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工业园区:打造中国高端金属材料基地 |
2013-10-15 16:04 作者:www.guigu.org 来源:硅谷网 HV: 编辑: 【搜索试试】
|
|
建设四川一流特色产业园区,推进江油材料优势、加工优势向产品优势、制造优势转变
江油,一座因工业而兴盛的城市。
依托国家“三线建设”所布局的工业基础,上世纪80?90年代,这座地处四川西北部的农业大县,一跃成为全省的工业大县与经济强县。
在新一轮的发展振兴中,作为中国三大特钢基地之一的江油,将产业发展的高端化作为“产业兴市、工业为重”理念的精髓,提出了“五年再造一个工业江油”这一目标,并奋力将江油建设成为西部一流的经济强市,并先于全国2?3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在击鼓奋进的豪情迈进中,江油将一个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科学融合的产业园区,作为“再造一个工业江油”的“增长极”、50万人口现代化大城市的“新组团”、开放合作与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创新发展的“试验田”、“两化”互动的“领军地”。
以“打造中国高端金属材料基地和西部装备制造、机械加工生产基地”为指向,江油工业园区使命在肩,激情奋进。
A
坚持外拓内聚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加速提升
工业园区化是发展现代工业的必然选择。
在历经10载蓄积的基础上,如今,一个“规模成倍增长、设施配套完善、产业集聚发展、特色鲜明突出”的现代工业园区,在江油渐至成型。
特别是今年6月以来,两大“利好”的消息接踵传来:一是,6月25日,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江油工业园区扩区,扩区后江油工业园区的面积由原来的7.29平方公里,扩展到28.02平方米,园区发展的空间得到了极大提升;二是,在7月29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产业园区发展大会上,江油工业园区被列入省政府重点培育的500亿园区之一,这将为园区未来的倍增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科学的发展源于科学的规划。在优化园区布局,构建区域经济新支点上,江油工业园区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并按照“产城一体”与“园城一体”的思路,聘请国内资深设计团队,精心编制了“一园两区”的空间布局与产城布局。
东区:规划冶金工业园、机械工业园、食品医药工业园、电子工业园、仓储物流工业园,建设集特钢材料生产、特钢产品制造、特钢商品贸易为一体的“特钢新城”,打造中国高端金属材料生产基地和西部装备制造基地。
西区:规划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滨江商业设施和综合配套服务区。
东西遥相呼应、比翼齐飞,实现了“工业”与“城市”、“新城”与“园区”、“一产”与“三产”相融共生的布局,这也为江油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一个“创新要素集中集聚、辐射带动效应明显、人居环境现代优雅、产业特色鲜明突出”的产城新区提供了基础。
几年间,园区运用市场之手,通过多元化的投入方式,累计投入25亿元实施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目前,园区基础设施覆盖面积已达到19平方公里,实现了“融入交通主干线更快捷、能源保障更有力、配套设施更完善”,为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力的先决保障。
在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创新环境的培育上,园区根据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需求,大力推进投资服务中心、技术研发中心、质检中心和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员工培训基地“三中心两基地”建设,搭建园区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按照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引导企业借智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与倍增发展。
目前,园区内的川矿集团与中国矿业大学、贝得力与清华大学成功牵手,六合锻造成立“博士院士(专家)工作站”,四川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工作站落户园区。园区相继引进硕士、博士140余人,培育出高科技企业、创新型企业达数十家,申请专利500项、批准378项,年均转化成果60余项,先后开发出30余种在国际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高、精、尖产品,园区正日渐成为“产业江油”创新内驱的策源地和示范区。
B
坚持链式发展园区产业倍增速度加速迸发
产业经济学认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生产要素和产业不断集聚的过程,产业的集聚形成产业集群。
