想起另一则新闻,上海《新闻晚报》的关门。
从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见旧人哭。
新闻晚报曾经有过几十万读者,可读者都老了走了。
罗辑思维拥有的是110万的社群,他们独立自由。
用户的抛弃就是这么残酷。他们宁可信赖一个个体,也不为一个组织买单。
传统媒体的用户只为内容而来,如果你无法及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内容,或者有更好获取信息的通路,他们就不会再付出半毛钱。
而罗辑思维的用户是为价值观而来,他们被内容所吸引,被魅力人格所感召,最后因为彼此认同而形成关系。罗振宇和他们之间,不是明星偶像和粉丝的关系。他们之间是平等互利的,罗也只是一个节点。他们不是脑残粉。驱动他们买单的,只有两个——价值观和利益交换。
首先,我相信罗辑思维粉丝社群是有一个趋同的价值观的,它是“有气味吸引的”,但是,能否影响到大部分人认同并买单,这对罗辑思维提出的价值观核心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其次,正如罗辑思维这次会员招募的标题,这次还是“史上最无理的会员方案”,因为这次也同样没有太多的利益承诺。这也说明,罗辑思维对于未来会员制想走的路,并没有想的足够清楚。
但是,话说回来,所有的这些罗辑思维团队肯定考虑过。但他们还是做了,因为他们知道,任何事情任何结果,肯定不是空想出来的,它必然是试错出来的。哪怕这次不成又怎样,who care?最大的风险,是停滞不前什么都不做的风险。
反观哪些传统媒体,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旧有的镣铐下垂死挣扎。他们从来没有真正理解,用户为什么抛弃他了?它们不是被新媒体打败的,是被觉醒的用户打败的。
其实,我算是罗辑思维的一枚粉丝,虽然算不上铁杆,但是从罗辑思维成立之初,我是一直关注着的,一路看着他成长,感慨也很多,难免也会有一些情绪在里面。
我也曾经专门为罗辑思维写过两篇文章,一篇是针对罗辑思维第一次会员招募,对自媒体自生存的一点思考,另一篇则是针对罗辑思维第一次尝试社群营销,对自媒体自商业的一些思考。
自生存和自商业,肯定不能说罗辑思维一定做的很好,但我认为,他们至少在不断尝试。他们在进化,在一点点的试错。
但可悲的是,当罗振宇和他的团队一次次试错的时候,很多传统媒体人不是在焦虑就是在吐槽,正如三表所言,“当罗振宇都已经过河了,你还在摸石头,不对,你在河边围观,你在论证河的存在……”
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