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岳:“智慧园区”顶层设计的研究与探索 |
2012-09-22 22:40 作者:肖 岳 来源:硅谷网-《硅谷》杂志 HV: 编辑: 【搜索试试】
|
|
【硅谷网9月22日讯】原文载于《硅谷》杂志2012年第15期,文章称,随着全球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智慧园区”建设已成为发展趋势。近年来,国内一批优秀园区率先开展智慧园区的建设。从关注智慧园区顶层设计的视角,通过分析智慧园区应有特征,阐述对“智慧园区”顶层设计的设想。
关键词:智慧园区;顶层设计;研究与探索
1智慧园区的理解
智慧城市与智慧园区:智慧园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表现形态,其体系结构与发展模式是智慧城市在一个小区域范围内的缩影,即反应了智慧城市的主要体系模式与发展特征,又具有一定的不同于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的独特性。
“智慧城市”在广义上指城市信息化。即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劳动社会保险等信息化社区,逐步实现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智慧园区是通过信息技术和各类资源的整合,充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各类园区创新、服务和管理能力,为园区铸就一套超强的软实力。智慧园区的重点在于“智慧”:一方面,它在现实的园区环境之外,综合应用各类IT网络技术,通过网上虚拟园区等实现方式,加强园区内部的互动沟通和管理能力,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提高园区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它更强调增强园区管委会政府、园区企业等各个方面的资源整合能力,把园区内各方的专长资源加以整合推广,为科技园区打造一个整体的强势品牌。
从技术理解:智慧园区结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感知并整合城市的运行状态,构建了未来城市的信息基础,有力地支撑了城市的发展。
从应用理解:智慧园区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智慧园区带来的改变不仅限于理念范畴,它将使园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换方式、公共服务、机构决策、规划管理、社会民生七个方面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变革。
2智慧园区的特征
智慧园区,因为有了“智慧”,不再停留在园区数字化层面,一个符合要求的智慧园区需要具备“以人为本、全面感知、内生发展、智能协同”的四大特征。
以人为本:以人的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以个体推动社会进步,以人的发展为本,实现面向未来的数字包容,让园区中的人类生活更美好;
全面感知:通过感知技术,将人、物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的感知与互联,形成智慧的泛在信息源;
内生发展:园区形成具有持续创新发展的内生驱动力量,围绕这种内生发展动力,城市各构成要素之间实现自我适应调节、自我优化和完善;
智能协同:实现泛在信息之间的无缝连接,协同联动,是园区实现智慧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智慧园区不仅仅是我们原来所宣传的无线城市、数字城市的概念,而是集“智”与“慧”与一体的城市新形态。因此一个成功的智慧园区必须具备智慧园区的四大特征,从根本上实现智慧园区“融合、服务、创新、协同”的目标。
3“智慧园区”顶层设计
在传统的园区体系中,园区由各司其职的独立部门建立并管理。但是随着园区的不断发展、人口增长、预算限制、基础设施利用不充分,特别是传统管理方式无法从全面整合、互联互通的全局视角去管理园区,这些问题正给园区管理者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要建设智慧园区,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模式,把园区视为由多个互联互通的子系统构成的单一体系,而非各自为政自成体系。一个完善的智慧园区正如同最高等生物----人一样,能够感知周围及内部的变化,通过神经传递这些变化信息,由大脑处理后,做出全局的决策,并下发指令由身体器官去执行。
“智慧园区”的顶层设计的制定将决定规划的高度和边界。在顶层设计阶段,框架设计,包括园区基础设施层、园区智能感知平台、园区应用支撑平台、园区信息化应用系统、信息化保障制度、信息化标准体系五个部分。框架设计是基础设施、平台及应用系统高层设计的出发点。基于的顶层架构逻辑视图如下图所示:
3.1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是园区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基础层,包括地块驻地网;移动通信网;无线局域网,包括公共区域无线局域网、地块内局域网;通信机房,包括商务区公共通信枢纽机房、地块内集约化通信机房和楼层设备间;地块信息化管理中心,包括通信机房、数据机房、安防控制机房和配套服务设施等设施。
3.2智能感知层
智能感知层是园区数据采集和自动化控制层,包括园区的环境监控系统、智能交通系统、能源监控系统;地块内的环境监控系统、智能交通系统、能源监控系统、智能会展系统、智能抄表系统、安防控制系统、智能卡管理系统、楼宇自控系统、信息发布系统、会议系统、有线及卫星电视系统、紧急广播系统、智能微电网等。智能感知层通过广泛分布的传感网、射频识别(RFID)和嵌入式系统,使物理实体具备了感知能力;这部分类似于人体的神经末稍和神经元,主要用于采集城市各类信息并将信息展示给城市里的各个成员。核心元素包括传感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移动终端、信息亭、多媒体电话、个人电脑、电子广告牌等。