并认为,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在集聚经济效应作用下,将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特殊钢研发与制造企业中,位于江油工业园的攀长钢与上海宝钢、抚顺特钢呈三足鼎立之势,为我国最重要的国防特殊钢生产基地之一。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形成了年产特殊钢70万吨、钛材3000吨的生产能力,企业先后承担国家重点工程课题363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立钢种39个,从德国所引进的4500吨液压锻造生产线,具有世界领先水平,在亚太地区仅此一家。
朝着“打造中国高端金属材料领军者”这一目标,2009年9月,总投资66.8亿元的攀长钢新区建设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项目建成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34亿元,成为国际一流的军工用钢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钛钢结合型特殊用钢科研生产基地、国内最重要的核电用钢科研生产基地。
为此,本着优势优先的原则,江油工业园区以攀长钢为龙头,并依托园区内投资30亿元的川矿重装设备项目和长祥特钢10万吨大型铸锻件、六合汽轮机2万吨专用锻件、西南钢铁40万吨炼铁等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并按照“做强特钢冶炼制造能力、延长特钢材料制造链”的路线图,推动江油材料优势、加工优势向产品优势、制造优势转变,全力建设一座集聚、集群、集约的“特钢新城”。
此间,按照省委、省政府“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总体要求,几年间园区还大手笔地启动实施了钛材产业园、模具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等一批投资额达48亿元的“园中园”建设项目。园区的冶金产业的工业总产值计划到2017年达到400亿元以上,机械产业的工业总产值计划到2017年达到200亿元以上。
与之同时,园区内的食品医药、电子及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也表现出可喜的发展势头。其中,清香园公司总投资4.5亿元“20万吨绿色食品产业园”加快建设。四川超声、香港星联电子、豫蜀夜视利等一批科技型企业茁壮成长。预计到2017年园区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可达到200亿元以上。由此,构建起“三大产业”竞相发展的格局。
截止到2012年底,园区入驻企业达到48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4户(其中,冶金机械65户,食品医药12户),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223亿元,其中,冶金机械163亿元,占73%,园区的集聚效应与特色优势产业得以初步显现。
今年,预计园区的产值将有望达280亿元,并力争突破300亿元。
C
坚持务实招商园区产业发展规模加速壮大
项目带动战略,是园区经济的核心战略。
换句话说,开发区的生命线在于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
从2010年提前两年实现创百亿园区目标,到2012年跨越200亿元,再到今年的力争突破300亿元,以及未来冲刺500亿元与800亿元,在江油工业园区这一跨越发展与高位求进的背后,凝聚着江油市委、市政府“领导力量向工业集中、工作力量向工业汇聚、资源配置向工业集聚”这一务求实效的工作精神,凝聚着园区建设者在园区发展高强度的推进中,“每天工作延长1小时”和“星期六保证不休息”与“星期日休息不保证”的工作状态。
在江油连续四年实现“每月开工或竣工一个以上亿元项目”这一上下同欲,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中,江油工业园区将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建设生命线,营造环境,务实招商,真诚留客,紧紧抓住东部产业升级换代和绵阳科技城建设等良好机遇,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和经济辐射,力推模具和汽车零部件制造、高端装配制造、钛材产业园在项目引进中取得新的突破,园区仅最近几年,就引进了攀长钢新区、川矿重装基地、六合锻造、皇龙破碎等投资额上亿元的项目20余个,一大批的优势企业在这里开花结果。同时,在已经签约的80个项目中,目前已有36个项目基本建成,44个项目在建或待建,形成了项目推进中“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机制。
“投资者的成功,就是我们的成功!”在服务企业与服务发展上,江油工业园区创新推出了服务企业的“行为准则”:“只讲办得成的办法、不讲办不成的理由”。对项目的入驻,推行“一站式”全程代办服务制,从项目立项审批、工商登记到土地预审、报建等,全程提供“一条龙”的代理服务。
此间,为了给中小型与创业型企业提供一个低成本的良好发展空间,江油工业园区还创新标准厂房的建设模式,加大标准厂房的建设力度,近年来建设的1?4期24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全部投入使用,引进培育中小型科技企业40余户,并限制项目用地修建职工宿舍、食堂等非生产性设施,统一规划选址建设生活配套服务区,“统一配套基础设施和要素供给、统一物业管理、统一公共服务”,这一做法既降低了入驻园区企业的建设成本和营运成本,又比分散供地建设单个项目节约土地20?25%,实现了多赢。
作为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工业集聚地,目前,江油工业园区正以列入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四川省重点培育的500亿产业园区为新的起点,以更加开放务实的作风推进环境打造与项目引进,朝着打造“中国高端金属材料基地和西部装备制造、机械加工生产基地”激情奋进!
