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④
⑤
⑥
皖北大地上的“合肥速度”
2011年12月12日,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设立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
10天后,首批基础设施暨工业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10个多月的时间,一个规划面积25.1平方公里的新型工业基地,正在这里平地起步。
10个月,园区立足产城 融合,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努力做到集约优先、环保优先,逐步形成产城一体、相得益彰、互相促进的阜阳南部新城。
10个月,园区不等不靠,成功融资9亿元,逐步走出一条既符合国家金融政策又切合园区实际的融资新路子。
10个月,园区高效率开展征地拆迁,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首批4条道路已建成通车,逐步形成园区“一横三纵”道路主骨架,建筑总面积36万平方米的安置小区正加紧施工。
10个月,园区确立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目前,已确定入园区项目总投资100多亿元,达产后可实现产值150多亿元,创造就业岗位1万多个。
从安徽省会合肥出发,沿着合淮阜高速公路北行190公里,一出阜阳市南出口,你的目光会被一条条宽敞的沥青道路、一幢幢正在建设中的现代化厂房所吸引——这就是建设中的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
阜阳,作为皖北著名的交通枢纽城市,以超过千万人口的规模,素有“安徽人口第一大市”之称。肥沃厚重的黄淮海平原,沉甸甸的麦穗汇成的海洋,为她赢来了“江淮粮仓”的美誉。
10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寂静的土地。而今,现代工业文明、城市文明与传统的农耕文化正在这里交汇、碰撞,绽放出渴求发展、加速崛起的火花。
领导高度重视园区发展建设
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明确要求,要高水平推进阜阳合肥等3个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打造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先导区。
安徽省省长李斌亲临园区视察指导时指出,要积极探索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行之有效的新路子,努力建成宜业、宜居、宜游的新城区,争当“三化”协调发展的示范园区。
安徽省委副书记孙金龙,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詹夏来等省领导强力推动园区建设发展。
综合优势得天独厚
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紧邻主城区,依托国家级铁路枢纽。
园区充分依托主城区和现有开发园区,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产业集聚发展。京九铁路穿境而过,与陇海、京广、京沪等铁路干线接轨,是全国六大铁路路网枢纽之一。合淮阜、阜亳、阜六、界阜蚌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东抵京沪、西达京珠、南连沪汉、北接南洛,两纵两横高速公路框架已基本形成。
园区还能发挥内陆航运运量大、成本低的优势。
颍河连接淮河,入长江,达东海,是中原通往华东的水运要道,颍河阜阳港距离园区3.5公里,可常年通航500吨至1000吨级船舶。距民航4C级阜阳机场仅20分钟车程,航班直通北京、上海、广州、厦门、天津等城市。
产业发展“用地、用工、用电”,在这儿并不难。
园区所在区域土地、水、电、气、供热、人力资源等十分丰富,功能配套完善,承载空间较大,生态环境优良。阜阳全市1010万人,有劳动力550万人,是全国重要的劳务输出地。现有高等院校9所及各类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50余家,可为企业提供定向式、订单式培训。
园区综合投资成本仅相当于沿海发达地区的1/3。
园区坐拥5000万人口的消费市场,辐射四省三大都市圈。
园区距离宁、汉、郑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约300公里,拥有巨大的市场腹地和广阔的经济辐射范围,是连接苏、鲁、豫、皖地区的大型商品贸易集散地。以阜阳为中心,150公里半径范围内,消费人口5000万人。
扶持政策“真金白银”,产业基础“货真价实”。
安徽省委省政府鼓励园区先行先试,赋予园区市级管理权限,出台了含金量极高的土地、建设、资金支持、财税政策。园区管委会又专门出台了支持投资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阜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煤炭资源丰富,现已形成煤电、化工、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机电、纺织服装、林产品加工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八大产业,工业体系比较齐全,服务业发展繁荣兴旺。
打造产业发展平台
产城一体、三化同步——高起点规划。园区坚持规划引领,按照产城一体、产城融合的理念,建立了规划体系,高水平高质量编制了总体规划,有序推进供水、排水、燃气、防洪等专项规划编制;依托《阜阳市总体规划》,做足水文章和绿文章,塑造独具魅力、宜业宜居的阜阳南部新城。
在园区规划的25.1平方公里区域中,工业用地占48%,道路、绿地及公共设施用地占34%,居住商业用地占18%。起步区完成了控制性详规和土地利用规划调整。起步区工业用地4494亩,基础设施用地1475亩,绿化及水系用地1846亩,商业开发用地1485亩。
围绕生产、生活需求,逐步完善物流、金融、商务、文化、教育、科研、社区等各种配套服务,优化了投资环境,形成产城一体、相得益彰、互相促进的产业新城。
群众利益优先、社会事业先行——依法征地拆迁。在园区拆迁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群众利益优先,切实保障群众就业和生活。积极做好失地群众的就业保障工作,逐步建立被征地群众档案,了解群众就业现状及需求,结合园区企业及公益岗位用地信息,优先推荐园区群众就业,并切实组织就业培训,使适龄群众尽快适应岗位需求。统筹考虑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低保救助、征地转户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群众切实得到生活保障。
社会事业先行,加快安置小区建设,积极引进银行、商场、住宿、餐饮等服务业,高标准规划、高速度推进园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技术院校、医院、养老、休闲等社会事业建设。
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服务体系——快速推进建设。大手笔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体系,加快提升完善园区大项目的吸纳承载能力。
2012年,计划建设起步区道路14.7公里、安置小区15万平方米、起步区河道综合治理等工程,工程总投资约7亿元。目前首批4条道路已建成通车,基本形成园区“一横三纵”道路主骨架,供水、排水、电力、燃气、通讯、网络、电视等公用条件同步到位,可满足工业和服务业项目建设的需要。
招商引资、创新融资——加大有效投入。园区广泛与多家银行接洽,寻求合作良机。目前,省财政、合肥市提供的首批各4亿元资本金已经到位,阜阳市财政给付部分征地拆迁资金。今年2月,阜阳市政府、园区分别与农发行省分行、农发行阜阳市分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4月底,园区向兴业银行合肥分行申请的4.5亿元信用贷款获得批准,为园区建设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紧紧围绕打造“三化融合”示范区的总目标,确立优先发展家用电器、汽车及机械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重点,面向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中央和省属大企业招商,积极发展民营经济。
截至目前,已确定入园区项目10个,包括华泰集团、合肥工投集团、中原电动车、上海导航仪、全自动洗衣机等项目,总投资100多亿元,达产后可实现产值150多亿元,创造就业岗位1万多个。
同时,积极做好项目储备,谋划项目50个,总投资达850亿元,预测产出1200多亿元。努力形成建成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可持续项目发展格局。
勇当皖北振兴先锋
力争到2016年,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50亿元,集聚常住人口15万人左右,成为皖北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示范区。
到2020年,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在2016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实现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今年以来,完成投资超10亿元,明年投资将比今年翻一番以上。
蓝图绘就、辉煌可期。园区将紧抓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大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聚四海英才,结八方客商,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发展。
不久的将来,一座“功能布局明晰、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能力较强、产业层次较高”的产业新城将崛起于皖北大地。
图片说明
①园区开工典礼奠基仪式
②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左四)在省委常委、秘书长唐承沛(左一),阜阳市委书记宋卫平,园区党工委书记安列陪同下亲临园区视察指导工作。
③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斌(右一)莅临园区视察
④阜阳区位及交通优势
⑤以道路建设为统领,快速完善基础设施
⑥华泰集团项目(本版图文均由阜阳合肥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