3.3网络通信层
网络通信层是园区数据传输和交换层,包括支撑商务区应用系统的管理信息网络和各种智能感知系统信息传输网络。其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构成的宽带泛在网络,全面实现无所不在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智能互联实现任何人、任何物和随时随地的连接,而且是安全、可靠、无缝的连接。在一个“智慧园区”环境中,移动性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重要,视频也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沟通媒介,工作空间(设备、应用与位置)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化,这些趋势和重要转变都需要网络把所有的一切连接在一起,以便能跨越多种业务模式来访问所需内容和信息、加深客户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和灵活性、提升生活品质。
3.4支撑平台层
支撑平台层是商务区园区数据集中存储和应用支撑层,即园区的大脑。这是一个综合、统一、互联的城市管理和服务平台,将信息采集及展示模块获取的信息进行传递和处理,同步协调所有园区管理和服务运营机构,实现各机构之间的业务互通、运营整合、统一指挥。包括门户集成、数据集成、应用集成和业务流程集成、外部接口等。智能园区的支撑平台包括智慧园区运行管理平台和智慧园区虚拟服务平台。其中,智慧园区运行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视频监控、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运行的监测,以及安防应急,提高政府精确管理能力,使城市运行得更加安全高效;智慧园区虚拟服务平台通过提供智能商务、智能商业、智能会务、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社区、智能家居等一系列应用服务,使服务更加便捷,可以有效提高企业与居民的满意度,将城市发展的成功惠及于民。
3.5应用系统层
应用系统层是园区信息服务提供层,包括环境监控管理、智能交通管理、能源管理、公共信息服务、规划建设管理、电子商务服务、电子物流服务、电子政务服务、智慧地块信息服务等。这部分类似于人体的重要器官,用于管理和服务城市的方方面面,丰富市民生活。核心元素涵盖了城市的八个重要领域,包括:政府、医疗健康、教育、零售、办公、家庭、体育休闲、物流。这些领域相辅相成,可实现信息的实时交换,促进交流,提供各种重要资源和专业服务。
3.6标准体系和保障制度
标准体系和保障制度是商务区智能化建设的保障体系,包括组织机构、制度、资金、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等。
从ICT基础设施的角度,将有机整合感知层和传输层资源,为智慧园区的构建和实现形成技术支撑。建议采用核心网+社区网的模式实现灵活组网、安全可控的传输覆盖。
从公共平台的角度,建议在通用数据处理和共享平台的基础上,着力构建两个核心功能平台:公共服务管理平台、智慧园区业务运营平台。这里将应用支撑平台定位成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窗口。而智慧园区业务运营平台重点定位于服务市场化运作,引导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孵化和发展。
从应用层的角度来看,“智慧园区”将遵循重点地区建设为主,全面协调发展的原则,进行近期和中远期规划,并制定清晰的分期建设内容,突出重点,集约有序,科学合理地逐步推进“智慧园区”的全面建设实施。
4结束语
智慧园区的顶层设计是智慧园区发展的关键步骤,是应在最初的规划阶段就完整考虑的,本文只是从作者的理解,对智慧园区的顶层设计做了部分研究工作,具体可针对各个园区的自身属性进行灵活调整,但“融合、服务、创新、协同”的目标应当是一至的。
作者简介:
肖岳(1982-),男,上海人,硕士研究生,上海市信息管线有限公司。
|
|
|
|
【对“肖岳:“智慧园区”顶层设计的研究与探索”发布评论】 |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本网站部分投稿来源于“网友”,涉及投资、理财、消费等内容,请亲们反复甄别,切勿轻信。本网站部分由赞助商提供的内容属于【广告】性质,仅供阅读,不构成具体实施建议,请谨慎对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② 内容来源注明“硅谷网”及其相关称谓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需经本网站许可方可复制或转载,并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硅谷网】或对应来源,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注明来源为各大报纸、杂志、网站及其他媒体的文章,文章原作者享有著作权,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④ 本网站不对非自身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作担保。若硅谷网因为自身和转载内容,涉及到侵权、违法等问题,请有关单位或个人速与本网站取得联系(联系电话:01057255600),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
|
|
|