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川特色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发展 |
2013-07-29 11:05 作者:www.guigu.org 来源:硅谷网 HV: 编辑: 【搜索试试】
|
|
近年来,我省依托园区优化工业布局、做强优势产业、壮大骨干企业、发展产业集群,大力实施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1525工程”,全省产业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12年底,全省建成超100亿元园区51个,超500亿元园区7个、超1000亿元园区2个,其中成都高新区率先超过2000亿元。园区个数由2010年底的200个增加到204个。
目前,我省依托各优势和特色产业园区,形成了德阳装备制造、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成都经开区汽车制造、绵阳科技城、攀枝花钒钛钢铁、自贡节能环保装备、乐山沙湾不锈钢等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产业基地。
通过规划引导、“三线”国企搬迁、“退城入园”、“退二进三”等举措,推动了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产业聚集发展和布局优化,也彻底改变四川历史形成的战备型嵌入式和“山散洞”的粗放布局模式。截至2012年底,全省产业园区共有工业企业户数17169户,全省工业集中度达到65%,成都市达到82%,德阳、绵阳、广元、遂宁、眉山、资阳等6个市达到70%以上。
如今,依托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我省工业经济走上了集中集群集约的科学发展路子。我省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成效显现,在完成企业布局由分散走向集中后,逐步向增强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协作效应发展,部分园区已建立了产业链发展模式,特色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初显端倪。
成都高新区:
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
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本土科技型企业可谓捷报频传。
1月,四川力达士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宣布已获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上市,有望成为四川首家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民营企业。其自主研发、生产的新型内燃机润滑油成为打动华尔街投资者的重要因素。
3月7日,成都高新区汇利实业、中自尾气、久远新方向等16家企业成功入选“2012德勤高科技、高成长亚太地区500强”。
3月22日,全球App开发商2012年收入排行榜前52位名单上,中国区仅有的2家上榜企业??成都数字天空科技和成都尼毕鲁科技均来自成都高新区,这两家专注于手机游戏的公司一季度业绩获得巨大提升。
4月,创业企业成都品果科技有限公司,其拍照分享应用Camera360应用注册用户数量突破1亿,成为诞生于中国西部的首个用户过亿的移动互联网应用。
5月,由成都贝瑞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高速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成像诊断仪”项目,获批进入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对国家重点领域建设具有巨大支撑性作用。
6月,美国德州仪器公司与成都高新区在2013成都财富全球论坛上共同宣布长期合作战略。其中,德州仪器在其成都制造基地的长期战略,包括一个新的封装测试项目以及对现有晶圆厂的扩建。
“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的众多科技型企业迎来了收获期,经过多年来的培育,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别是本土企业进入了快速成长阶段,对成都高新区的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成都高新区新闻发言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表示,成都高新区今后将继续鼓励本土科技型企业,做强素质,做大规模,努力“走出去”,抢占、分享全球资源,在全球市场和未来市场提升竞争力。
“在目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成都高新区经济逆势而上,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主要原因是本土科技型企业贡献越来越突出,重点项目支撑性作用发挥明显。”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付学坤介绍,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聚集各类企业3万多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100多家,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企业120余家。
“今后成都高新区将继续大力培育创新集群发展,并基于全球市场需求和未来趋势,强力扶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努力将移动互联网等1?2个优势产业集群做成国内一流、具有全球影响的水平。”付学坤表示,作为四川省、成都市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成都高新区将按照自主创新与招商引资“双轮驱动”、产业发展与新城建设“比翼齐飞”的思路,全力以赴、多点支撑、全面发展,努力在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和“首位城市”建设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随着西部大开发向纵深推进和全球重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构建加速,成都高新区经济建设成绩显著,已经成为全省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基础性力量之一,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导力量,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成为吸引全球发展要素的强大磁场。