【园区概述】
特钢新城产业高地
四川江油工业园区,是1992年经四川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工业开发区。
2001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开发区,2006年2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认定,省政府批复,更名为四川江油工业园区。原规划面积7.29平方公里,新扩区20.73平方公里发展规划已通过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2013]177号)批复,园区规划总面积达到28.02平方公里。
建区以来,江油工业园区先后被四川省政府、省开发区协会授予省级先进开发区、优秀开发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四川省承接产业转移优秀园区和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推荐特色园区等称号。2009年5月,被省政府列为四川省“1525工程”成长型重点培育园区。2012年5月,被列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重点培育基地。2013年6月,被列为全省“51025”(即通过5年的努力,全省力争形成5个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的产业园区、10个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产业园区、25个营业收入超过500亿元的产业园区)重点产业园区培育发展计划。
按照省委、省政府“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和江油市委市政府打造“特钢新城”以及“两化”互动、产城一体、园城一体发展的总体要求,近年来,在绵阳、江油两级的指导下,江油工业园区紧紧依托江油的自然资源和国家“三线”建设奠定的工业基础,以冶金、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以建设四川一流特色产业园区为目标,狠抓企业、产业、园区“三倍增”,促进优势产业集约集聚集群发展。2012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4户,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23亿元、增长21%,占全市的68.5%。特别是围绕“做强特钢冶炼铸造能力、延长特钢材料制造链条”路线图,园区力推江油材料优势、加工优势向产品优势、制造优势转变,全年园区规模冶金企业达到65户,工业产值占园区中产值的70%。预计今年将实现工业总产值280亿元,并全力冲刺300亿元大关。园区计划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力争到2017年达到800亿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江油工业园区将积极顺应“四化同步”特别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双加速”的趋势,以列入全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和成功创建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为契机,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举措,大力实施“特钢新城”战略,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中国高端金属材料基地和西部装备制造、机械加工生产基地,着力建成四川一流特色产业园区。
【园区特写】
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
江油工业园区:
把“好菜”捡进“篮子”里
记者从江油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庞华均手上拿到这样一组数字:
截至今年8月底,工业园区总产值达196.84亿元,同比增长14%,正式签约项目6个,其中10亿元项目1个。另一组数字显示,2006年,江油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不足70亿元;2012年,这一数字已经增至223亿元。
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
江油工业园区招商服务部门一位工作人员,概括园区最近几年工作理念之变:从“捡到篮子都是菜”到“精挑细选挑好菜”。
诚然,在园区推进中,“捡到篮子都是菜”,这一现象在不少开发区中或多或少地存在。
“只有进一步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科学招商,科发发展。”这位工作人员如是表示。
以此为指向,2008年以来江油工业园区调整了发展规划,明确以冶金、机械、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新材料等为产业特色的园区发展思路。
大思路确定,就要在审批环节和入驻项目上把“好菜”捡进园区这个“大篮子”中。现在要入驻园区,企业不仅要递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材料,还要接受园区的精挑细选。
“这一务实做法,于企业、于园区都是一种理性之举!”园区党工委副书记李林如是认为。
在审批环节做“加法”的同时,园区在企业入驻的审批等诸多环节上做起了“减法”。经过四五年的发展,现在的园区已形成了以攀长钢新区为龙头,川矿重装基地、六合锻造、清香园等一批企业为支撑,新项目持续入驻、产业链不断延伸、上下游产业配套的优势产业集群,主导产业比重达到80%以上。
变“单个增长”为“链式发展”
刚刚进入9月份,园区内的汇通能源装备制造公司接到了一笔来自“邻居”??六合锻造的订单,订单数量为1500吨产品,金额达3000万元。
看似普通的一笔订单,却折射出产业链式发展、集群发展带来的好处。“每家冶金、机械企业优势不同,产业越集中,就越有利于资源的优化组合与成本控制。”
优化组合还体现在人才方面。
江油六合锻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洪玉春称,目前公司500多名员工中,一半以上来自江油本土以前所蕴集的人才。得益于产业集中带来的人才优势,公司规模越做越大,年产能从2008年的8000吨一路增加到2万吨。
产业集群的好处还体现在物流上。清香园调味品公司的副总经理黄柯在算账时,仅物流这一项,就让他兴奋不已。“园区将物流成本高的食品企业安排在了高速路口,而从原来的老厂房到高速路口,又要穿城又要过桥,至少需要15分钟以上的时间。现在时间缩短一半,企业的物流成本可缩减10%。”
产业集聚产生的巨大优势让江油工业园区看到了发展的方向。目前江油工业园区继续围绕特冶机械等主导产业,瞄准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区等重点区域,紧盯国内冶金机械制造500强企业,主动收集、研判企业战略布局及投资意向。
“园区计划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并力争到2017年达到800亿元”。对此目标,园区充满信心! |
|
|
|
【对“江油工业园区:打造中国高端金属材料基地”发布评论】 |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本网站部分投稿来源于“网友”,涉及投资、理财、消费等内容,请亲们反复甄别,切勿轻信。本网站部分由赞助商提供的内容属于【广告】性质,仅供阅读,不构成具体实施建议,请谨慎对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② 内容来源注明“硅谷网”及其相关称谓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需经本网站许可方可复制或转载,并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硅谷网】或对应来源,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注明来源为各大报纸、杂志、网站及其他媒体的文章,文章原作者享有著作权,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④ 本网站不对非自身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作担保。若硅谷网因为自身和转载内容,涉及到侵权、违法等问题,请有关单位或个人速与本网站取得联系(联系电话:01057255600),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