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魏县塑料加工作坊超百家 污水横流气味刺鼻 |
2013-03-19 18:00 作者:www.guigu.org 来源:硅谷网综合 关注: 编辑: 【搜索试试】
|
|
记者张洁文/图
触目惊心!一个8岁的小姑娘在一个堆满废旧编织袋、肮脏的塑料加工小作坊院中,呼吸着浓浓的熔化塑料的刺鼻气味儿,一边玩一边吃着零食。身旁是污物遍地、污水四溢的废旧编织袋清洗、粉碎、热熔“生产线”,院外是一洼泛着白色的污水……这是3月18日记者在“梨乡水城”魏县张二庄镇留固村看到的一幕。据一名塑料加工作坊的工人讲,在魏县张二庄镇及牙里镇,这样的小作坊不下几百家。省环境执法监察局的执法人员用“泛滥”一词形容该县小塑料加工作坊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发展之无序,指出其环境污染隐患非常严重。
泛滥的小作坊沿街分布
3月18日下午,记者随省环境执法监察局执法人员来到了“梨乡水城”魏县。就在当天上午,省环境执法监察局接到举报称,这里小塑料加工污染相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
沿定魏线南行,东拐至安聊路,道路两侧门店隔三岔五、或一连几家都是废旧塑料收购点,每一个收购点的门前、院内都堆着小山一样的废品:旧编织袋、旧汽车轮胎、旧电视机壳、旧洗衣机壳、旧塑料桶……满载着废旧塑料的运输车辆来来往往。沿途空气中或浓或淡地飘着燃烧塑料的刺鼻气味儿。
据当地人介绍,仅位于牙里镇及张二庄镇就有废旧塑料收购点3000多家。许多收购点是前店后厂,院内就是一个塑料加工作坊。每一个作坊的院内有一个排放废气的烟囱,院外有一个排放废水的渗坑。家庭式的、以废旧塑料收购与加工为业、在充满刺激性异味的空气中呼吸、伴着一个一个渗坑生活,似乎已成为当地人生产、生活的常态。
垒个池子有电就能生产
记者来到文章开头提到的留固村的那个作坊时,七八个工人正在热火朝天地工作着。
在当地,这样的作坊被称为颗粒厂。工艺非常简单:将收购来的各种废旧编织袋经粉碎机粉碎后,送入一个长六七米、宽与高均约1米的水泥池中,这个池子被称为“搅笼”,就是将碎料洗涤,清洗后的碎料经热熔后,像拉面条般抽丝、切割成约1厘米的小颗粒,便制成了成品。
洗涤需要水,也要排放污水。一名女工告诉记者,收来的编织袋装啥的都有。记者看到,废旧编织袋上标有化肥、食品、化学品等各种不同的标志。省环监局执法人员说,洗涤编织袋排放的污水中污染物质非常复杂,直接排入渗坑,环境隐患非常大,污染难以控制。
热熔塑料产生的刺激性异味浓烟,以及热熔后快速冷却所产生的浓雾,可谓直入咽喉、直抵肺部,令记者感到窒息。3名被刺激性浓烟异味包围着的工人在紧张地操作着,其中只有一个人戴着口罩。这些废气烟雾直接排入空中向周围发散着。
两省交界地成了重灾区
张二庄镇第六店村是河南、河北两省的交界地,因为有些边界犬牙交错,被当地称为“插花地”。就在这个说不清是河南还是河北的地界上,一片绿绿的麦田中间,有一处约10亩的地带上挤着10家颗粒厂。七八个大大的棕色污水渗坑将这片厂区包围着,有的渗坑的水位远远高出麦田。
一位正在浇地的农民告诉记者,说不清那些厂子是河南的还是河北的,但污染是实实在在的,村民们深受其害,他指着天空说,“你闻这味儿!”
据魏县环保局工作人员讲,这些厂子非常难管:“河北这边给断了电,他们从河南那边接;河北这边去执法,他们说属河南地界。每当遇到环保检查时,企业主就以不属我们管辖为由逃避监管。”
将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省环监局执法人员对记者说,废旧塑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刺鼻气体无组织排放,废水不经处理直排渗坑,这都是绝对不允许的。特别是废水为洗涤废弃编织袋所产生,其成分复杂,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不可预知。
执法人员表示,对这一区域存在的环境违法问题,他们一定会依法处理,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对魏县颗粒厂小塑料加工问题,本报将持续关注。
|
|
|
|
【对“河北魏县塑料加工作坊超百家 污水横流气味刺鼻”发布评论】 |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本网站部分投稿来源于“网友”,涉及投资、理财、消费等内容,请亲们反复甄别,切勿轻信。本网站部分由赞助商提供的内容属于【广告】性质,仅供阅读,不构成具体实施建议,请谨慎对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② 内容来源注明“硅谷网”及其相关称谓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需经本网站许可方可复制或转载,并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硅谷网】或对应来源,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注明来源为各大报纸、杂志、网站及其他媒体的文章,文章原作者享有著作权,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④ 本网站不对非自身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作担保。若硅谷网因为自身和转载内容,涉及到侵权、违法等问题,请有关单位或个人速与本网站取得联系(联系电话:01057255600),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