未来几年,成都高新区将按照成都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发展定位,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以及天府新区建设的重大发展机遇,按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标准,努力建成“最能体现成都核心竞争力、最能代表成都国际化现代化水平、最能彰显成都时代特色的高端产业基地和现代化新城”。
德阳经开区:
剑指“两千亿产城新区”
7月,走进德阳经开区,园区的厂房里,工人们正在流水线旁忙碌着;通往全国各大城市的高速公路上,从德阳经开区驶出的大货车正在快速前行……如今的德阳经开区,正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越来越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60%以上的核电产品、50%以上的电站铸锻件、40%的水电机组、30%以上的火电机组和汽轮机以及20%的重型锻压设备均出自这里,一批批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产品,正在从这里走向世界。
在巩固扩大传统装备制造业优势上,经开区全力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升级,加快集聚新的产业优势,带动一批中小企业实现突破。今年3月,区内企业蓝星机械与美国费尔斯通正式达成承制硫化罐设备协议,将制造大型橡胶机械关键设备,进军海外市场。
充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向高科技产业进军,经开区也在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
在建的博力迅电池项目,被寄予厚望。经开区将以此项目为依托,力争引进5家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科技型电池企业,用几年的时间打造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集群。
新材料产业开始扎根。得阳特种新材料公司已成为亚洲最大的聚苯硫醚上游产品生产及供应商,通过生产扩张正在向国内最大、全球领先的PPS树脂产业化生产基地目标迈进。
德阳经开区正培育特种高分子新材料和新型金属材料等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目标明确??建立以先进技术为主导的规模化新材料产业体系,努力构建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产业高地,基础在于提速发展,目标应该是产业振兴。”德阳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正在打一场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
自2008年6月到2012年12月,德阳经开区共计引进78个项目,协议投资额达583.05亿元,累计到位资金达303.21亿元,已有28个项目建成投产……数据勾勒出的是一幅德阳经开区跨越发展、浴火重生的生动画卷。
着眼发展,着力突破,德阳经开区用一个五年完成了奇迹般的“突破”与“跨越”。入驻园区的各类企业2000余家,拥有工业企业400余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余户,产值和销售过亿元企业30户,产值上10亿元的企业8户,工业贡献率达64%……这是德阳经开区今天的成绩,而明天,这些数据还将上扬……
今年,带着梦想与希望的德阳经开区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建设“千亿产业新城”,寻求“次级突破”,实现伟大中国梦……抛开眼前的光环,德阳经开区蓄势待发,站在了新征程的起点。
无论是省委“多点多极”的战略要求,还是德阳市委“再造产业德阳”的新城规划,都为德阳经开区实现“千亿产业新城”的跨越发展梦想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成都经开区:
掘金千亿汽车产业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汽车消费饱和的背景下,汽车厂商逐渐发现了中西部市场的潜在需求,进而开始在西部投资。西部市场被认为是中国汽车产业新的增长点,而成都也成为其中的重要焦点。成都从2003年还只是年仅生产800辆农用车的城市,如今吸引大众、丰田、沃尔沃等来投资的整车产能已有100万套,2011年还突破了1000亿元的汽车产业产值。
在全球经济整体低迷的走向下,成都经开区以汽车产业为龙头,实现了2012年工业经济的强势增长势头。2012年经开区(龙泉驿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42.7亿元,同比增长23%,总量及增速均在二圈层排名第一,增速高于二圈层平均增速4个百分点、高出成都市工业集中区平均增速2.8个百分点。
经过前期的产业积累,2012年,四川汽车产业实现了首次爆发。围绕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一汽富维江森、一汽平台等53家现有零部件项目扩能增效,一汽大众三期、中嘉沃尔沃、吉利高源、一汽新能源客车、神钢起重机、卡特彼勒6家整车整机生产企业竣工形成总产能约85万辆。其中,一汽大众三期项目的投产使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总产能达到54万辆;沃尔沃生产S60L等多款高档轿车,年产能规模达到20万辆。
目前,成都经开区主导产业配套企业已达140余家,一汽大众发动机厂EA211发动机已形成26万台产能,博世底盘ABS/ESP系统及传感器、富维车轮二期等配套企业的竣工投产使汽车产业的产业链条更加完善。
以新速腾、新捷达等整车量产为标志,2012年成都经开区实现整车(机)产量37.5万辆、增长1.4倍,汽车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005亿元,汽车产量与销售收入对全省汽车行业贡献率占七成以上。
“从今年3月起,全新捷达将正式全面量产,届时,一汽大众成都基地的日产量将由目前的1000辆上升至1800辆,企业将实现8+8小时双班倒,有望实现年产47.9万辆生产目标,力争突破50万辆。”一汽大众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一汽大众产能全面释放与带动,今年经开区汽车产业将迎来井喷发展期,全年整车产量将有望突破60万辆。
按照成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以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一汽客车、成都客车、吉利成都高原汽车等重点优势企业为基础,积极主动承接国际国内汽车制造产业转移,加强成都与绵阳、资阳、内江、南充、广安等地及成渝汽车走廊中汽车关键零配件中坚企业的协作配套,重点发展客车、轿车和越野车,逐步完善汽车及零部件产品链。到2020年,成都将培育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沃尔沃等一批百亿企业集群,形成汽车整车、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汽车贸易娱乐四大千亿产业支柱,基本形成万亿产业基地,打造完善的汽车产业链。
“2017年,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规模将列入国内一线汽车产业基地,到2020年则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投资服务局局长俞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沙湾不锈钢产业园:
冲刺“千亿产业园区”
走进沙湾区,现代化的炼钢厂房整齐排列,远处“收购废旧钢铁”等招牌依稀可见,经过钢坯、热轧、酸洗、冷轧、制品等完整产业链,“乐山造”不锈钢制品销往全球。
如今的乐山市沙湾区,除“郭沫若故里”外,“不锈钢”是这个老工业区响亮的名片。
近日,在省政府审议通过的省重点产业园区发展计划中,乐山(沙湾)不锈钢产业园区被列入全省10个超千亿的培育园区,成为乐山市唯一纳入1000亿的培育园区,到2017年,乐山(沙湾)不锈钢产业园区营业收入将力争超过1000亿元。
2009年5月,乐山(沙湾)冶金建材产业园区应运而生,由不锈钢民生产业园和钒钛钢铁循环经济园组成。以西南不锈钢公司、德胜川钢公司两家全省500强企业为龙头,突出培育不锈钢、钒钛钢铁两大主导产业,完成了“一区两园”、“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产业布局。
“百亿”是销售收入的增长,实现百亿的背后,是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沙湾的不锈钢产业从无到有,从一家企业到一个园区,令业界惊叹。
不锈钢产业是乐山的传统优势产业,产业规模居西部第一。作为不锈钢产业主要聚集地的沙湾区,已具备了年产70万吨钢坯、200万吨热轧卷材、130万吨退火酸洗、38万吨冷轧和20万吨制品的生产能力。沙湾建成的不锈钢制品生产线,填补了四川乃至西部的产业空白,打破了东部沿海地区不锈钢一统天下的格局,实现了不锈钢产业集群发展的新突破。去年,沙湾冶金建材产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已突破了200亿元,并成功跨入了首批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第二批“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之列,成为西部极具影响力的不锈钢生产基地。
如何冲刺千亿园区?关键是头年。记者在乐山沙湾采访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沙湾不锈钢产业园区的主营业务收入已达107.44亿元、工业增加值77.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1%和32.8%。来自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地,前来园区考察投资的不锈钢企业多达50余家。7月11日,乐山市在江苏无锡举行的四川?乐山沙湾中国西部不锈钢城无锡投资恳谈会,聚集了来自江苏、广东、浙江等地的80多家企业代表到会洽谈,并现场签约了10个项目,投资经额达51.7亿元,为冲击千亿园区打下了新的基础。
据了解,为加快不锈钢产业集聚发展、成链发展、配套发展,沙湾区委、区政府新出台了9条招商政策,其中规定:对一次性投资3000万元以上、或投资强度为每亩150万元以上的产业链企业,建设和生产经营所需的水、电、气、排水、运输、通讯等要素设施,给予优先协调和保障,对企业新员工的培训,区财政一次性给予企业不高于1200元/人的培训补助。
目前,沙湾区响亮提出了坚持走产业产品高端路线,延伸拓展链条、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集聚,奋力挺进“双千亿”的奋斗目标:即把沙湾的不锈钢产业打造成该区的“千亿产业”,把不锈钢产业园区打造成该区的“千亿园区”,努力使沙湾成为全国闻名的“中国西部不锈钢城”。
“产业建设以工业为核心、工业建设以园区为核心,园区建设以不锈钢为核心。”乐山沙湾区委书记伍定表示,沙湾区把“打造千亿产业,建设中国西部不锈钢城”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建设四川经济强区的重要抓手,3年建成了10.25平方公里的产业园区,被评为全省20个最具投资价值产业园区之一,探索出了一条龙头引领、成链发展、产城互动的新路子。 |
|
|
|
【对“聚焦四川特色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发展”发布评论】 |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本网站部分投稿来源于“网友”,涉及投资、理财、消费等内容,请亲们反复甄别,切勿轻信。本网站部分由赞助商提供的内容属于【广告】性质,仅供阅读,不构成具体实施建议,请谨慎对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② 内容来源注明“硅谷网”及其相关称谓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需经本网站许可方可复制或转载,并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硅谷网】或对应来源,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注明来源为各大报纸、杂志、网站及其他媒体的文章,文章原作者享有著作权,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④ 本网站不对非自身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作担保。若硅谷网因为自身和转载内容,涉及到侵权、违法等问题,请有关单位或个人速与本网站取得联系(联系电话:01057255600),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